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观音堂|明八王,均为昆法契丹人尸体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19 19:10:26

Ready

▲观音堂全景

武周川,俗名十里河,“其水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法世所希,山堂水殿,烟峙相望”,此即北魏郦道元笔下之云冈石窟。河水继续向东,经蛤蟆石湾,石壁镌佛字,大径丈,又名佛字湾。

佛字湾畔,武周川北岸,山岗之上,一古寺在焉。临河傍路依山,形势涵风养水,寺观雅致清幽。券涵高挑,山门在侧,门前一堵彩色琉璃龙壁,隔断红尘。此即大同观音堂。

蛤蟆石湾兴古刹

观音堂初建于何时?因何而建?寺中所藏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云中城西观音古刹碑记》载:

云中城以西越十五里之遥,有观音古刹流传,原地名虾蟆石湾。怪物数扰害其间,民用不宁,道路阻塞,金重熙年之六月又九日,忽大士现丈六金身,偕左右菩萨、明王,从秦万佛洞飞住水门顶山头。从此妖魔降灭,地方宁谧。父老聚族而议,山势峣屼不便修庙貌,请得移平地,便旋像,神显灵异,顿从坦途。繇是大众鸠工立寺。

其后碑记,多沿袭此说。但金代并无重熙年号,应为辽重熙年之误。清道光大同县志载:“观音堂,在城西十五里佛字湾,辽重熙六年(1037)建,明宣德三年修,万历三十五年重修,提学副使陈所学记碑存。”

▲明万历三十五年《云中城西观音古刹碑记》

所谓“秦万佛洞”,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观音堂碑记》直指为西秦万佛洞。西秦为鲜卑乞伏氏在西北建立,立国于公元385至431年,西秦万佛洞指的正是西秦三都苑川、金城、枹罕之间的炳灵寺石窟。此传说虽已不可考,但必有所本。观音堂中塑像所用石,或正从“秦万佛洞”运来。

清顺治六年(1649),大同有姜瓖之变,清兵屠城,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顺治八年(1651),钦命总督宣大山西、兵部右侍郎佟养量出资重建。其后据记载,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又有多次整修。

寺院建筑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为两进院落,戏台、腰门、观音殿、三真殿,自前向后排列而建,迭层升高,布局紧凑。

▲1907年,沙畹考察拍摄

山门前有三龙琉璃照壁一座,是大同惟一的双面照壁,明代遗物。壁座以镌饰花纹的青石为础,础上筑须弥座,座间束腰三层琉璃兽,每层雕兽间均以竹柱相隔。

壁身双面各浮雕三条戏水飞龙,海水江牙,曲身腾云,神气十足,气魄雄伟。壁顶装饰仿木琉璃斗拱,承托五脊琉璃瓦顶、脊兽、龙吻。整座龙壁造型优美,色泽艳丽,光彩照人。

▲三龙琉璃照壁

龙壁之后,石阶高台之上为山门,中轴偏东,砖券门洞,门额上嵌有一方“观音堂”石雕横匾,两侧立有一对石狮,应是旧物。

▲山门及石狮

山门西侧为一过街楼,楼下是一座高大的过街券洞,造型独特。东侧门洞匾额“潮音”,西侧门洞“珞珈”,洞下是车马人行之道。

▲1907年,沙畹考察拍摄

▲1931年旧影

▲过街券洞,上为戏台

武周川自古就是中原通向蒙古的交通要道,沿此道即可出走“口外”。观音堂地处武周川北岸山弯处,出大同城西行到此,可谓进山之始。去往云冈石窟,必经观音堂。从旧照可见观音堂前古道,旁有一排廊房,正是过往商贾行人休憩之所。

1933年9月,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等在大同考察,曾路过观音堂歇脚,旧影中券洞下似乎正是林徽因。惜诸人仅是路过,考察报告未见提及观音堂。

