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什么-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什么管理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3-03-08 14:02:07

Ready

本文目录一览:

  • 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接受什么教育
  • 2、涉密人员离职前应当经过
  • 3、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怎么样?
  • 4、面对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做好哪些保密管理要求?看这些就清楚了
  • 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什么管理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接受什么教育

法律分析: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对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负有保密义务,应当遵守以下保密要求:

( 1)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

( 2)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作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

( 3)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包括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服务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涉密人员离职前应当经过

要经过3个步骤。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什么-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什么管理

1、首先要进行离职审批。

2、其次要清退持有的国家涉密载体。

3、最后要保密提醒谈话并签订离职离岗保密承诺书。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怎么样?

01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对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负有保密义务,应当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作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签订保密承诺书。保密承诺书应明确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履行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岗离职对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负有保密义务,应当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作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脱密期管理规定包括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服务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3—5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2—3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1—2年。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对特殊的高涉密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上述期限的脱密期,甚至在就业、出境等方面予以终身限制。

面对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做好哪些保密管理要求?看这些就清楚了

涉密人员离职保密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归还载体文件、签署保密承诺书、进行保密提醒谈话、管理离职保密期限。

“离职”是指离开保密工作,但是依旧在这个单位工作;“辞职”是指辞职、辞退、职位调动和退休等,不继续在这个单位工作了。

涉密人员离岗前,机关单位人事部门要严格把关,督促涉密人员清除一切涉密载体,明确相关权限,这是办理离岗手续的前提条件。

离职前要做到以下几条:

1.涉密文件

涉密人员应对自己手中的涉密文件进行清点登记,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等,并且向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报备审核签字。仍需使用的文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按照档案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办理;不再使用的文件,在征得相关人员同意之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销毁。

2.涉密设备

涉密人员应对自己使用的各类信息设备进行检查登记,并与载体清退记录一起上报部门负责同志审核确认。部门继续使用涉密信息设备的,部门负责同志应当重新指定设备负责人,并及时通知本单位信息管理部门更换设备负责人。

3.取消访问权限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设备交接情况,恢复原涉密人员的系统访问权限,封存或者停用其系统账户,关闭原设备的访问端口,必要时进行技术审核。

4.收回特殊场所使用权

机关、单位应当及时收回离岗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场所或者涉密重点部门的权限。比如更改或取消门禁的账号密码等,限制已离职人员的出入。

保密承诺和提醒对话

1.保密承诺

保密义务不因涉密人员的离职而终止。只要涉密人员知道的国家秘密不被解密,涉密人员就有义务保守这些国家秘密。机关、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承办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义务作出明确要求或者约定。

2.保密提醒谈话

保密人员离岗之前,所在组织和单位人事部门应当与其进行保密提醒谈话,告知对方有保护国家机密的法律义务。提醒谈话应在机要人员办理离职手续前进行,一般不少于两人交谈。如有必要,可以做书面记录。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什么管理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清退涉密载体、签订保密承诺书,接受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清退涉密载体。包括个人所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如文件资料、软盘、U盘、光盘、涉密信息设备等。移交时,必须认真清理清点,登记在册,办理移交手续,并作为办理离岗、离职手续的条件。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签订保密承诺书。保密承诺书应明确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履行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保密法》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