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佛陀吗?但你相信的可能是婆罗门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6 11:28:42

Ready

佛教和婆罗门教产生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南亚次大陆,中国古代称之为"天竺”。他们是一种天生的竞争关系,彼消此长,你的信徒多了,我的就会减少。因此,为了争取信众(或者说为了救助更多的人),他们多次展开拉锯战。在竞争中,经常借鉴对方的优点来补足自身的短板。由于多次互相抄袭、相互借鉴,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很多印度人傻傻地分不清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区别。他们相互从对方那里“取经”的事件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五次。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婆罗门教。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雅利安人来到了南亚次大陆。这些人相信万物有灵,信奉各种神祉,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日、月、山、河乃至各种动植物神,还有战神、爱神、生殖神、毁灭神、保护神等等……在印度,神灵的总数多达上千万。各村各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奉的神祗。而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他们有斗争,有合作,像人类社会一样拉帮结派,尔虞我诈。

这些神都是有各种威力的。有的威力大,有的威力小。主神叫做“大梵天”。因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他创造出来的。这些神有的会帮助人类,有的也会陷害人类。为了获得神灵的加持,需要时常对他们进行祭祀,向他们献上精美的祭品、歌颂他们的伟大。其实就是在“行贿”。

而祭祀就是与神灵打交道,这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可以做的。只有受到(Veda)天启的人才能和诸神沟通。这些受天启的世袭祭司被称为“婆罗门”。

他们在成年累月的祭祀中,留下了大量的祭祀文献(主要是赞美诗和咒语),被称之为《吠陀》。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吠陀教”已基本形成。又因为祭司都是世袭的婆罗门种姓,因此也称为“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WAN能、波罗门至上。而受人诟病的就是他们的种姓等级思想。他们认为波罗门种姓高居于一切人类之上。其他种姓天生就是为婆罗门服务的。

他们创建了“业报轮回”理论。认为众生在“业力”的推动下,像车轮一样旋转不息。生命形式不断变换,而灵魂始终不灭,生生世世投胎不止。而要想解除这种轮回之苦,需要亲证到“梵我一如”,据说这样就可以解脱了。而亲证的途径或禅定、或苦行、或乐行(大乐)。

原始佛教对婆罗门的借鉴与摒弃

公元前6世纪时,印度的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反对婆罗门教的文化运动,史称“沙门思潮”。而佛教就是“沙门”思想之一。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前,曾跟随婆罗门大师学习禅定,并修了六年苦行。他对婆罗门的教义是相当熟悉的。他后来创立的佛教就吸收了大量的婆罗门思想,较具代表性的就是“业报轮回”。佛教也认为生命是在“业力”的推动下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YU六道之间轮回不息。这与婆罗门教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在修行方式上,佛教的禅定与婆罗门的禅定也是大同小异的。

但是,佛教毕竟是反婆罗门的。佛陀认为要想获得解脱,不是亲证什么“梵我一如”,而要想摆脱轮回就需要正观十二因缘,照破无明,亲证无我。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不是由“梵天”创造的,而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包括“梵天”也是如此。

而且佛陀主张众生平等,不承认种姓差别,从而获得了广大低种姓的吠舍和首陀罗的支持。为了加强管理,佛陀建立了很有组织性的“僧伽”团体,明确了各项戒律。这是当时松散的婆罗门教无法相比的。

婆罗门对佛教的借鉴

婆罗门教虽然信众很多,但是组织非常松散。他们没有统一的教主,更没有统一的宗教组织。各村社都有自己的婆罗门祭司,他们互不统属,没有像佛教那样的“僧伽”,他们各拜各的神,完全是一盘散沙。

佛教由于主张众生平等,且组织性强,所以在诞生之初就很具吸引力。特别是在阿育王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挤占了婆罗门的地盘,使他们产生了恐慌。于是,婆罗门教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向佛教学习。他们不再强调种姓之间的差别,而且仿照佛教建立宗教组织,制定了一些戒律。经过一番改良后,借着巽迦王朝对佛教的打压,婆罗门教又恢复了往日的声势。

