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石上的老魂|从人物、思想、心理角度分析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1 16:25:23

Ready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我本以为这是一本以爱情为主旋律的书,却不曾想,这竟是大家小书系列里一本佛教学和历史、文学等学科交叉结合出来的一本小学术集。

书名是来自于一个唐人传奇《甘泽谣》,讲的是一个僧人即将转世,和朋友相约十二年后相见。十二年后朋友在约定的地点遇到了转世为牧童的僧人,牧童唱了多首竹枝词,其中一句就是“三生石上旧精魂”,意思是肉体是新的,魂还是旧的。也正好应了书中佛教含义的核心,也就是魂;变了的是根据本国国情改变的外在形象形式,也就是肉体。

作者的笔名也起的甚是有趣—白化文,意思很简单:姓白的用化名来写文章。看这笔名的风格也知道,他是一位十分幽默可爱的人。所以他不会绷起面孔去为读者说教,而是用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和轻快,把他精心梳理出来的成果像侃大山一样聊出来,有理有据却绝不枯燥。

今天,让我们追随白化文从人物形象、基本观念和文化心理三个方面浅析中国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对印度佛教进行加工和本土化的,对比来看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性。

以“多闻天王”为例,从人物形象看中印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西游记》《封神演义》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历史上也还有很多类似的神魔类的书籍,但其实这些人物的原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佛教故事中演化而来的。

一般我们去寺庙,在进门的第二个大殿两侧,打眼望去,就能看到四大天王的坐像,他们手里分别拿着宝剑、琵琶、伞和蛇四件法器,在老百姓眼里这叫风调雨顺。

在古印度体系里,天下被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四大天王负责各自守护和管理一部分,四大天王也就是世界的守护神。

大约在隋唐时代,西游记中也就是唐三藏西天取经的过程,四大天王传入中国被烙下了在途中各个地方的印记。比如说,他们的形象在经过西域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头上戴的一种叫做鸟形冠的帽子和飘带就是古代西域人常见的打扮,既不属于印度,也不属于中国;而他们身上的盔甲,则是我们国家隋唐时期常见的武将装束。

四大天王里,管着北方的多闻天王,就是拿伞的那尊,是四大天王中汉化最多的一个,我们就以他为例,具体看看这其中的变化。

①印度佛教中的“多闻天王”—华贵

多闻天王在印度佛教中梵语名是Vais’rāmana,音译“毗沙门”。据说,他就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Dhanada,意思是“财富的赠予者”),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财神爷。

在古代吠陀神话中,这位多闻天王本是帝释天的部下。帝释天音译是因陀罗(Indra),意思是“天老爷”,是人间英雄与天上的自然威力的结合,是雷霆暴雨的人格化。帝释天的部下大部分是武士与战将。无奈,在神话流传中,帝释天的地位越来越下降。

佛教传说中还保留帝释天之名,然而势力已很微弱。在印度佛教中,多闻天王的形象是:身作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戴金翅鸟(或说是凤凰)宝冠,带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三叉戟(有把戟画成“4”字形的,也有画执宝棒或执长矟的)。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作天女形;左为尼蓝婆,右为毗蓝婆,作恶鬼形。天王右边是五位太子和夜叉、罗刹等部下;左边有五位行道天女和天王的夫人。

②中国佛教中的“多闻天王”—简陋

到了唐代,多闻天王就有了可以用法术击退敌人的本领,多少有点战神的意思。又是财神,又是战神,所以后来从盛唐到宋代,多闻天王的香火一直都比其他三位旺盛得多

随后,中国的小说家还根据他的形象创作出了托塔李天王,把多闻天王的武器和宝塔都给了李靖。而现在所被我们熟悉的财神爷,也是从他开始不断演化来的。

多闻天王在传入中国后,随着职责被不断分走,地位也就在不断降低,我国的寺庙在造像时就慢慢把他身后的随从给拿掉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多闻天王就只好自己打着被附会成了伞的幡盖,显得简陋了许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他还曾被小说家请来驻守中国。在《封神演义》中,多闻天王也和其他三大天王成为了商朝把守边关的四位主将,死后才被姜子牙派去西边做四大天王,连国籍都被改掉了。

通过“多闻天王”的中印形象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佛教的人物来到中国后,被改造、创新。通过改变他们的服饰造型,令他们的形象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结合老百姓的需求改变了他们的法力和技能,让他们的香火得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同时糅合多个印度佛教的概念构建出一些新的人物,为我们的神怪小说提供素材。

在整个过程当中,印度佛教很完善的人物形象在汉化佛教中又重新独自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以“因果轮回”为例,从基本观念看中印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因果轮回的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虽然到现在,我们都认为这是迷信了,但在日常老百姓中,我们依旧会听到有关下辈子这类的说法。

