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佛教文化-佛教的形成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8 11:44:57

Ready

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位,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当时发下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称呼

关于佛教创始人,常见的称呼有3种:

  • 佛陀:梵文Buddha [budə]的音译,意译为“觉悟者”。
  • 释迦摩尼:“释迦”是族称,“牟尼”本意为“明珠”,喻圣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 悉达多·乔达摩:佛祖俗家姓名,一般认为“悉达多”为名,“乔达摩”为姓。而季羡林先生认为“乔达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贵族依照习惯从婆罗氏族借用的。

不管是哪种称呼,我们都可以看出佛陀是人不是神,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来介绍佛教起源的历史。顺便一提,对佛陀的神化,是从公元前4世纪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为满足当时人们对佛教的需求而开始的。

历史背景

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古印度处于十六国兼并战争时期。古印度一直以来实行“种姓制度”,所谓“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源于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后创立的阶级森严的社会制度。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后废除“种姓制度”,但其影响依然存在。种姓制度是将人分为4个等级,分别表示分别表示原人的四个部位,如下图所示。

  • 婆罗门:负责祭祀的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是最高等级的贵族。
  • 刹帝利:负责军事和行政,佛陀是这一等级的。
  • 吠舍:普通的雅利安人,工农商阶层。
  • 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如奴隶、佣人、仆役等。
  • 还有一种是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叫“达利特”,是最低层的人,被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图中的贱民一层。

婆罗门VS沙门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思想界出现了空前的活跃,根据耆那教经典的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个哲学派别。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婆罗门和沙门之间的斗争。

婆罗门在古印度社会中处于社会的顶层,婆罗门教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代表统治者,主张膜拜神灵,祭祀祈福。沙门是泛指那些不再在家生活,选择出家生活以探索生命真理的人。这种沙门思潮在佛陀出生前,就已经存在了。沙门不供养神灵,主张轮回业报(神灵也不例外),宣扬苦行解脱,这对婆罗门教的一种反抗。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沙门运动”,是政治斗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出生

悉达多出生在迦毗罗卫国,他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首长,这是人们常常说的悉达多是太子的由来,但也有人认为有夸大的嫌疑。迦毗罗卫国是十六国中的一个小国,在当时大国争霸的时代,国家也难逃被吞并的大势。

后人说的他出生时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这些个不同寻常,在此不表,因为难免有后人崇拜美化的成分。他母亲生下悉达多7天后就去世了,后来由净饭王续妃抚养长大。

16岁娶天臂城主之女为妃,并生有一子。悉达多自述当时生活奢侈,有暖凉雨三时宫殿居住。19岁时(一说25岁,或说29岁)基于对世间诸苦的思考,决定出家修行。

后人演化成“四门游观”,即:出东门遇见老者,出南门遇见病者,出西门遇见死者,出北门遇见比丘。这是关于悉达多对世间生老病死的思考的开端,后来决定出家修行。

另一种解读是:悉达多幼年丧母,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国家命运多舛,在悉达多内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对人世间没有太多留恋,才决定出家。至于哪个是究竟,已无从考证。以上两个观点做参考。

修行

“四门游观”之后,悉达多开始了他的修行之旅。他采用的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修行方式:禅坐和苦行。悉达多习禅数月,能达到极深的定境,仍感到无所得。之后又开始苦行,苦行主张折磨肉体到达内心的解脱,简单说怎么苦就怎么修。悉达多苦修了6年之久,几乎到了完全绝世的程度,到最后气息微弱,濒于死亡。最后他认为苦行不是正道,苦行无效,大道未果。

顿悟

悉达多回忆起小时候在树下的初禅体验,认为这可能有所帮助。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供养的乳糜。接受牧羊女的乳糜后,悉达多身体恢复了生机。跟从他的五人觉得他已经放纵了,因此失望离开。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位,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当时发下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当然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的说法也是有后人夸张的成分,有人认为是悉达多从苦行林出来后,回到菩提伽耶逐渐完善的体系所用的时间。

至此,悉达多从太子变成了佛陀。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