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佛教文化在这里延伸和辐射,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价值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1 16:21:20

Ready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属于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方向,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2014年6月,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1、佛教和克孜尔石窟印象

十三年前,第一次去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石窟,让我对佛教有了第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并为之感到震撼和兴奋,因为在这里我才真正熟知了佛教的神秘和魅力。

其实,对于佛教的感知是从记事时开始的,老家的人喜欢烧香拜佛,几乎每家都会有观音像和弥勒佛像,后来在破除迷信时,这些都被毁掉了,但也有不少被藏了起来,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敢光明正大地放置在堂屋里。

1994年9月,我就读于新疆某军事院校,睡在上铺的同学老卜,每天晚上非常专心地读一本书,他时不时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阅读得非常细心。后来,他看完这本书后就借给我阅读,他说这本书是教人积德行善的,值得一读。

原来,这是一本记述释迦摩尼人生经历的书籍。主要描写了释迦摩尼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成为佛祖的故事,他一生积德行善,使恶人转变成为善人,让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后成功创造了佛教。

至此,我才对佛教有了最初的认识,然后知道了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的四大石窟,并且充满了文化艺术色彩,的确让我内心异常憧憬。

没曾想十多年之后,我作为媒体人随同领导采访,第一次走进了克孜尔石窟,亲眼目睹了石窟内的佛像和壁画,并拍了一些珍贵的照片。从那些很多残缺的壁画中,我也了解到不少珍贵的艺术精品,大都被外国的一些强盗,采用高技术切割下来偷运到了国外,一直流失到今天都未曾回归祖国怀抱。

克孜尔石窟始凿于公元三世纪前后,直到八世纪后期逐渐衰落,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该石窟群分谷西区、谷东区和天山区,绵延三公里,可想而知,古代的佛教徒,就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传播和延续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这些石窟凿在偏东南的山壁上,每个石窟层叠有序,大小不一,各有特色;每个佛像和壁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传说,但每一幅壁画,都是教人多积德行善,不要做恶人做恶事,更不能去害人,这样就会得到福报。

克孜尔石窟面对木扎提河谷,中间的空旷地带,是僧人们闲暇之余耕作的地方,种植的有各种树木,还有粮食作物及各种花草。1961年,该石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里,我熟悉了西域鸠摩罗什、唐代玄奘等佛教大师,他们为中国的佛教文化都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名字也值得我们后世永远铭记。因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抛弃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02、石窟各种遗存,是珍贵的文化艺术

如今,我对克孜尔石窟没被列入中国四大石窟而感到疑惑,毕竟佛教从印度传入西域,又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向内地传播,然后传遍了东亚和东南亚,那么克孜尔石窟又是西域最大的石窟群,其价值不言而喻。

也许专家有专家的判定,虽然克孜尔石窟没列入中国四大石窟,但它的地位应该在其他石窟之上,因为它奠定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基础,其发挥的作用和功绩都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中国著名石窟之一的克孜尔石窟,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佛教艺术的殿堂。它藏在却勒塔格山之麓的幽谷之中,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山抱水绕、林木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

克孜尔石窟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大约10000平方米,多为描绘小乘佛教本生故事和传教故事。窟内有泥塑若干具,其中新1窟内1尊佛涅长6余米,是龟兹石窟中现存最大的塑像。

壁画内容除宗教内容外,还有许多表现耕种、狩猎、商旅、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等诸多方面的。代表了龟兹石窟艺术深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感染美、真实的生活美、生动的形象美、完满的和谐美、深邃的神秘美。

其中还有供僧人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僧人居住坐禅用的毗河罗窟等,这种窟室结构和布局,在我国石窟建筑中较为罕见。

克孜尔千佛洞主要以壁画艺术著称,其手法古朴、简洁,主要以有颜色的单线勾勒,辅之以色料的填充,偶尔以线条的变化(粗细)来表达阴影关系。

壁画中的佛像、人物,在服饰方面既延续了印度佛教绘画的传统,同时又结合了当时龟兹的民族特色,可谓是独树一帜。题材以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经变画(流行于唐以后)很少。

最独特的是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伎乐画,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在古龟兹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颜料,其中的红色富含氧化铁、因日久已变为黑褐色。

克孜尔千佛洞还奠定了佛教石窟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窟制形式,包括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广元千佛崖、乐山大佛、响堂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等,均渊源于此。

从公元十一世纪伊斯兰教发动宗教战争大举东进、驱赶当地居民内迁、毁禁佛教开始,包括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在内的南疆一带的佛教石窟相继荒废。

直到上世纪的清末民初,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探险人员借考古发掘的名义,大肆切割、盗取、毁坏西北的佛教石窟艺术品,克孜尔千佛洞于其中损失尤巨。最可惜的是放置在柏林的大量精品壁画已毁于二战,这给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

1961年,克孜尔千佛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修建最早、规模较大、位置最西的一座石窟,并以绚丽多彩的壁画闻名于世。

龟兹是西域佛教中心地区之一,龟兹因佛教而更加兴盛,不仅修建了很多装饰富丽、规模宠大的寺庙,还集中能工巧匠和著名画师等,大兴土木建造气势恢宏的克孜尔千佛洞。并且此后历代龟兹王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从而成就了它的辉煌。

03、克孜尔石窟珍贵壁画,对后世的价值和影响

公元七世纪,龟兹国的佛教达到极盛,甚至连王宫都装饰得同寺庙一般。克孜尔千佛洞也因此走向了巅峰,许多精美绝伦的壁画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大唐西域记》载,龟兹有佛寺100余座,僧尼5000多人,每年秋分时节,都要举行迎像大会10余日。克孜尔石窟现在壁画堪称佛教艺术宝库,现存面积也仅次于敦煌,可以说堪称“中国第二敦煌”。

这里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教故事等,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融在其中,包括那些花草和树木,都能在壁画中看到。

这些对于研究西域文化、龟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因此被国内外学者特别的关注。前几年较为活跃的龟兹文化研究会,多数课题也是围绕着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艺术展开的。

克孜尔石窟寺以其独特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和异彩纷呈的壁画艺术,成为中外闻名的艺术宝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游人前来研究和观光。

新中国成立前,克孜尔石窟等处文物被损严重,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新疆和平解放后,石窟由原克孜尔乡人民政府负责管理,1956年克孜尔石窟文物保护所成立,遂交由其管理。

1987年7月,自治区龟兹研究所成立,该石窟归其管理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斥巨资对洞窟维修,修通了道路,为洞窟安装了门窗、建台梯、支撑窟顶,清除洞前积土、对洞窟加固修复及建钢筋栈道、搭放脚架等,使其面貌大为改观。

在石窟前面的古树下,耸立着很多功德碑,那是很多国内外专家和信奉佛教捐款的记录,他们的名字和捐款数目都被记载在上面。我发现其中有不少日本人的名字,既然日本非常喜欢佛教,为什么会有如此“嗜杀和侵略”的举动呢?!这也许是一部分好战的日本人所为罢。

不管怎样,佛教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大多赋予好的生活愿景,至今还在影响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佛教历史,更值得专家去研究这种文化存在的艺术精髓。

克孜尔千佛洞大都是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记录了龟兹地区历史中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