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全红:\u0026#34;创作与翻译\u0026#34;创造性误读及其他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11 17:40:32

Ready

本文来源:《中国翻译》2016年第6期

转自: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摘要:在今之中国译学界,一提到传统译论中的”创译”,人们几乎会认为其源于李之藻的相关论述;而关于”创译”的含义,学界又几无例外地将其解读为创造性云云:经考证,”创译”并不始自李之藻,在唐朝的佛经翻译话语中业已有之;就意义而言 “创译”也与创造性无关,而仅仅表示开始(做)翻译。

关键词:创译来源;本义;误读;考证

在我国近些年的翻译研究中,”创译”是热点对象之一:术语翻译研究中有之,文学翻译研究中有之,应用翻译研究中亦有之。在相关研究成果中,”创译”的含义虽不尽相同,却无一不与创造或创造性相关。换句话说,在今之中国译学界,”创译”业已典化,而创造(性)系其必要甚或首要特性。在笔者看来,导致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文里的”创”字虽虚涵数意,但今人首先或本能想到的是创造或创造性;二是学界有人不慎对历史上的”创译”进 行了误读,后来者觉其所言甚是而人云亦云;三是学界对”创译”的解读主要基于李之藻的相关言论,作为翻译家的李氏非等闲之辈,而其翻译实践(特别是术语翻译)又不乏创造性。鉴于中文里的”创” 字确有创造之意,今人将”创译”作为一个译学术语并赋予其创造性翻译之内涵,这应该无可厚非,不过此种意义上的”创译”须与历史上的相同表达进行切割,否则将前后不一甚至前后矛盾。

1.”创译”来源考

上文在论及”创译”被经典化的原因时,曾提及学界对该表达含义的解读主要基于李之藻的相关言论,此说其实隐含着这么一个命题,即”创译”是由李之藻率先提出或使用的。学界正是这么看的,恰如有关论者所言:”在中国传统译论中,;创译’这个词早就有了。较早的是明末时期的翻译家李之藻在《寰有诠序》中谈到翻译体验时说的一段话。”(王向远,2015)从相关上下文来分析,引言中的”较早”就是”最早”。”创译”是否源自李之藻?在我国学人中,谁又是该表达最执着的使用者呢?

1 · 1李之藻笔下的”创译”

1623年,李之藻回到家乡杭州,与西方传教士傅沉际(Francois Furtado, 1587-1653)合作从事翻译,1628年译成《寰有诠》并付梓。”创译”二字即见于李氏《译<寰有诠>序》,有关文字如下:

余自癸亥归田,即从修士傅公汛际结庐湖上,形神并式,研论本始,每举一义,辄幸得未曾有,眼为开,遂忘年力之迈,矢佐翻译,诚不忍当吾世失之。而惟是文言夏绝,喉转棘生,屡因苦难阁笔,乃先就诸有形之类,摘取形天土水气火所名五大有者而创泽(本文着重重号皆为笔者所加)焉。夫佛氏《楞严》亦说地水火风,然究竟归在真空,兹惟究论实有,有无之判含灵共晓,非义固陋为赞,略引端倪,尚俟更仆详焉。然而精义妙道,言下亦自可会,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故失本真一· 是编竣,而修士于中土文言理会者多,从此亦能渐畅其所欲言矣,于是乃取推论名理之书而嗣泽之。(徐宗泽,2006:152一153)

上段话中有”夫佛氏《楞严》亦说地水火风,然究竟归在真空”等文字,而在《刻<职方外纪>序》中,李之藻也曾说:”余闻西域天文,洪武曾译之,右 文家法固然矣,礼乐盛百年,声教敷四海,儒有涵醇饫蹌,播颂于无穷,知必不与鸠摩、玄奘辈所致书同类而并胝之也。”(同上:247)不难看出,李之藻对佛经及其翻译是有所了解的。学说相契合而非相受授的情况虽也有之,但李之藻笔下的”创译”也不排除是远绍佛经翻译而来,毕竟相同表达最晚在唐代佛经翻译话语中已白纸黑字地存在。

1 · 2佛经翻译话语中的”创”

如上所述,最晚在唐代的佛经翻译话语中已有”创译”之说,而该表达在清代佛经翻译文字中也还有见,不妨一并转引实例些许:

丁卯,法师方操贝叶开演梵文,创译《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等四部。(慧立、彦淙,2003:135)然此梵本至秦弘始,有罗什三藏于长安城创一本,名舍卫国。暨于后魏宣武之世,有流支三藏于洛阳城重翻一本,名合婆提江南梁末,有真谛三藏又翻一本,名树林。隋初开皇,有佛陀耶舍三藏又翻一本,名衹陀林。大唐有玄奘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李俨,《金刚般若经集注序》)〈许明,2002,318)然《金刚》一经,有五译之异,独秦鸠摩罗什创泽,广大流通,盛行于世。(未详作者:《金刚经注正序》)(同上:2594)乌朱穆秦部落仪宾公,内通五明,留心佛典,创泽《造像量度经》,乃舍利弗之所问,如来亲宣者也。〈木诚:《佛像量度经序》)(同上:2341-2342)关于上述引文之作者,相关情况如下:慧立(615-?)与彦惊(627·649)系唐代僧人,李俨为唐或五代人,”未详作者”为清代人,木诚及性起为清乾隆间人。事实摆在那里,前二例中的”创译”远早于李之藻而问世。

1 · 3梁启超笔下的”创译,

就笔者所见,学界对”创译”的溯源及解读几乎囿于李之藻的《译<寰有诠>序》,唯一的例外是有论者2015年还曾提到王力笔下的”创译”,有关文字如下:”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王向远,2015:139)其实,梁启超极可能是国人中迄今使用”创译”最频繁者,而其相关描述也多与佛经翻译有关,例如:

盖前期罗什辈专弘印土之”法性宗”,此期则渐输入其”法相宗’也。其最重要之人则为真谛。谛创译《起信》为大乘键。〈梁启超,2001:221)译事开新纪元,实安公之精神及其言论有以启之。语其直接事业,则跋登、难提、提婆之创《阿毗昙》,实由安指导而苻坚之罗玫罗什,实由安动议。(同上:217)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虽未尝自有所译迷,然苻秦时代之译业,实由彼主特。苻坚之迎鸠摩罗什,由安建议;《四阿含》、《阿毗昙》之创忄,由安组织;翻译文体,由安厘正;故安实译界之大恩人也。〈同上:169一170)吾前文曾有”什门排摈觉贤”一语,觉贤非他,即创译《华严》之人也。(同上:161)贤遭摈,恬不如意,率弟子·一.·飘然南下。惠远特谴弟子昙邕入关,为之和解。然贤竟不复北归,与远相依于庐山。其后乃于建康道场寺创畢远弟子法领所得《华严》,今六十卷本是也。(同上:163)

上述各例皆有”创译”二字,其翻译主体包括真谛(谛)、跋澄、难提、提婆、觉贤(贤)等,而相关译品则涉及《起信》《阿毗昙》《四阿含》《华严》等。应该说,学界对于梁启超所著《佛学研究十八篇》(尤其是其中《翻译文学与佛典》及《佛典之翻译》等篇章)并不陌生,可大家对其中如许的”创译”(下文还有部分例句)竟视而不见,更没人以其佐证或反思人们对”创译”含义的诠释,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2. “创译”本义考

如上文所言,学界此前对”创译”含义的考察主要以李之藻的相关文字为底本。有论者指出:”他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足见其中充满创造性劳动。” (陈福康,2:59)或许是对此一解读心悦诚服,又或是对此熟视无睹,至今不见有人对其提出质疑,非但如此,上述观点显然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对于跟李之藻相关的”创译”,学界还有这么一种解读意见:”李之藻在《寰有诠》译序中提到了当时译者采用的’创译’之法,所谓创译就是创造新名词来翻译外来的名词术语。”(王英姿,2009:17)木引言中的某些说法值得商榷,事实上,”创译”并不是一种”法”,姑且将其当做一种翻译方法,它也仅仅限于李氏”使用”而不泛属于”当时译者”。从前述二例引文来看,学界对李之藻”创译”的解读皆不离”创造”或”创造性”。”创译”真的是创造性翻译之所谓么?如果不是,其原始或本来意义到底是什么?”创译” 是否还有其他相近或相似的表达?

