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19:19:42来源:互联网小编
(6900字长文,需要点耐心呦!本文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谢绝使用)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引子
1.盛世香山寺恢弘
2.宋金古碑残迹崇
3.观音证道在香山
4.孤塔千年伴佛钟
尾声
大年初一上午,今日头条上一则关于平顶山市香山普门禅寺在除夕发布的暂停对外开放、停止既定宗教活动的公告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充分体现了该寺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应对疫情的敏锐性,也更加增进了我对该寺的好感。因为我刚去香山寺游览过不久,知道每年的大年初一,信众们都会云集香山寺进香祈福,多年来形成了热闹的庙会。
这则消息倒是提醒了我,是该写一篇关于这个有着不俗背景的寺庙的文章啦。
公元1236年,中华大地尚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北方正值大蒙古国窝阔台汗当政,南方则是南宋理宗在位。时年47岁的北方文坛盟主元好问,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词句早已传遍九州。
这年三月下旬,齐鲁大地还是早春薄寒侵肌骨的时节。在被解除数年的拘押、管制生活后,元好问随同时任蒙古军左副元帅、冠县县令的好友赵天锡开始了长达30天的山东行游。在其随后所作的《东游略记》一文中,专有“梁县香山寺记说,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谓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一句,用以同济南灵岩寺的建寺和命名过程作比。
元好(hào)问(公元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擅作诗、文、词、曲, 16岁时就写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遗山先生提到的“梁县香山寺”,正是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香山普门禅寺,大家现仍习称为“香山寺”。
在河南平顶山市新城区北三公里处,有三山并列,东为大龙山,西为小龙山,中为香山(原名火珠山),呈“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香山之巅有香山寺,始建于东汉末期灵帝时,屡毁屡建,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
如今的香山寺,建筑多是改革开放以来陆续重建的。整个寺院布局规整,高低错落,殿宇轩昂,气度不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
其一:笔直的香山大道尽头,那陡立的石阶及其上以蓝天为背景的石坊,在吸引香客及游人眼球之余,还给人“深山藏古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想象空间,视觉效果非常好,同银川市览山公园的山前台阶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点击:银川览山公园,观景和人像摄影的好去处,小众又小资,免费还气派)。
其二:天王殿后众多台阶的视线尽头,是香山寺的主体建筑大慈悲殿,它可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仿古建筑殿堂之一。
宽71.9米,进深39.9米,高33.96米,面阔十一间,单体建筑面积达到了2869平方米,比故宫太和殿还大了近500平方米!
殿内还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殿内香樟木雕观音圣像群: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圣像高17.9米,为直径2.6米的整棵香樟木精雕而成;32尊观世音菩萨化身圣像,尊尊皆高3.6米,塑像精美,表情生动。我这个无神论者,立于像前亦有惊魂摄魄之感,这大概也是吸引香客们虔诚礼佛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两点,单从视觉效果极为突出,这恐怕还得归功于寺院主持僧宏法法师对整体规划设计的高度重视。
其三:当然是香山寺的文物古迹及其观音文化。接下来,且听在下徐徐道来。
元好问对香山寺的历史典故非常熟悉,缘于他36岁在登封闲居期间,在著述《杜诗学》一书之余,曾于春日赴昆阳(今平顶山市叶县)途经梁县时畅游过该寺,并有《梁县道中》一诗记录此次行程和心境:“青山簇簇树重重,人在春云浩荡中。也是杏花无意况,一支临水卧残红。”此时的遗山先生,刚辞去了金朝国史院编修的冷职,大有避世归隐之念,心境难免惆怅落寞,只好借临水横卧的一枝杏花排遣失落孤寂之情。
遗山先生到来时,时名“香山观音禅院”的香山寺已于41年前由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及其丈夫乌林答天锡捐资重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侣众多,香火甚旺。两挂金末新铸的大钟声鸣远播,由宋神宗敕建的大悲观音大士塔雄伟地矗立在香山之巅已近160年,塔底立着由大书法家、一代奸相蔡京书丹的《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
