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们称潍坊为鸢都是因为什么原因?
- 2、鸢都是哪个城市的别称及由来是什么?
- 3、潍坊别名为什么叫鸢都?
我们称潍坊为鸢都是因为什么原因?
鸢即风筝,而潍坊由于地势原因,一年四季大风不断,所以很适合放风筝,从而导致风筝产业发展蓬勃,并且每年4月份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因此,人们都叫潍坊鸢都、鸢城。
潍坊是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
它以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是历史上着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又被称为世界风筝都。
风筝的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人认为始于春秋,也有人认为肇于秦汉,而可查证的信史则出自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军事相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宋代以后,风筝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开始成为一项稳定而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来,风筝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就曾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鸢都是哪个城市的别称及由来是什么?
鸢都是潍坊市的别称,因潍坊市是世界的风筝之都,故称“鸢都”。
潍坊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
潍坊叫鸢都是因为那是我国的风筝之都,出土的最早的风筝就在潍坊。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
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
潍坊风筝节(会)每年四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1984年,已成功举办过三十八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潍坊别名为什么叫鸢都?
潍坊叫鸢都是因为那是我国的风筝之都,出土的最早的风筝就在潍坊出土的啊
鸢都”由来: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至2006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