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藏传佛教 >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9 02:07:34

Ready

(一)佛教教义:佛教发源于印度,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展、壮大。年深日久,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演变为中国佛教,他的教义可以归纳为“百忍成道,离苦得乐”。

“百忍成道”:佛教有道在于忍,因为只有忍,才能成就善业,拼弃恶业,造功佛业。如果不能忍的话,就必然会招致许多烦扰、忧愁、苦闷。佛教将其细化为:“贪”、“嗔”、“痴”三毒,而要消灭三毒,即做到不贪、不嗔、不痴,就必须克制自我,把控自我,约束自我,这就得忍。佛教讲,“百忍才能成道。”关于百忍成道,在佛教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故事说,古代有位修行善业的张公,极善隐忍,家里五世同堂。他发下宏源,一生要忍百辱。许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忍过99次耻辱。他的重孙新婚之日,从远方来了一位道士,提出无理要求:要先与新娘子度新婚之夜,张公劝其孙儿成全道士,以实现忍百辱之愿。然而道士在夜里并未行非礼之事,只是在新房中跳跃不停,嘴里还念叨:“看得破、悟得透、跳得过。。。。。。”,天亮倒地而亡。大家惊讶,过来一看,道士变成了金人。百忍而成金,可见佛教忍的境界之高。

“离苦得乐”: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再幸福的人,都无法离开这八种苦。怎么办?人们世世代代苦苦探求,想尽一切办法,用完所有智慧,尽了最大努力,寻找通往幸福的道路,结果却越陷越深,越走越难,越找越苦。最终坠入苦海,无以自拔。因为一般人所追求的快乐,无非是权利、财富、美女、名誉、健康、家庭等,佛法认为这些全是短暂的、一时的、不真的。况且人们一旦沉迷其中,身、口、意三业往往不循正道、正途、正理,最重要的是这些还会迷惑自己,扰乱身心、造就恶业。鉴于此,佛教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回头”如何?就是向佛,世间万物,一切都是虚假的,无常的,诡异的,只有佛性是真、佛法是实、佛神是灵,皈依佛教才能离苦得乐。因为只有佛才能教育人们清心寡欲、心地坦荡、无欲无求。按照佛的指示,依戒、定、慧的法道修行,才可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转迷成悟,到达极乐世界。

百忍成道,离苦得乐,旨在劝导人们一忍在忍,潜心修行,悟法超度,以此脱离有生之日的诸多苦难,等到转迷成悟,到达极乐世界,实现最终的离苦得乐

(二)佛教诸神:佛教的诸神,从上到下按照果位的高低,依次分为佛、菩萨、罗汉、天神四大类别。这四种神明构成了佛教信仰世界的组织体系,也成为佛教修行者向往的目标、修行的动力、皈依的源泉。

“佛”:处于佛教神祗体系的第一层,是果位最高的修行者,也是佛教信仰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小乘佛教中,佛是佛陀的简称,指达到自觉(自己觉悟、解脱、看透)、觉他(是他人也觉悟、解脱、看透)、觉行(理论实践)的圆满修行者,其实就是释迦摩尼。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教义更加丰富,佛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佛不再仅仅指释迦摩尼,而是分为释迦摩尼应身、法神、报神三身佛,以后又出现了“竖三身佛”、“横三世佛”、“正方佛”、“过去七佛”等各种佛。佛的队伍空前扩大。现在佛庙中经常供奉得有释迦摩尼、弥勒佛、药师佛、燃灯佛等。

“菩萨”:处于佛教神祇体系的第二层。是那些没有达到“觉行圆满”。只达到自觉、觉他境界的修行者。菩萨的职责是作为佛的助手,即根据佛的教义,按照佛的宗旨,秉承佛的意图去解救众生于火热,将其渡到极乐世界。为人们所熟悉的菩萨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她以开发求佛者智慧,提高求佛者悟性,启迪求佛者思想来履行她的职责。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是真理的象征。她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来完成她的使命。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象征。她以拯救民间苦,挽救众生难,解救佛僧危来承担她的义务。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地藏菩萨”是救难的象征。她以普救阴间求佛者的苦难,解决阴间佛僧的困惑,超度阴间鬼魂的觉醒。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罗汉”:处于佛教神祇体系的第三层。是“自觉”圆满者,数量比佛和菩萨要多。但在小乘佛教的教义中,罗汉是普通的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至于他的职责,是在人世间弘扬佛法。最初罗汉只有四位,他们接受佛祖的遗命,为弘扬佛法住世,而不涅槃。佛教传入中原的早期,有十八罗汉。19世纪以后,罗汉逐步增加到五百个、八百个。

“天神”:处于佛教神祇体系的第四层。是佛的护卫神,其果位次于罗汉,也是“自觉”圆满者,且数目众多,除了比较著名的四大天王、哼哈二将、韦陀等护法天神外,还有天众、龙众、夜叉、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等护卫神。这些护卫天神共同组成强大的护法军团。

佛、菩萨、罗汉、天神,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佛教神祇体系,人们根据这些神明,在佛教的寺庙里塑成各式各样的神像,供佛教修行者和信仰者顶礼膜拜。这些神明往往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

