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南京都市经济圈有哪些城市??
- 2、南京都市圈都有哪些成员?
- 3、南京都市圈有什么影响和好处?
- 4、南京都市圈什么意思
南京都市经济圈有哪些城市??
南京都市经济圈有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八个市,及常州溧阳市、常州金坛区。
南京都市圈主要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
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被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的城市群落。它不仅是交通上的互融共通,更是各个城市之间产业、交通、医疗、科研、经济、教育等方面实现资源互享、互联与互通。
南京都市经济圈范围:
南京都市圈是中国第一个自我认知探索形成的跨省协作的都市圈,中国都市圈的先行者,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着重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其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由于驱车往来只需1个多小时,故又被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被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都有哪些成员?
南京都市圈是一个旧概念,但是有争议。不少人误以为,扬州、镇江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但其实并非如此。扬州和苏北关系更加密切,与南京不亲。镇江与苏锡常三城经济合作更多,与南京有疏远感。尽管扬州和镇江与南京距离很近,但是苏锡常更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南京工业辐射能力并不强,对二者并没有太大吸引力。扬州和镇江,从感情上更倾向于苏锡常。
什么是真正的南京都市圈呢?主要是滁州和马鞍山。滁州声名不大,但是很重要,与南京交流密切。马鞍山更是如此。马鞍山论人均生活水平,安徽省排名第一,很多马鞍山人周末都去南京消费,自打高铁开通后,更是来往方便。很多马鞍山人认为自己相当于南京人,至少是南京人的亲戚。甚至有马鞍山人提出要直接并入南京,但安徽省不放。从文化亲和力来说,马鞍山和南京非常紧密,比滁州还强。
总结:
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马鞍山
苏锡常板块和外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扬州属于苏北圈,与南京和苏锡常都不过于亲密
南京都市圈主要是安徽的马鞍山市和滁州市,苏北的扬州根本不会加入南京都市圈,只想合并泰州,江南的镇江也受南京市的欺负,南京总想吃掉镇江,而且现在还虎视眈眈的要句容,并将常州的金坛区,溧阳和镇江的句容划为南京经济圈,所以,到最后也只有马鞍山市和滁州市愿意加入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都市圈,首先有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的溧阳和金坛这些都是江苏省的,还有安徽的滁州、马鞍山、芜湖和宣城。是以南京100公里范围内的苏皖两省的主要城市区,是南京都市圈,也是8 2城市群。
南京都市圈有什么影响和好处?
一、南京的国中算是确定,之前呼声很高的沈阳落败。标志着南京大发展大超越的开始;
二、南京虹吸现象会迅速产生,其经济增长速度和体量在未来五年会越来越快;
三、霸都合肥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城市会受到这个都市圈极大影响。毕竟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讲,从产业布局,交通等方面会向国中城市倾斜;
四、都市圈内城市发展的速度会有不同程度增长,部分城市甚至会飞跃发展,滁州就是一个例子,从安徽中下游变为老三!下一个就是马鞍山了,原本比滁州更有优势,也是最早加入长三角的城市,可惜之前政策不明朗,没有抢上车。现在已全面对接,南京也一直很关照这个小弟弟,所以马鞍山未来五年非常值得期待。倒是芜湖和宣城获利不会太大。江苏进圈子的城市也有利,但未必有太大的实际利益,或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金融市场对南京都市圈反应不大,说明现在很多后续的消息不明确,各方均在观望中;
