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怎样解?
- 2、一元二次方程6种解法是什么?
- 3、一元二次方程式解法
-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 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什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怎样解?
解答过程为:
x²=6
x=±√6
x=√6或x=-√6
注:√表示根号。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5种解法,即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图像法。
扩展资料:
开方的方法
1、把被开方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n位为一节,用撇号分开;
2、根据左边第一节里的数,求得开n次算术根的最高位上的数,假设这个数为a;
3、从第一节的数减去求得的最高位上数的n次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节数作为第一个余数。
一元二次方程6种解法是什么?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五种解法,没有六种,如下:
1、直接开平方法
对于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注意一般都有两个解,不要漏解,如果是两个相等的解,也要写成x1=x2=a的形式,其他的都是比较简单。
2、配方法
在化成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时候需要检验方程右边是否是非负的,如果是则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如果不是,原方程就没有实数解。
3、公式法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方法,没有使用条件,因此是必须掌握的。用公式法的注意事项只有一个就是判断“▲”的取值范围,只有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才有实数解。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在初二下学期的时候重点讲了,之前也有相关的文章,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一元二次方程里,因式分解法用的还是挺多的,难度非常容易调节,所以也是考试出题老师非常喜欢的一类题型。
5、图像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几何意义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x坐标。
当△0时,则该函数与x轴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0时,则该函数与x轴相切(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当△≤0时,则该函数与轴x相离(没有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式解法
公式的一般形式:ax_+bx+c=0(a≠0),其中ax_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而“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另外还有“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所得,因式分解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学期学完。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一元二次方程:
(1)将方程右边化为0;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
(3)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是:x=−b±b2−4ac2a(b2−4ac≥0)。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 (a≠0),它是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
相关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数的值的过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5、验证: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6、注意事项:写"解"字,等号对齐,检验。
7、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01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它们分别是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x2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它们分别是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x2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1、直接开平方法
例:解方程(3x+1)2=7;
(3x+1)2=7;
∴(3x+1)2=7;
∴3x+1=±√7(注意不要丢解符号);
∴x=(-1±√7)/3。
2、配方法
例: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8=0:
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x2+4x=8;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4x+4=8+4;
配方:(x+2)2=12;
直接开平方得:x+2=±√12;
∴x=-2±√12。
3、公式法
例:用公式法解方程2x2-8x=-5;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b=-8,c=5;
b2-4ac=(-8)2-4×2×5=64-40=240;
∴x=[(-b±√(b2-4ac)]/(2a)。
4、因式分解法
例: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y2+7y+6=0;
方程可变形为(y+1)(y+6)=0;
y+1=0或y+6=0;
∴y1=-1,y2=-6。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什么?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方法。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则方程有两个实根;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方程有一对共轭虚根。
(2)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3)配方法的关键是:先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扩展资料:
一元二次方程成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是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且未知数在分母上,那么这个方程就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如果有根号,且未知数在根号内,那么这个方程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无理方程)。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