(三)中国佛教:佛教从西域传到中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纲常伦理对他的管束。

“伦理之别”:(1)与君主的冲突:印度佛教认为,僧人是方外之宾,故而不应受世俗伦理的约束,甚至见了君王都可以不行跪拜之礼。这一点引起了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抵触。一度被视为“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洪水猛兽。东晋的庾冰,首先提出僧人应叩拜君王,结果遭到反对,未能实现。到了南朝宋孝武皇帝强令僧侣向皇帝跪拜,否则处以极刑,最后僧侣还是屈服了。前秦的道安对此事总结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后来北魏的高僧法果,主动接受了汉地的礼仪,甚至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这种把天子当作佛祖加以膜拜的做法,标志着印度佛教已经中国化了。这位佛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与孝顺的冲突:如佛教要求剃度、出家、不婚配或弃妻绝嗣,这与中国的传统伦理有极大的冲突,《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剃度”是不孝的表现,也是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所以佛教传人中国很长时间内并没有人真正皈依佛门;对于“出家”也与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冲突,中国人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所以出家也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政府是不允许人们出家的;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是“不婚配”与“弃妻绝嗣”,中国社会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历来重视家庭传承,认为多子多福,力求香火不断,《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不婚配是大不孝的表现,是为中国社会所唾弃的,因而,佛教的不婚配与弃妻绝嗣也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从这里的分析来看,佛教传人之初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是激烈的,那么佛教是怎样化解这些冲突的呢?佛教认为出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普渡众生,出小家而顾大家,让天下人都能够孝顺父母,这是一种“大孝”的表现,而不是庶人之孝。《孝经》有云:“佛教之孝乃世间之孝,以救渡父母出离生死为要.并观此为孝之大者,为孝道之根本”。对于不婚配,佛教认为父母在世劳苦万分,子女未能报答全恩,哪能为自己的贪欲而娶妻生子,但在世俗世界中又会受到伦理的束缚,只有入佛门才能救渡父母.所以出家、不婚配、弃妻绝嗣都是一种大孝。最重要的足,佛教“移孝为忠”,这在《沙门不敬于者论》中有明显的体现,“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是故内乖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岂况与夫顺化之民、户’禄之贤,同其孝敬者战”?佛教不仅能辅助君主,还能劝喻百姓效忠于困家。因此,从家到国的“孝”的观念逐渐在佛教中确立起来,并积极地融人了中国社会生活与文化,佛教也因此而翻译和编写了多部关于孝的佛教经典,如《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等,此外还有牟子《理惑论》、孙绰《喻道论》、契嵩《孝论》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下.促进了佛教对自身理论的改造,加速了自身的中国化进程,更深层次地融入了中国文化。

“男女之别”:佛教在协调好与统治者的关系后,还需要与民间传统充分融合,才能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民间对观音菩萨的崇拜,菩萨在佛教中是协助佛普度众生,而且是男身,但到中国以后,竟变成慈眉善目的妇女形象。还被赋予送子的功能,许多时候被称为“送子观音”。因为佛教在南北朝迅速发展,出家的尼姑和在家的女居士多了起来。时日一长,女信徒难免产生了疑惑:佛国净土的诸佛、菩萨、罗汉、天神,既然全是男性,女人修炼不是白搭功法吗?女信徒何必非得皈依佛门呢?按说,菩萨早已脱离了人间凡胎,应该没有性别之分。加上慈母之爱,女性更美,更能打动凡心。于是,佛教打破清规,入乡随俗,需要塑造出一位女菩萨。观音充当女菩萨最有条件,他是大慈大悲的化身。而且在他的三十三个化身中,有一些是女生。后来,为了适应广大善男信女的需要,观音就不在时男时女,而是固定为女性菩萨了。

“金钱之别”: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印度佛教有一戒叫“不赐银钱戒”。而在中国,随着佛教的壮大,寺院经济蓬勃发展。各大寺院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经营“无尽藏”大肆敛财。许多僧人“居广厦”,“衣轻裘”,“占奴婢”。这与印度的苦行僧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

“饮食之别”:中国僧人与印度僧人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按照佛祖的旨意,出家的僧人“日中一食”,响午之后是不能吃东西的,而中国的僧尼一般是早、中、晚“一日三餐”。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佛教中并没有禁食荤的戒条。而在中国五代的梁武帝萧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强迫僧尼一律吃素。自此,和尚吃素便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至今,大多数人还以为这是佛教的规定。其实,也只有汉族佛教徒吃素,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佛教徒和其他国家的佛教徒都是吃荤的。

“衣物之别”:中国佛教徒在穿衣打扮上也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由于印度和中国的纬度不同、气候各异、习俗有别,所以印度的佛教徒只有“三衣”。(三块布拼成)、五衣(五块布拼成)、七衣(七块布拼成)、大衣(少者九块,多者二十五块),而在中国,“三衣”显然不足以御寒,三衣逐渐变成了“法衣”,只在做法事时穿,平时穿单衣、夹衣、棉衣,有时还穿裤子、鞋袜。从僧尼的这些装束来看,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蓄发之别”:在对待蓄发的问题上,中国的佛教徒也很有特色。他们出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头发、胡须、面毛剃光,而在印度的佛教徒,头发长到二指都不剃掉。中国的汉族僧人中,也有留蓄长发的,他们被称为“头陀”。在印度,头陀是一种苦行僧,而中国却阴差阳错地把蓄长发、留长须的僧人叫做“头陀”。这样的“头陀僧”,确实是中国汉族佛教的发明创造。