六、个人以为南京都市圈的成立是个败笔,应该撤销安徽省,合肥市扩大区域后变直辖市,安徽东部地区划入江苏,东南部划入浙江,北部给河南。这样浙江,江苏发展空间更大。而合肥变直辖市也能迅速发展起来。
″长三角"和"陇三角“是中华经济实现腾飞之翅膀。
陇海线和长江是中国东西向水陆交通大动脉,以上海为龙头的沿长江经济带和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沿陇海线经济带是中国大地上的两条巨龙,肩负着未耒华夏复兴腾飞的重任。但总体上南方长江巨龙实力强于中部陇海巨龙。
对于南方长江巨龙耒说,以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滁州为外圈,实现轻轨放射加外环同城,直辖大南京都市圈。
将苏州、嘉兴、南通划归上海,形成轨道交通一小时网络,使上海成为世界顶级都市圈。
合并常州和无锡,在两市之间建太湖新区,成立计划单列的太湖市,仍由江苏省管辖。
将现有海安、如皋和如东划给泰州,使泰州成为通江达海的新都市。
将江苏省会迁至盐城,成立黄海市,建成真正的区位适中的沿海省会,并利用东台东部外海现有大面积低潮沙丘,顺势现有海沟洋流,造岛筑港并与陆地连通,对接日韩,建成东方巨港,承接上海和苏南重大项目产业转移,以实现江苏沿海经济洼地崛起,迎接未来环黄海国际经济圈的挑战。
以盐城为核心,外圈再并入射阳、阜宁、建湖、兴化以及现有大丰区,同时靠海选址建设国家级黄海新区,建成江苏新省会黄海市,实现高速和轻轨幅射且外围互通,规划建设理想绿色田园城市,在上海北侧形成黄海都市圈。
未耒长三角,以上海大都市为核心,以杭州和南京都市圈为支撑,以宁波、太湖、合肥、黄海大市区为纽带,带动中国东部和长江沿线的振兴,积极参与东亚环黄海经济圈合作和竟争。
南方长江经济带,苏南皖南打造上海、南京、合肥城市主轴线,其中南京的崛起是关键,南京向东应起到强化上海辐射,向西带动合肥发展的作用而勇挑重担,故应早日直辖,同时合并周边虽实力不弱但发展仍处尬尴的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市,以再展旧都雄风。
北方陇海经济带,苏北皖北应打造连云港、徐州、蚌埠直至河南商丘和郑州城市发展轴。在北方巨龙城市轴线中,强化连云港地位是当务之急,其应与山东日照合并,与临沂、日照分工协作、统筹发展,首先应早日计划单列连云港,利用好欧亚桥头堡和东方巨港的区位优势,在中国中部沿海再建连云港特区。北方巨龙中部的徐州是苏北、皖北、鲁南、豫东发展的关键城市,应尽早强化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龙头地位,计划单列徐州市后将宿州、枣庄、宿迁并入徐州,实现轻轨高速同城,以徐州为中心,呈放射成环发展的态势。
启动中国沿海中部连云港特区建设,带动“陇三角"发展。
以中国中部沿海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亚欧大陆桥头堡为理念,启动建设连云港特区,再以陇海线中心城市徐州为枢纽,计划单列徐州都市区。将徐州向西的陇海铁路向北临沂、向东北日照各港口、向东连云港各港口、向东南盐城各港口分流汇聚再至陇海线,陇海线再向西直至欧洲,京沪线向南向北至全国。连云港特区的港口一体,日照群港和盐城群港为其两冀,临沂和徐州及宿迁为其腹地,在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北侧再形成陇海经济带的陇三角,再加上胶东半岛、渤海湾的京津冀和辽东半岛,形成中国东部五大都市圈,共同参与到黄海经济圈与日韩竞争。
更应重视做强北方巨龙的陇海轴城市群,才能与南方长江巨龙形成南北呼应,形成二龙腾飞之势,以促进中国北方经济强势均衡发展,最终达到引领华夏伟大复兴目的。
说明国家终于意识到南京的 历史 现实价值了。这也是南京积极作为努力争取的结果。如果早这样,从上海来的经济反哺就象祖龙回游早就越过安徽穿过华中直达西部。这是中国最活跃,性价比最高的地区。想想南直棣,江南省在明清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反思京津,输血这么多年,看看周遭,一声叹息。现在南强北弱愈演愈烈,南方小霸王越来越牛,大有给你钱歇歇去之势。所以恢复南京应有地位,甚至借鉴大明双京制,赋予副都一定职能,无论从地域全控,经济政治统宣影响,于国于民于 历史 皆可一议一试。
长三角里的南京都市圈,对长三角和三角外将是重要杻扣,南京这张名片含金量了得,国际上优势突出,南京自身文化雄厚,富裕的思想,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当前主战场应在天长金牛湖发力,先让安徽动起来,总结再撬动发展,辐射铁路,地铁,城际,公路,水路要多头发力,还有一个发力点,应该大家都认同,即高邮湖经济沿边上动脑筋,风光秀丽呀,摆上议程,能把沿湖几个县市拉动,关健有水路条件和风光条件,大江北新区搞的有远光,有国家支持,动力无限!