2 · 1 “创”之释义

《广雅冲有言:”创,始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动词”创”的释义也如下:”开始(做);(初次)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窒,2013:205)而从汉语”开创” “首创” “创始” “创新” 等表达中也不难捋出”创”字的上述意思。如此说来, “创译”的本义或许并不高深,而仅仅表示开始翻译或开始做翻译。

2.2佛经翻译话悟中”创译之本义

上文引用佛经翻译话语中的”创译’例句不少,但能从语境中清晰看出其含义者不多。为了弄清”创译”的真实含义,特转引形容同一译品《金刚经》的几例文字如下。值得说明的是,其中有两例并无”创译”字眼。

然《金刚》一经,有五译之异,独秦鸠摩罗什创 ,广大流通,盛行于世(未详作者:《金刚经注正謅序》)(许明,2002:2360·2361)夫道本无名,法本无说。即斯《金刚般若尊经》者,乃诸佛之心印,法藏之本源一一自后六朝诸师翻译,唯罗什大师译本,其文义方妙。(性起:《金刚金法眼注疏叙》)〈同上:2360·2361)然此梵本、至秦弘始,有罗什三藏于长安城创泽一本,名舍卫国。暨于后魏宣武之世,有流支三藏于洛阳城重翻一本,名舍婆提。江南梁末,有真谛三藏又翻一本,名衹树林。隋初开皇,有佛陀耶舍三藏又翻一本,名衹陀林。大唐有玄奘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李俨:《金刚般若经集注序》)(同上:318)《金刚》一经,自鸠摩罗什译之长安,名舍卫国。嗣是支流初泽于洛阳,名舍婆提。真谛再泽于衹树林。佛陀耶舍三译于衹托林。后玄奘又泽于誓多林。凡此五译,其文其义,果同符协一与?(徐来宾:《金刚金注正序》)〈同上:2181)

从前两例来看,又特别是第一例,罗什有关译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创造性之类,毕竟其中的”独” “广大流通” “盛行于世” “唯罗什大师” “文义方妙”等表达皆有些不同凡响,至少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从后两例来看,又特别是从其中相关标记”创 ;”译”….”初译…. “再译…. 三译”…..又译…)来分析,”创译”之”创” 显然又并不那么异于凡品,而仅仅是个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须知,上述引文涉及《金刚经》的好几位译者,如果认为有且只有什译才具有创造性,这在逻辑上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因为真谛和玄奘也曾是该部经书的”创译”者或”创翻”者(相关文字见本文)。综而观之,”创译”的本义应该就是开始翻译或开始做翻译,谓予不信,不妨再来看看梁启超所撰玄奘年谱中的部分文字:

贞观二十年(六四六)五十一岁。是年,师在弘 三月创译《瑜伽师地论》 “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五十三岁。是年,师在弘福寺。五月,《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成(二十年三月创泽,至是成)永徽三年(六五二)五十七岁是年,师在慈恩寺,译《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是书去年创泽,本年成)” ·显庆元年(六五六)六十一岁。是年,师在慈恩寺一一自是年起,创《大毗婆沙》……”显庆二年(六五七)六十二岁……”是年,续译《大毗婆沙》,又译《观所缘论》一卷(第二译)成,又创译《阿毗达磨发智论》。(梁启超,2001:428-431)

见杨全红:u0026#34;创作与翻译u0026#34;创造性误读及其他

本段引文中”创译”连连,其他不论,字里行间的”自是年起,创译· · “去年创译……,本年成”及 “创译……续译……又译……又创译· · · · · · ”等表述已将”创译”之前述木义揭示无遗。

2.3李之藻笔下”创译”之本义

从上文可知,李之藻笔下的”创译”见诸《译<褰有诠>序》。值得留意的是,在相关文字中,”创译”之后还有”是编竣”和”嗣译”等表述。应该说,”创译”与”嗣译”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创译” 和”嗣译”各自都指代什么呢?且来看看徐宗泽对《寰有诠》和《名理探》二书翻译经过的几句描写:”李子自天启癸亥(1623)归田,开始与傅子从事翻译,阅五寒暑,于崇祯元年译成付梓,继而接译《名理探》五公、十伦十卷。”(徐宗泽,2006:151)本句引臼中有”开始”一从事翻译”和”继而接译”两个表达,笔者认为,前者即”创译”,后者即”嗣译”。易言之,李之藻笔下的”创译”与上述佛经翻译话语中的”创译”在意义上并无二致,都表示开始(做)翻译。从逻辑上讲,李之藻也应该不会动辄号称自己的翻译具有创造性云云,他虽博学多才,却也非常谦逊,甚至说过”藻不敏”(同上:203)。退一步讲,即便李氏要说自己的翻译不乏创造性,那么,相关译品或许更应该是《名理探》而非《寰有诠》,毕竟如陈垣所述”《名理探》译事比《寰有诠》尤邃奥”(同上:148)。顺便补充一句,李之藻笔下除了”创译”,还有过”阐绎””演译” “新译””备译” “传译””广译” 等多种表达(同上:131、205、195、196)。有意思的是,除了”创译”,其他表达似乎皆不曾进入学人之法眼。

