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大平调是哪个地方戏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12-05 18:58:23

Ready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平调名家名段有哪些?
  • 2、大平调的介绍
  • 3、大平调来源有什么历史背景?
  • 4、大平调名家名段有哪些?
  • 5、大平调的表演艺术是怎样的?

大平调名家名段有哪些?

大平调名家名段有:

《山海关》、《包公碑》、《长坂坡》、《斩黄袍》、《辕门斩子》、《白玉杯》、《阴阳扇》、《五虎拜寿》、《胭脂配》、《打南阳》、《煤山恨》、《王莽篡朝》、《杨广篡朝》、《司马貌告状》、《铡美案》、《铡梁友辉》。

《大登殿》、《收姜维》、《老羊山》、《收吴汉》、《收岑彭》、《收卢俊义》、《鸡爪山搬兵》、《下高平》。

大平调特点

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大平调-大平调是哪个地方戏

大平调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

大平调的介绍

大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冀、鲁、豫、苏、皖越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当地观众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通称为大平调。 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来源有什么历史背景?

明代初年,中原一带灾荒连绵,歉收达6年之久。河南的安阳、磁县、清丰、南乐和濮阳诸县流民逃难开封乞讨度日。

当时,开封有讴戏班,逃荒百姓见以艺求食较登门讨要略胜一筹,就想在戏班学戏,但是戏班对学徒的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被戏班拒绝了。在进班学戏不成的情况下,难民们白天跟着戏班撵台边看边学,夜间露宿房前屋后,串词对戏。

后来,中原的收成渐渐好转,难民相继回到了乡里。这时,在濮阳街头出现了打三节的艺人沿街叫讨。他们后来又借鉴民间武术班用的大铙、大钗作硬乐,其走场动作则请民间拳师教习,加上民间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称为“土梆子”。

他们屡经排练,始作“板凳头”演出。初仿开封的河南讴,因调高够不着,遂用大本腔,好噪音者则偶尔沿用高八度的河南讴,之后结合本地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别于河南讴的新的曲调。后来又加进卖油用的枣木梆子,故有“大油梆”之称。

到了1728年的清代,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因原来称呼不雅,并且因为它的腔调较河南讴缓平,遂改名为“大平调”,因起源于濮阳,故又称“开州平”。

清代道光年间,濮阳出现了多个大平调班社,除个别演出为窝主自娱自乐外,大都为外出谋生,且出现了窝班对戏竞争。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濮阳大平调进入黄金时代,洪家班、范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素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

范家班约建于1821年左右,初由渠村业庄金考和淤河西王道亭为业务大领,后由县衙班头姓范绰号“花狸虎”作管主,至四世管主范文庆时,由外承班改为内承班,演职员固定在45至50人。范家班阵容整齐、行当完备、名演员多,活动区域大,西至太行,北达冀中,南抵大河,东入聊城。

洪家班,据洪家七世管主家谱可知,洪家班大约建于1745年,洪家班创始人为清丰县西关大户洪从心。传至五世管主洪秀,是洪家大平调最叫响的年代。六世管主洪宝仁,爱戏轻财,班内名角辈出,盛演不衰。

南乐万家班是1897年,由河北传固红脸马子盖和清丰屯上黑脸叶德胜为首拼班组成,南乐东街衙门八班总头目万年合为管主。1928年万年合去世,万家班由其

大平调名家名段有哪些?

《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收姜维》、《百花亭》、《战洛阳》等。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是河南省、山东省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介绍:

大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大平调。

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大平调、西路大平调和河东大平调。

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大平调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

大平调的表演艺术是怎样的?

大平调的特点可以用“俗”字来概括。这里的“俗”是相对“雅”而言,意谓通俗,大众化。与流行于上流社舍,温文尔雅、细打慢唱的昆曲、京剧相比,河南大平调作为地方戏曲,则长期流行于乡野村间。

大平调从农村生活中汲取养料,将豫北一方的风俗、文化、审美、好尚融入其中,从节奏明快、热闹的乐器,朴实、高昂的唱腔,通俗易懂地唱词到豪爽、酣畅的表演,无不体现了豫北人民的粗犷性格。

大平调的行当划分,传统为生、旦、净、末、丑五行,但艺人们不习惯这种分法.五生五旦五花脸的分法将“末”归入了生行,将“丑”纳进了花脸。花脸行即原来的净行,后来包括除红脸以外的所有面妆角色。

按大平调艺人的习惯,五生五旦五花脸中五生包括娃娃生、小生、二红脸、大红脸、老生。五旦包括花旦、闺门旦、丑旦、青衣、老旦。五花脸包括三花脸、二花脸、大花脸、白脸、大黑脸。