《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亦称《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现在习称为《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也俗称为《蔡京碑》,系时任汝州知事蒋之奇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润色撰文,时任翰林学士承旨、中大夫、知制诰兼侍读、修国史的蔡京于次年书丹。碑高2.22米,宽1.46米,碑文50行,满行91字,共4280字。
这块碑刻可是个宝贝哩。世传的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现多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其中,前三者皆无异议,唯有最后的“蔡”,亦有不少人认为应为蔡京而非蔡襄,只因蔡京的人品和声誉遭人诟病和唾弃而后世改以蔡襄代之。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蔡京的书法作品被人嫌厌和毁弃,流传后世者极为鲜见。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除了他在近年大热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及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和《雪江归棹图》等罕有的几幅传世书画名作上的行书题跋外,就只有《元祐党籍碑》等4块楷书碑刻了。蔡京书法作品本就稀见,而这块《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下文简称蔡京碑)又正是大家公认的蔡京楷书的代表作,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书家所珍视。
蔡京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时人皆赞誉“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 “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
古往今来,文人没有不喜好书法的。想来,在料峭春寒中,当“北方文雄”元遗山先生抚摸着这块石碑,逐字端详品味着蔡氏书法时,眼睛一定是放光的吧,原本寡然索味的心绪也一定会顿时豁然舒朗起来。
遗憾的是,我们却没有遗山先生这么好的福气。一来,这块碑现存于大悲观音大士塔下的三皇姑洞内,平日里难得一见,只能买本书一饱眼福;二来,这块碑已非元好问瞻仰的那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刻立的原碑,而是元朝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七月时,香山寺住持福满因不忍见该碑风化剥蚀的惨状而重新拓片翻刻的。好在,这块如今已712岁的古碑,除在文革期间遭人为破坏致使碑额及上部左右两角的字迹损伤外,其余部分尚完好可读。真是天可怜见!
当然,遗山先生欣赏这块蔡京碑时,距其初刻立于塔下已过去了125年,碑上的字迹有可能已因岁月侵蚀而显出些许磨耗和疲态。可是,初春的丽日下,我们的遗山先生不难发现,不远处静静地伫立着另一块石碑,碑上的楷书字迹如刀削斧凿般遒劲沉稳,一看就是立碑不久。这块碑正是驸马乌林答天锡(前文已提及)撰文、洛阳书法大家师俭书丹的《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俗称《唐国公主碑》(下文简称公主碑)。该碑现立于大悲观音大士塔下东北角,为“金刻佳本,无逾此者”,从书法角度来看,其艺术价值也很高,可惜亦在“文革”中遭难,现仅余半块残碑且碑文多已漫漶。
我们都知道,临帖时墨迹本远优于碑拓,是因为墨迹本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书法作品的原始信息,其墨色浓淡、笔锋来回等种种用笔特征都一览无遗,而拓本在勒石上碑和锤拓托裱等环节却必然会导致原书写字迹的失真走样。
可是,这两块古碑——二次翻刻的蔡京碑和残损不堪的公主碑,今天仍然都在香山寺“三大碑刻”之列,依然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镇寺之宝,且蔡京碑的拓片还曾于1976年应英国牛津大学特邀赴英国展出过!同时,我们也知道,遗山先生对这两块碑也是格外高看一眼的。
个中缘由,难道仅仅是碑文书法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吗?
当然不是。
蔡京碑和公主碑的碑文内容,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佛教观点——香山乃观世音菩萨证道处!香山寺乃观世音菩萨祖庭!也正是在仔细阅读了这两块碑的碑文(很有可能还经过了一番考据)后,大文学家兼历史学家的遗山先生才有了上文“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的定性。
