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佛教修行者
2:观音菩萨的介绍
3:观音在不同国家外形及传说
两千多年来,佛教修行者一直渴望将自己和所有其他生物从轮回痛苦中解放出来。
为了超越轮回,佛教徒努力摆脱痛苦的根源 —— 执着、厌恶和无知的"三毒",从而达到涅槃的灵性状态。通往涅槃的道路漫长,繁重,到处都是障碍。
然而,在东亚的摩诃衍那佛教传统和喜马拉雅山的金刚乘传统中,修行者可以求神灵的引导来帮助他们。
虽然这些神灵中的大多数是男性,但摩诃衍那和金刚乘佛教万神殿也有许多令人敬畏的女性神灵。
佛教中最重要、最受人爱戴的神灵之一,是无限慈悲的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他的名字翻译为"俯视受苦受难之民的神灵"。
观世音菩萨在所有摩诃衍和金刚乘传统中都被视为"菩萨",她发誓要在无数世不知疲倦地工作,引导其他生灵进入涅槃。
为了表明他们的尊贵地位,菩萨被描绘成装饰着奢华的珠宝,皇冠和优雅的长袍。
观世音菩萨通过他王冠上的坐着的阿米塔巴佛像来识别 - 这是对他与西方净土天佛阿米塔巴的联系的认可。
印度
观世音菩萨最初被视为男性菩萨。然而,在古印度,菩萨被描绘成王子,由于他们奢侈和轻松的生活方式,他们通常被想象为女性化(即苗条,精致)。
因此,观世音菩萨的表征的性别认同往往显得模棱两可,就像这个19世纪的雕塑一样。
佛教经典《华严经》中也曾说过:“勇猛丈夫观自在”。
《法华经》第二十五章重申了他明显的性别流动性。该经文解释说,观世音菩萨可以采用多达三十三种不同的伪装
包括修女、妻子和女孩的伪装——以帮助生物进行精神修养。
中国 . 中国佛教
观音菩萨,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侨民中广为流传。观音在公元一世纪被引入中国,通过印度的贸易路线与佛教一起前往中国。
早在12世纪,观音在中国就已经确立了女性神灵的地位。到元朝(1206-1368),她作为女性的特征在中国文化意识中得到了巩固。
今天,观音被尊为慈悲的救世主,母亲的形象和孩子的恩赐者。她主要受到中国佛教妇女的崇拜,她们在怀孕期间,分娩时和试图怀孕时请求她的帮助。
她还被认为是孕妇,胎儿和幼儿的主要女性保护者。
观音这个身影的两侧是她的两个侍从——右边是少女龙女,左边是小男孩善财童子。在她的左手里,她拿着一个装满了神圣慈悲水的杨柳净瓶,具有特殊的治疗特性。
千手观音观音
千手观音,是摩诃衍那和金刚乘佛教传统中常见的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观音的意思是"感知[苦难世界]声音的人",表示她不断适应六界中所有生物的痛苦。她作为千臂千眼观音的形态,体现了她对这种苦难的利他主义、永远的回应。
出于她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和怜悯,她向四面八方伸出一千只手臂,为他们提供逃离苦难的机会。
在有些佛像中,每只手掌的中心都有一只眼睛——这是她对宇宙痛苦的不断见证的断言。
西藏 . 藏传金刚乘佛教
在金刚乘佛教的背景下,度母(Tārā )主要在西藏及其周边地区受到崇拜。
藏族普遍认为,度母是观世音菩萨流泪而生,观世音菩萨目睹众生受困于轮回的巨大痛苦后,流下了眼泪。因此,她被认为是同情心的女性化身。
藏传佛教徒尊她为慈悲、护佑、善行的典范,有些人视她为“诸佛之母”。
Tārā 这个名字在梵语中翻译为“星”,源自梵语词根“tṛ”,意为“跨越”,这个名字非常适合这个极其富有同情心的实体。
她引导有抱负的修行者走上觉醒之路,这是一段被寓言的旅程,在佛教经典中,作为穿越河流或海洋到达彼岸。
根据藏传佛教的传说,度母发誓要让自己不断地投生轮回——总是以女性的形式——来保护和帮助那些祈求她修行的人。
越南
Quan Âm——越南语中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在越南几乎完全被当作女性菩萨来崇拜。她主要受到女性的尊敬,她们在她的神社里留下祭品,并祈祷幸福平安。
然而,在Quan Âm崇拜的背景下,特别表示母性的幸福。因此,越南妇女经常向Quan Âm祈祷,希望能吉祥如意。
日本
观音菩萨,在日本被当作男性和女性菩萨来崇拜。在日本中世纪时期(约1185-1600年)才开始流行观音女性化。
四个受欢迎的日本女观音:纯观音,白袍观音,柳枝观音和鱼篮观音。
日本佛教传说,同样体现了观音令人敬畏的治愈力量。有一天,日本天皇患上无法忍受的偏头痛。为了寻求解脱,他前往日本京都的一座观音寺庙,祈祷施救。
那天晚上,皇帝梦见菩萨观音在他的头上照了一盏灯,这一举动完全减轻了他的痛苦。由于这个故事,日本京都的观音寺以治疗头痛而闻名。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长按“点赞”3秒钟。后续还有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