五生五旦五花脸的分行,是艺人们对主要角色类型的笼统分法,实际上各行中还有文与武,老与少,正与副,俊与丑等区别。另外,诸如兵勇、小虎、门军、太监、刀斧手、宫娥等杂役角色并未包括在内。

大平调被观众认为是“大戏”,一般剧目占角色部很多,除了大黑脸,大红脸、老生,青衣、老旦等几十文身角色外,其他的角色往往需配有双套或三套的演员,才能开动本戏,如常演的剧目《反棣州》其中就有主要角色10余个,涉及生且净末丑50行当。再如杨家戏《闯幽州》,占角更多,除了杨继业和七郎八虎父子9人外,还有赵德芳和北国将帅数人。

大平调旧班社的艺徒要练基本功,有唱念做打四项,唱功主要练吐字发音,大平调的声腔多用喉音,没有较高造诣的艺人,往往不善用共鸣音,且宜犯吐字不清的毛病,因此,吐字的训练便成为首要的任务。

练腔时,先字而腔,要求练至吐字如珠落玉盘,行腔似行云流水方可,不管声大声小,要叫台下明了,正所谓“戏好唱,白难说”。旧时观众听戏,也叫看戏,意谓出来“听”之外,“看”也是同等重要的一项。

若看了一台劣等戏、散戏后观众常说:

抬头往上看,站了一大片,哭笑一个脸儿,张嘴不沾板,走台一瘸一拐儿,这班戏,一坑埋!

这说明除了唱以外,观众是很看重表演的。入班艺徒亦先是练腿、腰功,主要是踢腿,摆脚、旋腿,二起跳、涮腰、下腰、单双叉、趴虎和武功等。

手的训练主要讲究手势和指型,一般有云手、兰花手、推手、拱手、抖手、遮雨手、遮阳手、遮羞手、抄手,哭介手、笑介手,女红手、示数手、英雄指,五指耙等。

大平调艺人很注意眼神的运用,讲究“眼随手转,意到眼行”最怕“唱戏不用眼,哭笑一个脸”。常练的眼神有哭眼、笑眼、怒眼、恨眼、慧眼、惊眼、羞眼、秋波眼、贼眼、疑眼、转眼、气杀眼等。

台步功是表演的基本功,台步的好坏,对一个艺人身段的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步有丁字步、弓步、醉步、碎步,踱步、蹉步、矮步、叠步、蹭步、滑步、垫步、跑圈、退步、云步、蹦步、错步、涉水步、虎步、踱步等,另外还有漂须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和甩发功等。

大平调对各行当的造型有不同要求,如生行,老生要稳,大红脸要正,二红脸要英,小生要雅,娃娃生要欢。旦行,丑旦会闹,老旦持重,青衣、闺门害臊。花脸行亮相会瞪,表演会蹦,大白脸会狠,大黑脸刚正。丑会卖乖,会打俏,不瞅瞎胡闹。

对各行当亮相出手的要求,也有明确的规定,如花脸过头五指耙,红脸过膀平耳,小生平肩,包头不能过胸。因大黑脸、大红脸、青衣、老旦等角色重唱功而不强调身段,二红脸与武生、花脸等角色又多边打边唱,往往会出现唱与动一带而过的情况,故有“粗梆戏”之说。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由于平调历史悠久,它的板腔体的唱腔风格独特,音乐曲牌雄厚。存留下来的曲牌有“水上漂”、“滚龙珠”等130多个。传统笛牌有“爬山虎”、“紫金杯”等30多个。唱腔板头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拨、一串铃等30多个。

在唱法上,大平调用真声吐字,假声行腔,甩腔时翻高八度,后音挂“讴”,声激音扬,极富韵味。

大平调在唱腔的节奏、速度变化方面,梆子起主要作用,大平调使用的是大梆子,以枣木制成。演奏时,左手承托梆子,右手以棒相击,音色沉厚浑实。因此也有俗话说:“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

大钗、尖子号,而这正是大平调的特色。大铙和大镲二者合称“四大扇”。尖子号,又称“大号”,状如喇叭,颈细而长,下有音碗,上有号嘴,吹时声音尖细而高亮,不能吹奏音阶。

在演出中,尖子号把战马长嘶、号角悲鸣,枪林刀海,杀声震无的大战争场面表现的有声有色,气氛十分强烈。对一些雄壮气氛的烘托是旁无莫及的。它往往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精神振奋。

