
中日学者探寻佛教经典《论禅》的脉搏,深化两国民间交流
中新社绍兴10月26日电 (项菁 李典)为推动中日两国佛学界学术交流,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6日举办的第八届中日佛学会议上,中日佛学研究专家一同探讨两国佛学研究成果。 历史上,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

汉学|孙悟空形象与西夏民族起源
本文来源:敦煌学辑刊2018年04期 转自:叙拉古之惑 内容提要:今天定义在每个人记忆深处的猴头人身、紧箍、棍棒、手搭凉棚等孙悟空形象的构成元素,来自西夏民族和他们杰出的创造。在几百年间与外族的交战与…

佛教:跪拜武则天的神修大师,由于披风之争,被误解了数千年
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佛教史上的禅宗出现分歧,当时有着“南顿北渐”之称的两大主要派系,导致禅宗历史上近百年的纷争,最后是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结束了这场长达百年的禅门之争。说起“南顿北渐”就…

年轻时学习儒家思想和规则,成年后学习道教和法律,老年时学习佛教
近些时间以来,网上不断爆出了很多关于作为教师这个领域方面的丑闻;如教师猥亵学生的,有教师出轨的等等事件,感觉有点刷新了我们的三观。 其实老师和其他行业从业者是一样的,逃避不了受外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但…

佛教常识:如何解读“南武阿弥陀佛”中的“南武”?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大家都很熟悉,学佛的或者对佛教感兴趣的人,一般都不会读错。但对佛教不太了解的人,就往往很容易读错了,尤其是“南无”这两个字,经常被误读为“nan wu”,其实这两个字在这里应…

汇源:净土宗创始人,最早提到“三大事业、三大报告”,佛教因果报应理论流传至今
慧远大师(334-416年),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东晋杰出的佛教领袖,与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并列为我国佛教史上的泰山北斗。 慧远大师俗姓贾,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资质聪…

佛教经典中的十大心理隐喻
1 心如猿猴难控制: 古人以「心猿意马」来形容心,心就像活泼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动,活蹦乱跳于林木之间,片刻无法静止。 2 心如电光剎那间 心如电光石火,迅速无比,动念之间,驰骋法界,毫无障碍。譬如有人…

“灵峰派”为什么要批判这样的佛教戒律
《灵峰宗论》之《寄潘戒如》中言到:“财色瞋慢,清浊稍殊,同为十习因,同感六交报。若别配因果,慢属修罗,瞋属地狱,尤可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雪浪大师云:‘不可以圣贤律…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26):大木瓜村木瓜寺多元文化融合溯源
#五台山##忻州头条##木瓜寺##昙韵##我在头条搞创作# 文化名村大木瓜村 大木瓜村隶属于山西繁峙光裕堡乡,位于光裕堡村东南约五公里处,距县城20公里,海拔1281米。现有近500户人家,…

何望志:莫云,一位有着佛心的高僧和一本启蒙书(2022年5月29日)
2022年2月27日,《参禅悟道:邂逅何旺智》访谈现场,左起:何旺智,赵梅阳 何旺智,禅经书法家,禅文化使者。 潜心研究佛教,遍访高僧大德;书法禅宗经典,超越千年古刹。 作品刚劲无拗、质朴雄健、宽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