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是梵语“文殊师利”的简称,意译“妙德”或“妙吉祥”。 是集诸佛智慧为一身一位大菩萨。在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具有十分普遍的信仰,因为藏传佛教修行强调智能的功用,所以作为智能化身的文殊菩萨特别受到崇拜。
此像顶结高发髻,耳垂花铛。方额广颐,面容庄严肃穆。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上身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带下亦有U字形连珠式璎珞装饰,双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有钏躅装饰,周身镶满松石珠宝。
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本有的质感。结跏跌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两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左右肩花上分别安置经书和宝剑。
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美好和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莲花座造型规范,生动自然又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是典型的清代中期西藏精品造像。
文殊菩萨经常高居显宗八大菩萨的首席尊神,特别是在般若经典盛行的大乘早期,文殊象征般若智能,修行者必须通过智能修行关卡始能成佛;因此,文殊菩萨成为佛部的最高位阶菩萨,亦即佛的法(法王子),代表佛的智能。藏传佛教认为,修持文殊菩萨法门可以快速得到文殊的加持,而轻易得到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智慧。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像保留了原有的封藏,封底可见封得十分严实的封底盖,封底盖上刻有精美的十字杵图案,其华丽精巧的装饰、优美动人的体态、流畅软柔的衣纹、绚丽沉稳的金色外表,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成熟之美。
整座造像通体鎏金,用料讲究,金光灿烂,做工精致,造型完美,宝相庄严,装饰繁缛,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当时佛造像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也代表了清中期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水平。2000年以后,国内市场逐渐启动,据悉,在拍卖中屡创高价的,大多为明清时期的佛像。可见,明清时代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投资升值潜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