2 · 4 “创”之奚似表达及其合义

相关文献中有着那多”创译”,除此之外是否还有类似表达呢?就笔者所见,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相关表达还不止一,至少包括”创翻” “始译” “开译” “创开翻译”等,不过其使用频次皆不及”创译” 例如:

印度大乘性、相两宗,罗什传来者则性宗也,而相宗则未之闻。梁陈之交,真谛创翻《摄论》、《俱舍》,法泰、智恺最能传其业,于是开大乘之摄论宗’与小乘之”俱舍宗”。(梁启超,2001 14)既承明命,反迹京师。遂召沙门一,其年五月,创开翻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又后旁翻《显扬圣教论》二十卷一一.·次又翻《大乘对法论》一十五卷一一一(朱志瑜、朱晓农,2006:178一179)故于曲女城中,立唯识量,十有八日,列国群贤无敢诗议,讵非因明证真之力欤!原其论,自奘师始,永明继陈,渐尔鲜闻,邈焉垂绝。(大善《因明入正理论直疏叙》)(许明,2002:1645)测量法义泰西利玛窦口译,吴淞徐光启笔受 有徐公序,谓是书自丁未年(1m7)始泽,所以明《几何原本》之用者也。(徐宗泽,2006.206)所有翻译名义,应分译、不译两种。译者滑(这里的”滑”字系”谓”之误,笔者注)译其义,不译者但传其音。然二者均须一律。法于牙呼一书时,分译一人另具一册,将一切专名按西国字母次序开列,先行自拟译名,或沿用前人已译名目国名、地名,凡外务部文书及《流寰志》(当为《瀛寰志略》,笔者注)所旧用者从之,侯呈总译栽定后,列入《新学名义表》及《人、地名专表》等书,备他日汇总呈请奏准颁行,以期划一。(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章程》)(朱志瑜、黄立波,2013:45)

上述第三例取自《因明入正理论直疏叙》,其作者为”大善”。”大善”何许人也?百度百科给有信息如下:大善,俗名不详,号虚闻道人,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明末前后在世(亦说大约公元1 4 年前后在世者)(百度百科)。如此看来,大善与李之藻大致是同一时代之人。这表明,在明宋之际,人们既曾使用”创译”也曾使用”始译”,而其意思相 信也是大同小异。

结语

本文尝试对”创译”的来源及本义进行考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笔者发现,”创译”并不始自李之藻,而是远在唐代的佛经翻译话语中已有之。对于李之藻文字中”创译”的含义,创造或创造性之类解读不幸成为名副其实的” ‘创造性’误读”。基于对相当数量文献的考证,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不论是在汉唐之际的佛经翻译话语还是在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言论之中,不论是在久远的过去还是在近人梁启超等学人的笔下,”创译”都并无什么特别之意,而仅仅表示开始翻译或开始做翻译,与其类似的表达也有之,包括”创翻” “始译””开译” “创开翻译”等。明乎此,人们今后如果再将”创译”诠 释或界定为创造性翻译,似应说明那都是本人的”创见”,与历史上的同名表达无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大善[O/L]. http//baike.baidu.com

[2]百度文库. 李之藻[O/L].http//wenku.baidu.com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L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慧立、彦棕,玄奘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6]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7]宋巧燕,论明清之际耶蘇会士译著文献的翻译特色团,江西社会科学,2004(5)126-132.

[8]王达金、汪铭,试析明末清初中外译者的翻译思想团 上海翻译,2005(4):70-72.

[9]王向远,以”遽译/释译/创译”取代”直译/意译” 翻译方怯概念的更新与”译文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132-142.

[10]王英姿,译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2]许明,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A].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3]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朱志瑜、黄立波.中国传统译论:译名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杨全红,温州商学院教授、博士、文博学者及外语外贸学院院长、语文与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翻译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翻译学会及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曾任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MTI)学科带头人及外研社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基地专家组组长。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