蔡京碑碑文载:“如是我闻道宣律师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行道……感致天人,给侍左右。师一日问天神曰:我闻观音大士于此土有缘,不审灵踪显发何地最胜?天神曰: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惟香山姻缘最为胜妙。师曰:香山今在何所?天神曰:嵩岳之南二百余里,有三山并列,其中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碑文不仅明确指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还详述了汉化佛教观音菩萨身世及得道正果经过,阐述了妙庄严王的三女儿妙善铁心向佛,苦心励志,舍身救父,最终涅盘道化千手观音的宿世因缘。
蔡京碑所叙观音证道于香山这一佛缘史,是唐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范本和根据,是关于观音证道原生地的最权威文本,它历史最早,规格最高,具有碑传文物无可争辨的说服力,有力地确立和奠定了香山寺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在佛教史上的地位,确立了香山寺作为观音“根”文化性质的历史地位,一切关于观音的历史研究都无法绕开它的存在,具有极高的佛学研究价值和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该碑也是杭州天竺寺《大悲观音传》碑的源本和母碑。
公主碑碑文记载说“河南汝州之境,嵩山之下,汝南三十里有佛刹焉,在乎山之巅,曰香山院,即妙庄严王少女妙善菩萨之道场也。其现象显迹始末之详,旧有传刻,此不复纪。自宋元符以来,住持者相因修葺,轮奂美孚,僧徒居依不啻千指。以大士遗身在塔,灵应殊胜,岁率以春二月,诸方之人不远千里而来,敬礼者无虑万数” 。又载:“爰暨唐国公主历游西南胜概,敬礼圣迹,周览山川,相缪蔚苍,冥寂窈深,富有佳气,虽在人间,不接尘境,喟然嘉叹,噫嘘嘻!此真道人修行之地也。复闻大悲菩萨成道始终之说,油然欣慕。”也确切地指出了妙善在香山修道得成正果即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这一说法。
我理解的所谓的观世音香山证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妙善修行得道,涅盘应化为千手千眼观世音的故事。
观音的俗身妙善在平顶山市白雀寺出家后,其父庄王见她修行意志坚定,不思悔改,大为恼怒,派兵火烧白雀寺,屠戮众尼,妙善被龙山山神救走,隐居香山,结庐修行,三年得道。庄王后来得了顽疾,经异僧指点,找到香山妙善,求其手和眼做药引。妙善为报庄王养育之恩,毅然献出双手双眼,而自己因此修行圆满,涅盘应化为千手千眼观世音,民间称之“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表示遍观世生。顺便说一句,传说妙善得道正果之后,她的姐姐妙颜和妙音受到感化也相继出家修行,得道正果成为了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关于观音证道香山一说,除上述两碑外,还有其他一些史志文献与碑刻、学术研究、乡风习俗、民间传说等为佐证,已为后世佛学界所认可。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香山寺大慈悲殿所悬挂的三块匾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和香港佛教联合协会觉光长老各自题写的一块“观音圣地”匾,和一块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题写的“观音祖庭”匾额。尤其是在佛教界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台湾星云大师,不仅自称是观世音的弟子,更是明言“我是大香山寺的信徒”。
浙江舟山普陀山和海南三亚南山,我各去过两次,相比它们作为观音道场的知名度和蜂拥而至的香客、游客的火爆程度,恐怕河南平顶山香山寺难以望其项背,这同香山寺“观音祖庭”的地位大不相称。甚至于来香山寺游览之前,喜欢逛游的我竟然从未听闻过香山寺的大名,不知道距我200公里处还有这等文化底蕴丰厚的所在。看来,平顶山市还有很多宣传工作值得去做。
不过,蔡京碑和公主碑关于观音证道化现的阐述,一定是入了遗山先生的心和脑,否则,他老先生何至于在11年后还在游记中信手拈来呢?
穿大慈悲殿殿堂向北,抬眼望去,被浓荫簇拥着的一溜石阶尽头,高耸入云的千年宋塔——大悲观音大士塔(下文简称宋塔)只露出一个塔尖。
该塔是宋神宗赵顼(xū)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敕建的。据考证,东汉末期香山寺始建时曾建有一座四方形楼阁式木塔,唐代时塔和寺仍并存,惜后世毁损。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斑驳古老的香山寺原山门,视线越过其后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所建的年代感十足的四面观音殿,大半个塔身在蓝天映衬下显得疏朗俊逸。
远近闻名、史志文献有载的宋塔,塔身高33米,为八角九层楼阁式密檐砖塔,外廓呈抛物线,细腻纤细,灵动秀美。此塔是平顶山香山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
绕过四面观音殿,宋塔全貌尽展眼前。塔身雄浑高大,繁饰与简约相结合,大方雄伟,由铁制九重相轮和仰月组成的塔刹直刺入云。