大乘佛教对婆罗门天神系统、神咒的借用

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一些佛教部派开始变得经院化、学术化,逐渐有些脱离底层群众。佛教分为追求阿罗汉果的小乘和追求佛果的菩萨乘。小乘自称上座部,不承认菩萨乘是佛教。而菩萨乘自称“大乘”,认为阿罗汉不究竟。大小二乘的矛盾比佛教与婆罗门的矛盾还要尖锐。刚开始时,信奉大乘的人非常少。后来,大乘中出了个龙树菩萨,创立中观学,在各种论战中所向披靡,为大乘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但大乘的信众数量始终比不上小乘。为了吸收信众,扩大群众基础,大乘佛教逐渐引入了在印度社会中广泛信奉的“诸天”神祉。

“诸天”也就是“诸神”的意思。“天”,梵文Deva,意译为“神”。原始佛教认为天神也是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而众生又是平等的,所以反对偶像崇拜,当然也反对祭祀。而印度向来有祭祀诸神的信仰基础。

大乘中观派分出了胜义谛和世俗俗,在理论上扩大了佛教的包容度。从世俗谛来说,为了渡众生可以暂时随顺众生的根性。这种做法称之为“方便善巧”。基于这个指导思想,大乘引入了婆罗门教中的诸天神灵。佛教信徒也可以供奉婆罗门诸天,当然也要供奉佛菩萨。在供奉的同时,持咒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大乘佛教将婆罗让主神“大梵天”封为释迦牟尼的“右护法”,以此争取婆罗门信众。此外,佛教纳入的神祉还有帝释天、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密迹金刚、湿婆天、毗湿奴、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积德行善天、韦陀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皇帝、月官皇帝、娑竭罗龙、阎摩罗王等等。纳入这些诸天神祉之后,大乘的信众就扩大了。但佛教与婆罗门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但是,大乘佛教毕竟视“诸天”为一种渡人的“方便”,只是暂时利用一下,得道之后就是要抛弃的。正如《金刚经》中说的“法尚应舍,而况非法?”很多信徒发现修到后面竟然要摒弃他信仰了一辈子的神祉,这让他们无法接受,于是又回归了自己原来的信仰。所以大乘佛教在印度从来就没有占到主体地位。但大乘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获得了强劲的发展,也算是异地开花。

商羯罗对大乘中观的借用

到公元8世纪左右,为了应付新的社会形势,商羯罗等人对吠陀思想进行了重新解析,使婆罗门教成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宗教。它逐渐合并了湿婆教等其他教派,形成了信徒人数十分庞大的“印度教”。

商羯罗的主要思想是吠檀多不二论(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他所主张的“上梵”与“下梵”基本上套用了龙树的“胜义谛”和“世俗谛”模式。只是把龙树的“空”换成了“梵”而已。所以有人称他为“带着面具的佛教徒”。商羯罗主张“梵”与“我”本无差别,但众生因颠倒妄想而生出各种差别相(是不是很眼熟),修行就是除去“无明”的覆盖,亲证自己与“梵”的本来不二。经此一搞,佛教与印度教的冲突就减少了。印度教于是把释迦牟尼纳入自己的诸天系统,将释迦牟尼确定为毗湿奴(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化身。

8世纪之后,印度教中的性力派、虔诚派、林伽派因为迎合了社会底层的群众而逐渐兴起。以前的婆罗门教歧视妇女,实行种姓剥削,一度将女性和低种姓推到了佛教那边。但性力派也主张信徒人人平等,也反对男女和种姓差别。性力派在民间非常流行,夺取了佛教的大批信众,进一步促成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但西方不亮东方亮。佛教在印度之外的东亚、东南亚却异军突起。

佛教密宗与印度教性力派

此后,佛教为了挽回局面,开始借鉴虔诚派、林伽派、性力派的元素,发展出了印度特色的密教。但在印度这个地方,佛教再也无法取得像印度教那样的优势了。到公元11世纪,土耳其人侵入南亚次大陆,佛教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佛教典籍大量丧失。而印度教由于其诸神信仰深植于当地民众,反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密教于是离开印度,传入了喜玛拉亚山南麓和中国的西藏地区。此后,印度本土基本上已经没有佛教了。但离开了印度的佛教反而迎来了新的生机。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