券洞之上为戏台一座,面阔三间卷棚顶。晋地传统,逢寺必有戏台,观音堂亦不例外。

▲戏台

戏台正对为腰门,腰墙两端为东西配殿。腰门之内,左右两侧有钟鼓楼台和碑廊。

▲腰门

正面为观音殿,面阔三间,四椽悬山,琉璃瓦覆顶,殿前置抱厦。

▲观音殿

檐下月台上保存有明天启七年(1627)石刻金瓶一对,扁形六角,上刻《陀罗尼经》。

观音殿后为三真殿,砖券窑洞与木构楼阁相结合,形制独特,清乾隆年间所建。底层窑洞檐下有砖刻帷幔,砖雕斗栱,颇精巧。殿内旧像不存,无足观。

▲三真殿

石胎彩塑历劫存

观音殿内,一堂造像二十一尊,大部分为石胎彩塑,正是观音堂之精华所在。

石胎为辽代遗物,历经兵火,寺院多有损毁而石胎独存。石胎本身就是独立造像,彩塑以原有石胎为主要骨架,外包细泥,贴纸彩绘,重塑金身。

从现存雕像彩绘脱落处可见,造像均为细沙岩石雕刻。面部和上身雕刻细腻;下身,尤其腿部雕刻粗狂,刀痕清晰。雕像包泥较薄,手法细腻,五官及手指等细致部分清晰可见。

殿内主尊为观音菩萨立像,高逾六米,宝冠直抵殿顶,金装华丽,雕工精美,在狭小的殿堂里,气魄压人。

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化佛有残缺。颊面端庄圆润,额中有白毫,双眉细弯,双目平视,双耳垂肩。两前臂曲于胸前,两手当心结印。主尊全身贴金,衣纹自然,飘带灵动。

主尊两侧各塑两尊胁侍菩萨,均着金色宝冠,面部贴金,天衣裳裙,衣带宛转。天深日久,色彩有所脱落,特别是小腿部分,已现出石胎本色。

立像主尊前为一尊接引佛,蓝色发髻,不戴冠。身着褒衣博带式佛装,浅绿色袈裟,蓝色僧祗支,红色披肩,红色裳裙。自在坐,左腿竖起踩在佛台上,双手放于左膝,右腿垂下,足踏莲台。

接引佛两侧有侍女四人,置于砖台之上。此四尊体型较小,不及胁侍菩萨一半,有妇女像,有少女像,妆扮、神情宛若世人,世俗化特征明显。此四尊极为写实,与其余诸像风格迥异,年代似更为晚近。

东西两侧各有五尊造像,为八大明王和两护法。清顺治八年佟养量所撰碑记中有“如大同西距十五里蝦蟆湾,旧有观音菩萨及十大明王像”,是将明王与护法像混同言之,未加分别。

两护法像位于南侧靠窗位置,相对八大明王略微矮小。两尊头戴兜鍪,身甲、披膊、护腰、腿裙、兽吞齐全,外穿绣衣,接近于寻常军士,西侧一尊持镗,东侧一尊执锏。

在主尊立像之后,还有一护法像,头戴金色武士帽,身披红褐色铠甲。小腿部分包泥脱落,可见刀痕。最特异之处,是护法两腿之间竖立蛤蟆一只,蛤蟆色彩已脱落,但隐约可见贴金痕迹。

此处蛤蟆像正是传说中扰攘民间,兴风作祟,而由观音菩萨降伏的怪物,则此一尊或为观音菩萨应身之一的天大将军

殿堂之上,用造像回应传说,民间信仰的趣味,正在此处。

八大明王髡发形

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

根据密宗理论,诸佛可显现为三身,即自性轮身、正法轮身和教令轮身。明王为佛的教令轮身,受佛之教令而化现为忿怒威猛之形相,以摧伏淫刚众生之邪魔。

作为佛教万神殿中的忿怒神祇,各种明王伴随着密宗的发展而次第出现,并依经典的传播形成了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等不同组合。

八大明王产生于《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即《大妙金刚经》。经中讲述八大菩萨化现为八大明王,并描述了八大明王的形象和咒语,其他文献中的八大明王多出自此经。

《大妙金刚经》为佛顶系列经典,依此经建立之曼荼罗称为摄一切佛顶曼荼罗。

▲摄一切佛顶曼荼罗,出自《真言秘密图像钞》

参照《大妙金刚经》并《大正藏.图像部》,及曼荼罗图像,此处对殿中八大明王像略作考订。

殿内西侧靠南第一尊,即持镗护法左手边一尊。三面六臂,红发上扬,正面为忿怒相,龇牙咧嘴,背后有两面。左下手持一圆印,右下手持方印,右上手上举呈握持状,所握之物丢失。左腿弯曲,右腿伸展,后有石质支撑物以保持平衡,其余明王亦有。此尊暂定为步掷明王,右手缺失法器或即是其标志物伞盖。

▲步掷明王

步掷明王左手侧一尊,三面六臂,黑发高竖,颈部有蛇缠绕。上二手持剑,主手叉手抱于胸前,左下手握拳,右下手持独股金刚杵。右手持剑及金刚杵为不动明王特征,此尊应为不动明王

