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藏传佛教 → 论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

论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

2022-05-15 07:02:55来源:互联网小编

一、起源与发展

古印度时期(距今2500年左右),一位名叫释迦摩尼的人(《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创立佛教。佛教典籍是这么描述他的,一出生,便会走路和说话。走路时,脚下会自动生成莲花(步步生莲),并豪言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不过,想要弄清楚佛教,还得先提印度教。大致说明一下印度教的世界观:世界是由神(梵天)的化身所构成(类似我国的盘古开天),所谓人,其实是神身体中的一部分。有的人是属于神的“头部”,有的人是属于“手部”,有的人是属于“腿部”,而有的人是属于“脚部”。

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让“姓氏”与“身体部位”绑定,并且不同部位的人有着不同地位。例如,头部的人天生就高人一等,其他部位的人就是要为头部的人服务。

在如此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自然向往平等。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就有了很大的市场,大量底层人民的涌入佛教。

可是印度教的统治者不会坐以待毙,对于反抗激烈的组织(在当时,可并不只有佛教宣扬平等),用强权手段镇压。对于佛教这种较温和的组织,进行诏安,公开宣布佛教的合法性,并宣扬佛教中的佛,其实是印度教某个神的分身。所以,印度人可能会这么想:“既然佛教是印度教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我不直接信印度教呢?”佛教虽起源于古印度,但时至今日,在印度,也没多少人信佛。

既然国内发展不温不火,有时甚至会遭到镇压和血洗,那么干脆就往国外发展吧。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风俗,佛教被本土化。于是乎,便有了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国家),藏传佛教(主要在中国西藏),汉传佛教(主要在中国)。现今,我国完整的保留着这三种佛教,这对印度来讲,算不算是一种讽刺呢?

由于信徒们对教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佛教还分裂成2个派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最大的区别就是:大乘佛教追求普度众生,小乘佛教追求自我超度。

二、佛教与中华文明的纠葛

早在汉朝(公元67年),佛教便传入中国。佛教宣扬的几大思想: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在社会中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受到统治者和老百姓的欢迎。

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受本地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佛教并不能横扫中原,而是与中华文明形成巧妙的制衡关系,慢慢融入进来,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一直是官方正统思想。儒释道之争,更像是释道之争(释迦摩尼的佛教和道教的争端)。根据政局,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

到唐朝,佛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出现玄奘西游(到西域取经),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佛法)。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究其根本,佛教对国家统治者而言,有以下几种弊端:1.不生产。和尚主要依赖“施主”生存。2.不生育。试想一下,全国老百姓都出家,这不就等同于亡国。3.占地修庙,还养僧兵,威胁统治。少林十八罗汉可不是开玩笑的。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rygoingup@163.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鲁ICP备150026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