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贤菩萨 →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蒲县菩萨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蒲县菩萨绘画技法

2022-05-06 16:53:12来源:互联网小编

作者简介:黄伟,江苏苏州人士,14岁起师从苏州著名女画家李莊先生习画,擅长工笔仕女、写意人物及山石花卉的绘制。提倡骨法用笔,注重笔墨神韵,追求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一、 铅笔初稿与白描线绘

一副作品的绘制,在正式过稿之前,应先反复认真读画,来加深理解画面的结构以及蕴意的表达,才能胸有成竹地对各部位进行逐层而深入细致地勾勒绘画。

在熟宣纸上,先用铅笔轻轻地按照画面的韵律节奏勾勒出普贤菩萨的铅笔稿。再用淡淡的墨色,以虚入虚出的笔法,来细细地丝出菩萨的眉形结构,眉尾处应表现出具有生命力且微微上扬的趋势,如此层层丝染出眉毛层叠的立体质感。继续用淡墨融入笔意而轻轻地勾勒出菩萨微睁垂视的慈目、悬胆的鼻子、福满的嘴唇、圆润的耳朵和脸的轮廓。再用淡墨根据发髻的自然生长趋势,层层丝染出其浓密层叠的质感。菩萨的头冠和首饰,也用清淡而滋润的墨色,根据透视明暗关系勾染出立体的质感,要有笔意,可保留一定的自然笔触。

再用略浓一些的墨色,以细劲而坚挺的笔触勾勒出头冠、首饰和璎珞的结构。以滋润的墨色,再依次勾勒出菩萨手臂的肌肤弹性质感的线条和衣纹的结构关系的线条,用笔要轻盈而灵动。

二、 脸部润染与墨色渲染

把赭石调和成淡淡的水状,按照透视明暗关系,对菩萨的眉眼、嘴鼻、耳朵、脸轮廓,脖颈,以及手臂手指的阴影暗部进行有笔意而灵动地反复勾染。

在淡淡的赭石里,加入适量的朱膘,调成粉嫩的肤色,从额头、脸轮廓的两边向中间过渡着渲染出立体的圆润质感。对眉毛的眉弓厚度、眼睛的慈祥垂视、鼻头的饱满球体、嘴角的微微笑意、嘴唇的盈润光泽、下巴的宽厚福相,进行肤色润染,要染出肉质的立体圆润感。尤其是耳垂的厚度,要染出菩萨的圆满福相状。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蒲县菩萨绘画技法

调出清淡的墨色,根据结构明暗关系,层层渲染出菩萨服饰、衣纹与飘带的自然层叠质感。同时,用滋润而饱满的笔触,对菩萨的灵光和背景进行渲染与烘托。

三、头发罩染石青和面部提染三白

先调出淡淡的花青,润染下菩萨发髻,这样打足底色,起到浓密发髻色泽的作用。再用笔尖调匀淡淡的石青,以薄薄地一块块放上去的方式罩染菩萨头发,这样反复多次罩染出发髻层叠而斑斓的质感。

用一点点朱膘加入适量的白粉,调成淡淡的浅肉粉,对菩萨的面部提染三白。从额头中间向两边慢慢地了无痕迹地分染过渡。鼻尖和下巴也用如此高染法提白,要自然过渡进肤色里。再调和一点点胭脂,对菩萨的脸颊,耳垂,指尖等其他细小部位进行提染出嫩粉的血色质感。

用淡墨加入一点点赭石,继续勾染出菩萨头冠和首饰璎珞的立体质感,再局部深入刻画下衣纹、飘带、服饰的遮挡暗部,用以丰富画面的结构层次变化。用花青加一点点墨调成淡淡的螺青色,继续加大菩萨灵光和背景的烘染面积。不必笔笔到位又了无痕迹地渲染,可以见一些笔触,这样可以给画面产生一种生动的空气鲜活感,有益于统一调和画面的整体色调。

四、醒染开相和统一调和

在白粉里加入一点点朱膘,调成淡淡的水润肤色,对菩萨面部、脖颈,和手臂手指进行罩染来提亮肤色。用笔尖蘸一点点赭石,提染鼻孔处与眼眶深度,勒染眉毛厚度。再用淡淡的墨,轻轻地醒染眼睑及眼珠。

调出淡淡的墨色,在发髻边缘,虚虚的丝出几根头发丝,自然过渡到皮肤里面去。在头冠、首饰璎珞的周围要细心的勾染出细节。用淡淡的螺青色,继续对灵光和背景,向外大面积渲染过渡,烘托出菩萨跃然于纸上的立体感,使整个画面色调保持统一而和谐。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rygoingup@163.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鲁ICP备150026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