①印度佛教中的“因果轮回”简单直接

佛家讲究六世轮回,其实,这种轮回的概念最初是始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印度教把人分为四大种姓和贱民,一共五等。

按照最早期的教义来讲,前三等人是可以转世的,下辈子还会转生为本种姓的人,而后两等人则不能转世。

慢慢的佛教兴起以后,发现这个思想体系在逻辑上把每个阶层的上升通道都堵死了,很不利于统治,于是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新主张:下等种姓积德行善,来生可以转世为上等种姓;上等种姓作奸犯科,来生也可能变成下等种姓。

直到后来,为了更强地约束人们行善去恶,佛教还设计出了地狱作为审判和接受报应的地点。渐渐地,这种因果报应的说法逐步完善,就形成了轮回。

②中国佛教中的“因果轮回”更为复杂丰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东汉以前,中国人是没有死后世界这个概念的。只有一个最简单的意识,就是人死以后集体会被送去泰山。

东汉有记载称,泰山上有一个金盒子,里面有一块玉牌,记录着每个人的寿命长短,这就是生死簿的雏形。泰山规定了人什么时候寿终正寝来到泰山,却没规定人过来以后怎么办、怎么管理,这些问题都是佛教传入后逐步完善的。

因果轮回被本土化后,发展得更加生动,逐步固定为六道轮回,这其中不止限定在人的种姓之间,还涉及恶鬼、畜生和天神等几个不同的维度。

比如:《西游记》的猪八戒,天蓬元帅贬下界,托生误入畜生道。如果没有轮回体系,这种跨越三种形象的想象是很难实现的。

像地狱,我们也演化出十殿阎王,规定阎王也要通过轮回,像官僚一样可以换人换届。甚至还周到地考虑到了轮回的漏洞:如果有轮回,那么为什么人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个很浪漫的设定,那就是孟婆的黄汤——之所以是黄汤,那也是因为中国人最早会酿的就是黄酒,而不是宋元以后才渐渐盛行的白酒。

中国对佛教的本土化,不仅仅是改变了人物的形象,也不仅仅是只改变了因果轮回这一个观念,比如修炼、因缘、轮回等等佛教的运转机制,都在逐步的有很大的变化,现在这些观念都深入民间,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以“禁欲修炼”为例,从文化心理看中印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提到佛家修炼这一事,大家都会觉得禁欲是修炼的前提,但其实这种心理其实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而是佛教传入后,两种文化不断交融后形成的。

①印度佛教中无成本的回头是岸

印度有一个一角道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大概是说,有一个长着鹿角的仙人在山里修行,因为大雨上山滑倒伤了腿,便十分生气,诅咒这个国家十二年不下雨。

可是国王很烦恼,于是张榜求贤,希望有人能有办法让仙人法术失灵。于是,有一个淫女就揭榜,带着五百美女和很多被沾了春药的果子上山寻找仙人。

通过勾引诱惑,淫女与仙人交合破了他的法术,并且以果子吃完要去取为借口把他带回去,向国王领了赏。

国王没有为难仙人,把他留下当了个大臣,但仙人在王城中住了一段,很怀念林间,就被国王放还了。随后在山中修炼了一阵子,法术就又回来了。

这个故事其实比较无趣,而且仙人的回头是岸几乎没有任何成本。有专门的研究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释迦牟尼出家前也曾经娶妻生子,如果这种不可挽回,就会令原始佛教很难自圆其说。

②中国佛教中更具人性的禁欲修炼

中国关于交合败道的故事中,最有名的是月明和尚的故事。和印度的原版故事不一样的是月明和尚本身没有作恶,仅仅是因为没有参拜当权者,得罪了他们。被派去引诱和尚的是一名在当权者逼迫下不得不去做的妓女。

故事的结局是和尚圆寂了,转世成了一名妓女,算是受罚。与一角道人的故事对比来看,月明和尚很无辜,但受到的惩罚却更为严重。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非常中国式的,犯了错误就要承担,破戒的代价是付出生命,转世也带着耻辱的烙印,同时,对于引诱方式的处理上更委婉,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并且对于引诱的设计是让妓女用寡妇的身份加上装病来引发和尚的怜悯之心,再用强权霸凌给予这个妓女被逼不得以去引诱和尚的理由,这种设定比一角道人里那个为了赏赐而纯以色诱的淫女要更能体现人性。

结语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四大天王的演化,轮回和因果的观念,禁欲修炼中的人性……这种相互对应是对中国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双重丰富,也为我们看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佛教进入我国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在将近两千年的本土化过程中,它流传下来的各种观念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了我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这本书为我们抽丝剥茧的还原出了这个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回味,有助于我们看清我们民族的喜好、欲望和性格。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