大平调擅演袍带戏,多以净行领衔,每当红脸或黑头出场,大梆、大镲、大铙、大鼓、尖子号齐鸣,颇具雄浑悲壮萧杀之风味,气势轩昂,让人热血沸腾。

大平调流行在黄河以北,豫、鲁、冀交界处,系北方语言系统,用的中州韵。“中州韵”是河南乃至整个北方剧种在唱、念时使用的种字音标准。

中州韵无入声,而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唱白均是当地土语的对偶句,词格多变化,最常见的是“二、二、三”、“三、三、四”7字、10字的上下韵结构。另外还有9字、5字、11字韵等鲒构。齐言对偶句词格和上下句音乐结构是板式变化体戏曲的本质特征。

大平调采用的13辙韵脚分类,是上下对句,往往同种板式一韵到底。如《高老鹞观星》中,高老鹞唱段:

昨晚做梦好怪哉,赤须龙从天降下来。临起身把某的盔缨采,摇头摆尾再不来。

河南大平调计有传统戏620本,据口传手抄出180多本,存留下来的河南大平调剧目目录有219本。大平调剧目多为袍带戏,故事出自《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及唐代、宋代、明代的传说。

所以,大平调剧目形成了以演“铡、收、反、搬”的公案戏和征战戏,如《张仪伐苏秦》、《陈平打朝》、《收岑彭》、《收吴汉》、《诸葛亮祭灯》、《空城计》、《下高平》、《铡赵王》、《铡美案》、《收姜维》、《地塘板》、《游四门》、《反徐州》等。

大平调剧目中最重要的是以黑脸和红脸为主的戏.大黑脸多为文身,常代表戏中忠勇刚直—类的角色人物,重唱功,不太讲究功架。一般艺人只要嗓音浑厚宽洪,假嗓净亮,便可一长压百丑。

任何一个大平调的演出团体,至少需有一位出名的黑脸艺人扛大梁,否则便不会被社会接受。大平调动铡戏是看家戏,如《铡赵王》、《铡美案》、《铡郭槐》、《铡梁友辉》、《铡郭松》、《铡包勉》等,又因每以大黑脸包拯为主要角色,所以大黑脸戏又以包家戏为重点节目。

包拯是平调剧种的一个大梁角色,在大平调的传统剧目中,相比黑脸戏,又以红脸戏占的比重最大,大红脸角色亦为文身,以唱功取胜,在一般红脸戏中的八贤王即此类角色,如《闯幽州》、《篡御状》、《提寇》、《审潘》、《松幡林》、《海瑞朝南顶》、《白玉杯》和诸多三国戏等,皆以大红脸为主要角色。

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必须文武皆通,唱打娴熟,是大平调剧目中最活跃的角色行当,也是一个多角行当。由于太平调剧种的特点,二红脸角色往往边打边唱,所以二红脸又是比其他角色行当最需卖力气的一种角色。

如《收姜维》中的姜维,《下高平》中的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斩黄袍》、《骂殿》、《下南唐》、《困河东》、《下高平》和《下燕京》等诸多赵家戏、杨家戏、岳家戏、水浒戏、东汉戏、三国戏等皆以二红脸为主要角色。

大平调的剧目与民众生活非常接近,常应古庙会和敬神演出,大平调剧目除了袍带戏外,还有红、自、寿、圣四大“挂中堂戏”,如应喜事用的《麒麟送子》、《刘玉娥招亲》、《双官诰》等。应丧事的《哭红堂》、《武大郎哭爹》等。应庆寿用的《八仙庆寿》、《七子八婿献寿桃》等,敬关帝用的《斩蔡阳》等,敬阎王用的《唐王游地狱》等,敬火神用的《火牛阵》等。

大平调的表演很本色,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接近于农民的实际生话,符合农民的善恶标准,大平调在表演艺木方面和其他戏曲剧种的舞台规律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独特风格。

大平调的表演粗犷、豪迈、雄伟,动作幅度大,云手划大圈,盘腿跨大步,站立一尊塑,武打档子架子大,动作大,直来直往,真枪真刀,精炼紧张,加之战鼓、大锣、大铙,大钗的配合,尖子号嘶鸣,使战场气氛十分强烈,使观众犰如身临其境,精神振奋。

豫北谚语:“大弦戏是囫囵架,大平调是半个架”,这是说与曲牌联套体的大弦戏相比,大平调的身段造型和程式动作比教简单,形有余而意不足。

总之,大平调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精中见细,刚中有柔,并且戏剧曲目丰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个::陇州-陇州暖锅的做法

下一个:鼬-鼬獾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