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东方圣人”——释道安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6 11:56:41

Ready

释道安(312 -385 年)(一说314—385),俗名卫三宝(一作魏),晋安平扶柳(今冀州扶柳城村)人。释道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和僧团领袖。他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奠基者,佛门释性的统一者,中国僧制的首创者,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的编纂者,六家七宗之首“本无宗” 的创立者,中国第一个佛经译场的组织者。他为创立中国佛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佛教界的“东方圣人”。

东晋怀帝永嘉六年,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村)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原姓魏(一作卫)。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他7岁开始读书,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读两遍就能背诵。十二岁出家,出家后,近一万字的《成具光明经》一天就能从头至尾背诵。

24岁时,道安投著名的佛教领袖佛图澄为师,研修佛学。佛图澄很器赏道安的才识,佛图澄每有讲授,道安皆能复述,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妒恨。此后道安每次复讲,众人故意提出许多问题刁难,但道安挫难解纷,应付自如,终于使同学们心服。大家不由得敬慕地说:“漆道人,惊四邻”。(当时称和尚为道人,漆道人就是黑和尚的意思,道安长相黑且丑)。

道安在襄阳,除从事佛学研究和著述外,还每年讲两次《放光般若经》,“四方之士,竟往师之”,因此他又制定僧规,在当时收到很好的效果。

道安的风范对当时佛教界的影响很大,所以“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东晋的封疆大吏如桓朗子、朱序、杨弘忠、郄超等都非常敬重他。东晋孝武帝曾下诏书表扬道安,并且要当地给他同王公一样的俸禄。

379年,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和习凿齿皆被延致。苻坚认为襄阳之役只得一个半人。一人是指道安,半人为习凿齿。苻坚既得道安,就请他住在长安五重寺,道安时年已六十七岁。

道安在长安,除经常讲说之外,主要是组织翻译事业,他整理出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经录”;他第一次总结了翻译的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主张,要求译文比较接近汉文的规格。为后来已经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他集中和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为后来鸠摩罗什的大规模翻译事业准备了有利条件。

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才改姓释氏,故又名释道安。

道安常与弟子法遇等人,在弥勒菩萨像前立誓,望死后能登上天界。到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正月二十七日,忽然有一个很奇怪的僧人,形貌丑陋,来寺院寄宿。因寺房狭窄,就安排他住在讲经堂上。这天负责管理僧堂修持事务的维那当值,晚上他看见那位异僧从窗户缝里出人,赶快把这事告诉道安,道安惊起,前往行礼问讯,问他的来意。异僧回答说:"为您而来。"道安说:"自知罪孽深重,不知还能否度脱?"异僧说:"甚可度脱,过一会儿浴圣僧,您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了。"然后又告诉道安沐浴的方法。

道安又问自己来生在什么地方,异僧用手向西北方向的天空中划了一下,即见云开,道安看到天界美妙的胜景。这天晚上,有几十个人都看到了这番胜景。

道安按异僧的指点开始准备洗浴用具,看见一个非常小的小孩儿,由几十个人陪伴着,来寺院戏耍。过了一会儿,道安开始沐浴,果然照应了异僧的话。这二年的二月八日,道安对弟子们说:"我该走了。"这天斋毕,无疾而终,安葬在城内五重寺中。这一年是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终年72岁。

赵朴初在《佛教知识问答》中说:“佛教在中国的广大流行,开始于四世纪,当时中国僧界道安法师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积极作用的佛教领袖。”为了纪念这位冀州历史上的著名佛教人物,冀州博物馆为道安大师塑造了全身像并有文字、视频资料详细介绍了道安的生平。冀州区在冀州老城区筹建了占地131.5亩的道安寺,整体布局依照佛法中的“五戒、五忍”形成五纵五横,建筑风格为清式建筑,青铜瓦屋是的寺庙更加古朴、浑厚,沿寺庙中轴,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万佛楼。建筑逐级增高,最后为体量最大的万佛楼,是全寺的亮点。寺中设计的道安大师纪念堂详细介绍、讲解道安大师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国佛教做出的突出贡献。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