总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必须适应中国的政治环境,积极与中国的政治生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相配合,融入其中,扎根土壤,茁壮成长。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二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支撑。

(四)佛僧生活:佛门人物的日常生活于俗人无太大差别,无外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不过多了一项修行,总体上较为规律而已。

“早课”:僧人每天的生活从早晨3点或5点开始,大多数以钟声和云板作为号令。如早上起床时间一到,值班僧人就会手持木板环寺而行,同时有节奏的敲响云板(一般四声)。这里的云板相当于军营的起床号。再过一会儿,嘹亮而舒缓的钟声就会响起,僧人们纷纷身披袈裟到大殿聚齐,上香礼佛,开始一天的“早课”,“ 早课”的诵经内容大多是《心经》、《大悲咒》、《十小咒》、《韦陀赞》、《上来偈赞》、《楞严咒》、《赞佛偈》、《三皈依》等经文,时间要持续大约90分钟。

“晚课”:与“早课”相对的是“晚课”,大多数寺院晚课在下午3点或4点开始,也有的在晚饭后举行,唱诵的内容更为丰富些,除了早课要读的经文,还要加上《弥陀经》、《忏悔文》、《净土文》等,最后以唱《伽蓝赞》结束。至于晚课的号令,形式上与早课相似,只不过是改撞钟为敲鼓了,这大概就是“晨钟暮鼓”的由来。

“衣食”:“早课”和“晚课”是僧人们主要的修行内容,当然,真正虔诚的教徒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但这都是自己用功用心用脑的结果。除了修行,头等大事就是饮食了。千百年来,中国汉族佛教徒的素食习惯基本没有改变。他们的主食还是以素面条、蒸馍、大米稀饭等为主,菜则主要以蔬菜、豆制品为主。僧人们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这时就吃些炸油条、五香面筋、红烧蘑菇、青豆炖木耳等食物。当然个别僧人也吃肉,但不在寺庙里,而躲在某个角落吃,有时还以“唐王封过”来搪塞。还有就是僧人们的衣着,大部分僧众穿的是棉布袈裟,而一般有名望的高僧可以穿毛料、绸缎、真丝做的袈裟。

说到现在僧人的生活,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用佛门人物的话说,就是“佛教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因此他们也不排斥电视、电脑、汽车、手机等现代化的生活用品。同时,佛教徒也要保持佛教传统的僧装、素食、独身等习惯。

(五)佛教寺窟:中国的佛教源远流长,传播的范围也很广,无论是通都大邑、穷乡僻壤、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佛教的踪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历代统治者和佛教徒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众多佛山、名寺、石窟等佛教圣地。

“佛山”: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居首位的是居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五台山。该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因而得名。山上的寺庙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汉族佛教徒,现有99座;黄庙是藏传佛教寺庙,只住喇嘛,尚存25座。文殊菩萨就曾在此菩萨顶寺修行,五台山因此而名扬天下。其余的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候寺、菩萨顶寺并称五台山五大禅林。另外的三大佛教名山也很有来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修行的地方,峨眉山则是普贤菩萨驾临的圣地。除了四大名山之外,庐山、嵩山、泰山、衡山、恒山等名山也有众多佛教寺庙。

“名寺”:提到中国佛教的名寺,不能不说北依邙山,南望洛水的白马寺。它是1900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朝廷集资兴建的第一座寺庙,寺内宝塔高耸,殿阁争荣,钟声悠扬,佛门净土神圣,肃穆、清幽、端庄之气油然而生。当年(67年),天竺高僧摄摩腾等人应汉使之请,以白马驮载佛经抵达东都洛阳。第二年,明帝下诏在庸门外建白马寺,以铭记白马驮经之功。该寺建成后,摄摩腾等人在其寺内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白马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中国佛教的中心,甚至于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僧人都来此拜佛求法。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陆续建起了许多寺院,比较有名的就有开封的大相国寺、北京的卧佛寺、湖北的四祖寺、哈尔滨的极乐寺、江苏的藏海寺,还有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这些著名的寺院与其他大大小小的寺庙成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大地汇聚交流之地。

“石窟”:佛教除了在名山大川、通都大邑、名山大川广建寺庙外,还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众多石窟,以弘扬佛教。其中最著名的的当属敦煌莫高窟,它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从十六国开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11个朝代,前后一千多年,陆续开凿了上千个洞窟,因此又称为千佛洞。石窟内有数以万计的壁画、彩绘、经书等珍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内容最丰的艺术博物馆。与敦煌莫高窟并称的著名石窟还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这些佛山、名寺、石窟蕴含的不仅仅是佛教文化、佛教艺术,佛教经典,而且是我们研究古代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历史重要的形象资料,同时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