宋塔各层多设仿木构楼阁式门,现存两扇。第一、二层为仿木构塔檐结构,均以青砖叠涩出檐5~9层,皆以青砖雕饰各种花纹图形,精美绝伦。塔的第二、三层外壁设壁龛五排,共304个龛佛,内置坐佛,其中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计35尊,姿态各异,雕刻精美,宗教意义重大,堪称宝塔一绝,寺院重宝。其余各层均为素面青砖平砌而成,自第四层以上各层高度与直径急剧收分。
据说塔下有地宫,内存放有观音真身舍利,前述公主碑碑文亦有“大士遗身在塔”的记述,因而宋塔又被誉为“真塔”“圣塔”。当然,这需要考古支持才能确证。不过,宋塔“大悲观音大士塔”的名字确为历代方志所载,同前述古碑关于观音证道香山的说法互为佐证。
当正值壮年、心怀报国之志的遗山先生于公元1225年春日徐步登上香山之巅的时候,微风拂袖,万木萌绿,仍会略感寒意。近前,宋塔巍峨,碑刻林立,僧尼穿梭,钟声不绝;放眼远眺,依山而建的香山观音禅院(寺院时名),殿宇鳞次栉比、层叠密布,在艳阳下金碧辉煌、熠熠生辉。此刻,有大好河山满眼,名家书法在心,观音圣迹入脑,因告假回乡而生发出的那些惆怅、那些孤寂、那些落寞,想必都烟消云散了吧。果如此,则香山寺之游,对于遗山先生而言还有疗伤慰心之效哩。
说到宋塔,就不能不提及立于该塔东北隅的另一座明末原碑——《重修香山观音大土塔碑记碑》。
到明末崇祯元年时,历经风雨和兵灾侵扰的宋塔已有倾颓之忧,“万历举人仕至四川龙安府知府杜齐白及僧福恕等修葺观音大土塔,崇祯二年九月告成”。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十月,由明末翰林院国史修撰、书画家刘若宰撰文并书丹的《重修香山观音大土塔碑记》立于塔旁。因刘若宰是崇祯元年的科举状元,故该碑俗称《状元碑》(下文亦用此称)。
状元碑高2.72米,宽1.16米,至今保存完好。碑文为骈体文,草书竖式16行,每行50字不等,共638字。碑文大意为论述佛教流传与教义宗旨,追记香山寺观音大土塔建成之始的繁荣及其以后的盛衷,赞誉重修时的情景与其虔心祝愿。碑文通篇狂草,多为中锋用笔,轻捷灵动,张弛有度,气势磅礴,这在历代以草书勒碑的遗迹中非常少见。
“宏开峻宇,亘压危磐。挂清汉以控宏图,列金容而罗玉相。须弥绝地,遥瞻丈六之光;兜率凌云,依稀尺五之上。会婆罗于贤劫,示妙觉之真境。华欞共珠辉,雕薨与金精并丽。将使凡流拾级,瞥眼尽见山河。慧暗同登,举足能齐日月者也。” 我节选的这一段朗朗上口的碑文,是典型的骈体文,用“工整严谨的对仗、和谐优美的韵律、骈散相间的句法以及充满诗意的语言,极言宋塔的高大、雄伟、壮丽”。啥叫水平?啥叫状元水平?这就是!
刘若宰,安徽省安庆市石牌区人,不仅文采出众,诗写得好,而且善书善画。其书法尤以草书见长,纵横飘逸,潇洒韵致,娴熟流畅,用笔缠绕连绵,疏拓秀媚,在恣放中表现雅逸,灵动中透出清秀。
遗山先生虽没能看到这块状元碑,但他在香山寺摩挲过、欣赏过、研究过的其他碑刻,其中很多我们今天都无缘一见了。
在香山寺18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立过100多通碑刻,惜今仅存十余通。而状元碑以其恣肆的狂草和优美的骈文杰作,同前述蔡京碑和公主碑并称为香山寺“三大碑刻”,其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佛学价值颇高,弥足珍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艺术背景的香山寺 “观音大士塔及碑刻”,2013年成为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在遗山先生瞻拜香山寺的第二年,即金哀宗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他就出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他调任南阳县令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城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达到其一生的仕途顶峰。莫非,遗山先生的心迹真的感动了大悲观世音菩萨?
一座“梁县香山寺”,半部观音汉化史。
关于香山寺,可谈可聊的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只能留待以后慢慢道来。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百闻莫如一见。如果感兴趣,大家何不妨待疫情过去后亲自到平顶山市香山寺一观呢?
【Tips】1.到香山寺游览,自驾很方便,停车位很多。
2.香山寺门票每人5元。
3.开放时间:
夏季(4月1日至10月7日):7:00—17:30
冬季(10月8日至3月31日):7:00—16:30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早上提前半小时开放。
4.香山寺佛事活动很多,可提前联系确认。
【参考资料】
《<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一代奸臣蔡京的楷书是这样的》,作者:焕章的小阁子
《刘若宰与香山寺状元碑》,作者:任学,平顶山新闻网
《<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与蔡京书法》,作者:孙战生
百度百科:香山寺
#文史之旅# #宅家游世界#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