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年中那几个是大月,大月有几天,那几个月有30天,是什么月,几月是特殊月
- 2、大月是指哪几个月
- 3、大月的月份有哪些
一年中那几个是大月,大月有几天,那几个月有30天,是什么月,几月是特殊月
一年中有七个大月,每月31天;四4个小月,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既不属于大月也不属于小月。
大月31天的月份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小月30天的月份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特殊的二月平常为28天,闰年为29天。
扩展资料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中国农历各月别称: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孟月,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
大月是指哪几个月
每年固定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
公历的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每年固定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4月、6月、9月、11月为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阴历的大小月根据日月食规律算得,固定单月小,双月大,每三十年为一个闰周,增加十一个闰日,规定在每周的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的12月末置闰日,即闰腊月大。
我们常说的农历其实是阴阳历,其大小月是严格按照月相来设置的,是以观测为基础的,而不是固定的。比如说某天犬夜叉变成了人类,或者百里屠苏身上的煞气发作,那么这一天的月相一定是朔月,这一天一定是农历中的某月初一,这一点绝不会变。
农历的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且大小月分布毫无规则,每年都不同。农历的月按朔望周期来定。月相朔(日月合朔)所在日为月初一,下次朔的日期为下月初一。因为一个朔望周期是29.53日,所以分大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某月的“大”、“小”以及哪天是“朔日”,要根据太阳、月亮的真实位置来推算,古时候叫“定朔”。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大月的月份有哪些
众所周知,一年总共有十二个月份,其中每个月的时间是不同的,比如2月一般是28天,每隔几年才会有29天,而另外的11个月份,普遍都是30天或者是31天。中国古人将一年十二个月进行了一个分类,这个分类叫大、小月,那么问题来了,大月的月份有哪些呢?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大月指的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小月指的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在民间有这样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月分是历法中的时间单位,以前都是拿月亮的变化的周期当做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的长度大概是29.53天。在红山文化时期,那时候的古人就就能够观察月相来计算时间。国际上一年被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也将一年分成了12个月,而在农历中有闰年的现象,闰年里有13个月,而多出来的那个月被中国人称为闰月。
综上所述,大月指的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