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如来、观音、文殊和蒲县菩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与《西游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14 23:47:12

Ready

佛教中如来、观音、文殊和普贤菩萨是什么关系,和西游记中的区别。不管是西游记电视剧,还是西游记小说,我们都能看到如来、观音、文殊和普贤菩萨,都出现在西天大雷音寺。

在西游记电视剧和西游记小说中,观音、文殊和普贤菩萨都是如来手下的大菩萨。那么佛教中,这些佛菩萨的关系是怎样的。

首先,如来只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佛又称为: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后来人们记不住,就慢慢简略为上述十种名号。此说出自佛说十号经。

其次,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在很久前就已成佛,佛号正法明如来。为了广度众生,倒驾慈航,以菩萨的身份示现。现在在西方净土和大势至菩萨共同辅佐阿弥陀佛,来共同接引念佛往生的众生,观世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观世音菩萨,代表着大悲,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教中如来、观音、文殊和蒲县菩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与《西游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文殊菩萨,关于文殊菩萨的出身说法很多,说他早已是佛,为了协助释迦佛弘扬佛法而现菩萨身,且居释迦佛之下。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这是说般若智慧是诸佛的老师与母亲,众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现世间。但是般若智慧无形无相,不可触摸,经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很难用言语表达,故而用文殊菩萨做代表,给凡夫一个智慧形象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文殊菩萨代表大智。

普贤菩萨,有著名的“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最后还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净土的重要性。普贤菩萨在久远劫前就已经成佛了,因为愿力缘故,所以现菩萨身,在很多经典上都说普贤菩萨是千佛之师,是一切众生忏悔主。普贤菩萨代表大行,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共同辅佐本师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这样我们就知道如来是佛的一个称号,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以及普贤菩萨,和各个佛陀之间的关系了。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