我一直认为都市圈就是虚名而已,让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其他没啥作用!
说到企业转移,其实就是都市圈核心城市吃剩的汤汤水水,然后不想再吃了,为了给更大的企业腾出地方,就把这汤汤水水分给周边城市消化!
再说到南京帮助滁州马鞍山搞基建,修宁滁地铁等等,也都是为了拱卫自己核心圈的核心地位!
对于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这样的成熟都市圈已经可以做到辐射周边,使其周边城市有汤汤水水可以吃!
但有些都市圈,像合肥都市圈还在起步阶段,都市圈城市别说吃汤汤水水了,还要做好被割肉的准备,起步的都市圈核心城市必须吸收周边城市的大量资源,壮大自身,让自己吃饱了,然后才能吸引外来的肥肉,当外来的肥肉吃不完时,才会有汤汤水水分到周边!
所以都市圈的形态永远都是众星捧月的形态!想政策均衡,想经济均衡发展,那就把你踢出去![呲牙][呲牙]
南京都市圈是约定俗成的,我安徽滁州人,家乡老一辈常挑鸡蛋下南京。这辈人更不用说,打工、游玩、看病、购物等首先南京,普铁十一块到 南京站,高铁二十块到南京南站,太便利了! 南京人很多来滁州买房,小县城常见苏A车牌……。其实,南京都市圈终极目标是整合合肥都市圈,打造合宁跨省经济团体。呼应北方的雄安开发,这对南京来说是很现实发展途径,因为,它在江苏省内没啥存在感,苏锡常这三个强弟从没正眼瞧过南京,都跟上海混,连沿江的南通、泰州这两货也不咋理老大南京。北方的徐州早想分家另立淮海省,剩下的扬盐镇等货对南京也是“鸡肋”态度。唯安徽滁马芜是南京"铁杆粉丝”,也现实地给 南京带来很多实惠。若能拉上合肥这匹精壮的黑马,精心打造几年,完全可抗衡上海,其实,“央妈”也乐见这两兄弟合作,于是就认可了。
设立南京都市圈是国家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一个妙招。
长江南京至上海段是长江下游,南京至武汉段是长江中游。目前苏锡常和上海是一体的,而南京相对孤立。但总体看,长江下游的经济已经很强了。而中游南京至武汉段横跨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中间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黄冈等经济欠发达。要把长江经济带中段这个腰壮起来,必须东西南京和武汉同时发力。设立南京都市圈就是要先做强南京,然后朔江而上进行辐射。
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看南京的格局,若私心重,这个都市圈就白设立了。
南京都市圈成为国家首批,从宏观方面说,一是要加快形成世界级长三角都市群,二是要串联长江经济带。从南京对周边的影响看,宁滁一体化加速后,滁州经济增速连续排安徽之首,而宁镇一体化雷声大雨点小,镇江经济增速在江苏连续垫底。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要求,江苏安徽共同全力推进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在产业布局、资源共享、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教育医疗、 社会 保障等方面一体化统筹安排。南京和周边城市共得利共提升,共同进步。
既然是南京都市圈,那肯定要发挥南京在圈内的作用!以南京为中心将经济,政治,文化向圈内各城市幅射!引导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待到南京经济圈成塾后再向全国延伸,江苏高铁建成通达的目的也在于此,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
个人认为,南京都市圈,最重要的使命是,探讨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内循环都市圈。
目前很多省推行的农村绿色经济,生态农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是湖村经济。
要上升到工业农业深设融合,南京都市圈有特色优势。成功的概率高。
1, 科技 ,
2,资金,
3,人才,
4,交通,
5,资源。
从现实看,长三角经济带是国家战略。仅靠龙头上海拉,有些吃力。必须给推力。
以太湖为中点,长三角经济可以看到,明显分化。
加强太湖西部的长三角经济增长动力,势在必然。
南京得地利,人和。太湖西部龙头非南京莫属。
但是,困难重重。
深圳20年创造奇迹。
南京都市圈,能否再创一个深圳湾的奇迹出来,拭目以待。
南京都市圈什么意思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历史上这里是吴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
南京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为:辐射中西部的国际性重要门户;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泛长三角转型与合作发展示范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构建国际性的沿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以历史文化、山水城林为特色的城市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