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空巢老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 2、什么是空巢老人
- 3、空巢老人的定义
- 4、空巢老人
- 5、什么叫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意思
- 6、空巢老人是什么意思?
空巢老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空巢老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类特殊群体,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空巢老人的比列都在不断增加。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孩子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02
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孩子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三是孩子远离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03
由于孤单寂寞、缺乏精神慰藉,空巢老人便会产生"老年空巢综合症"。“老年空巢综合症”是老年人在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后,由于适应不良出现的一种综合症,在中国精神病学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危机。
04
老年人的精神方面会出现空虚、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症状;思想方面会因为寂寞、缺乏交流而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身体方面则会出现睡眠不足、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症状。
什么是空巢老人
问题一:什么叫“空巢”老人 什么是“空巢老人”?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
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关于空巢的几组数据
●2002年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个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其中,城市中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四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老年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而乡镇的这个数据则比城市高,城镇合计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户是空巢家庭。
●2003年3月公布的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家庭调研究情况(截止2002年底)表明,北京市约有近120万户老年家庭,其中,空巢家庭竟然高达45万户,占全市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也就是说将近四成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特别是在中关村地区,由于学院和研究机构较为集中,文化层次较高,空巢现象也相对明显,据统计中关村地区的老年知识分子的空巢家庭率接近70%,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天津社科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区的老年家庭的空巢率为55.06%,独居老人比例为49.2%,并观察到空巢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250万,占人口总数的18.7%,老年人口的比例居全国之首。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超过40%。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种表现
1.失落感
2.孤独感
3.衰老感
4.抑郁症
5.焦虑症
应对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个对策
1.做好思想准备
2.再就业
3.做好生活安排4.正确认识衰老
5.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ks.yahoo/question/?qid=1406120411270
问题二: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失去子女的也叫空巢老人,但留守老人一定是有子女的。
问题三:导致空巢老人现象是什么? 空巢老人”家庭逐渐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后,国家持续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人口减少,家庭规模变小,家庭户型趋于小型化;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主体和多元化经济结构催化了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因为“小型化”家庭结构更适应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三是随着人们生存竞争的加剧,跨地区职业流动的加速,使家中只剩下二老静守空巢;四是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家庭小型化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显著改善,子女搬入新家,离开原先一起居住的父母,迁入新住宅往往成为代际之间分离的契机;五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不光是年轻的一代人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就老年人自身而言,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喜欢和子女合住。其主要理由是:一是与子女一起生活不习惯,不方便;二是与子女一起居住要操持大量家务,力不从心;三是担心与子女一起居住会拖累子女,影响他们的工作或学习;等等。
问题四:什么是空巢老人 告别独生子女时代-空巢老人
有孩子自己一个人住就是空巢老人,没孩子自己一个人住的叫孤老,孤老是国家要提供养老帮助的。空巢老人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独生子女要赡养四对老人,而社会提供的养老机构十分有限。在农村主要是子女外出打工存在的空巢老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家庭要多子女,还有就是社会要提供养老机构,而现在提供的养老大部分是市场化的,很多老人负担不起或者勉强负担。
问题五:什么是空巢老人 怎么才算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 编辑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社会上也涌现出入一系列如电视盒子等专为老人设计的科技产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1]
问题六:空巢老人的定义是那些 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问题七:空巢老人最需要什么? 一怕生病;二怕孤单。二怕生病;三怕孤单,桔豆盒子可以有针对性解决空巢老人孤独情感问题。
空巢老人的定义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很消极,情绪不稳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解决方式
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空巢老人是指没子女照顾、一个人居住或夫妇一起住的老人,还分为三种情况:没有儿女没有老伴的孤寡老人;儿女远在外地,留守家里的老人;有子女不一起住的老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在不断增加,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子女由于种种原因都不在身边,留在家中的中老年人会有心理落差感,因而有了"空巢"综合症。
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1、经济方面
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2003年,北京市6000名享受城市“低保”的老人中,就有4500名是“空巢”老人。这些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没有人帮他们养老,自己没有收入来源,经济问题成为他们活下去最大的难题。
2、生活方面
老人身体好,生活尚能自理,一旦生病,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中就会有诸多不便。而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上述现象就难以避免。许多新闻上曾经播报过,子女离家工作,只剩下老年人在家,老年人因病或意外去世,尸体在家腐烂后才被人发现。这一类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见空巢老人生活上有许多不便与隐患。
什么叫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意思
1、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2、特征: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空巢老人是什么意思?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
扩展资料:
空巢老人的关爱形式: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巢老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