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色授魂与”一词什么意思
- 2、色授魂与是什么意思?
- 3、色授魂与是什么?
“色授魂与”一词什么意思
色授魂与,汉语成语,拼音是sè shòu hún yǔ,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出自《上林赋》。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
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近义词】:神魂颠倒
神魂颠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én hún diān dǎo,意思是指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物或事入迷着魔。出自《醒世恒言》。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老残游记.第二回》: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柔石《二月》:“听说她在外边读书,有许多青年竟被她弄的神魂颠倒。”
色授魂与是什么意思?
色授魂与,汉语成语,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出自《上林赋》。
创作背景:
此赋创作于汉武帝时,具体时间不详。其时朝廷铲除了逞强斗富的诸侯王,处于大一统全盛时期,作者也由梁王的文学侍从成为汉武帝的文学侍从,他在汉武帝命令下创作了此赋,趁机显示才华和讽谏汉武帝。
文章主题:
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原文节选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轇輵之宇。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颠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铿枪闛鞈,洞心骇耳。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柔桡嫚嫚,妩媚纤弱。曳独茧之褕绁,眇阎易以恤削,便姗嫳屑,与俗殊服,芬芳沤郁,酷烈淑郁;皓齿粲烂,宜笑的皪;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色授魂与是什么?
女人用美貌来吸引男人,让他神魂颠倒,最终两个人才会情投意合,彼此爱慕。
这几句话其实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上林赋》中“色授魂与,心愉于侧”的延伸,讲的就是男女之间产生情感的事情,彼此都会感到幸福快乐。
一、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色: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有“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的诗句。
授:给予、交给的意思。《说文》予也,《广韵》付也。
魂:本义是指“灵魂”,“灵魂”在传说或迷信中指附在人体内、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又转指人的精神或情绪。
与:《说文解字》:“与,赐予也。一勺为与。
心:心是象形字,古字形像人或动物的心脏。古人认为心脏是思维器官,所以有“心之所想、性质所欲”的说法,引申而来就是思想、意念、思虑等等。
愉:指和悦、快意。引申为对某种事物有好感。
侧:本意为正面的旁边,引申指相对正而斜着。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被美色吸引,整个人都陶醉其中,心悦诚服。
二、情投意合是一种恋爱状态
我们说到两个人的恋情时,很多人喜欢用情投意合来形容,说的就是男女双方彼此之间产生情愫,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一种双向奔赴的状态。
情投意合这个词出自于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可以看出这里的情投意合并不是指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是针对所以情感而言的。后世这个词渐渐词义发生了转化,到了现在基本上就专指男女之间,情投意合指的是男女之间那种特别的状态,两个本来陌生的人仿佛特别了解对方,彼此之间状态特别让人羡慕。
其实最初的恋爱关系就是这样,男女双方第一印象肯定是外貌。外貌上有了好感,彼此之间才能进一步接触,之后发现思想方面的共鸣,两个人才会彻底倾心。
古人男女相见更加困难,往往就是一面之缘,所以外貌方面的倾慕更多。而且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加感官,看到美女走不动道的时候更多,以色授这个词来形容就非常贴切。至于男性看到漂亮姑娘神魂颠倒的情形,确实也可以用以魂与来形容,古人语句简练,但是词义表达非常到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