▲不动明王

不动明王左手侧一尊,一面四臂,肤色青黑,怒发高耸,瞠目怒视。上二手中,右手持戟,左手下方出掌。下二手左手持圆印,右手持方印。肤色青黑色,上手执戟是大威德明王持物特征,此尊应为大威德明王。不过,此处持的戟并非法器三戟叉,而是兵器方天画戟,民间特征明显。

▲大威德明王

西侧最北靠近主像一尊明王,一面四臂,肤为蓝色,红发,张口呈忿怒状。上二手分持圆印、方印,主手持斧钺。手持斧钺为无能胜明王的标志,则此尊应为无能胜明王。只是这斧与法器之形象相差甚远。

▲无能胜明王

东侧与无能胜明王相对的一尊,三面六臂,肌肤呈黑褐色,黑发上扬,头顶有一轮红日。两上手上举,各持日月双轮。两主手胸前交叉相握,两下手持圆方印。大日经云:大力持明王,晨朝日晖色。此尊虽无马头标志,但以发间红日和手持双轮推断,此尊应为马头明王,也即大力持明王。

马头明王对应的正是观音菩萨,此为观音殿,将此明王置于观音左侧亦是这种对应的表达。

▲马头明王

马头明王左侧一尊,一面四臂,肤白发黑,额头前突,竖目下视,上二手合掌置于胸前,左后手握拳,右后手做持握状,似乎原有持物。此尊缺少持物,忿怒相不明显,勉强可判断为大笑明王,以和善相表现“大笑”之义。

▲大笑明王

大笑明王左侧一尊,三面六臂,竖目咧嘴,头顶光秃,六臂皆环钏。上二手上举,共做持物状,法器已失。主手持剑,下二手右手持独股金刚杵,左手握拳。《大妙金刚经》中称:“尔时慈氏尊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遍身黄色放大火,右手持八辐金刚轮,左手柱一独股金刚杵”,此明王两手上举持物或即金刚轮,则此尊为大轮明王

▲大轮明王

东侧最南侧一尊,三面六臂,肌肤呈黄色,束发高耸,獠牙外露。上二手高举握箭,两主手当心结印,下二手中一手握拳,一手出掌。此尊结印似为降三世明王手印,因此判断为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明王

从经典与塑像的对应来看,观音堂八大明王偏民间化,与经文图像或仪轨所呈现的相距甚远,持物很少出现密教法器,大多出自于中国常见道教法器或者兵器,比如圆印、方印、战斧、宝剑、方天画戟等等,其手势亦难称之为密宗手印。如果仅从《大妙金刚经》来辨识这些明王名称,过于牵强。

这与观音堂创建之初便由民间聚资,大众鸠工立寺直接相关。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与观音堂几乎兴建于同时,但一为皇家大寺,一为乡野招提,风格迥然不同。

此外,大同观音堂主尊为观音。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晚唐时期范琼在圣寿寺大悲院画八大明王壁画,张南本在大圣慈寺兴善院画大悲菩萨八大明王壁画。大悲菩萨即千手观音,属于观音信仰的密教系统,是中国早期流传的杂密信仰。

观音堂中观音菩萨与八大明王的这种组合,或许正是晚唐流行的大悲观音与八大明王组合的一种传承。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观音堂八大明王造像还有一特异之处,来自于明王奇特的发型。

髡发是契丹族男子的一种发式,女子少时也为髡发。这种发式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五代 胡瓌 《卓歇图》 故宫博物院藏

▲辽 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备猎图》 敖汉旗史前文化博物馆藏

▲河北宣化辽墓《备茶图》

▲内蒙古赤峰市滴水壶辽墓壁画《调羹图》摹本

髡发样式在绘画和辽墓壁画中都可看到,对照观音堂八大明王,其发型与契丹髡发样式多有对应。如大笑明王,其发髻从头顶向前额两侧剪成三角状,黑色发髻从前额两侧分开绕于脑后,发型自然下垂。

如大轮明王,前额两侧发髻向上竖起,表示愤怒相,头上其余部分全部剃光。如马头明王,两鬓处各留两组长发,其余部分都剪短,黑色怒发向上竖起。

佛像由人而造,佛、菩萨、明天、天王,虽是神祇,但其相貌、其着装、其饰物,包括发式,终究是时代的反映。

一堂彩绘添双翼

古寺营造,殿堂之内,彩塑与壁画向为双翼,缺一不可。观音殿内一堂壁画保存完整,与塑像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礼拜空间。

惜到访观音堂时,壁画正在维修,未能得见,只能从网络图片中略见仿佛。

东西山墙每侧各绘有十二幅壁画,外镶黑色长方形边框,分三层,每层四幅,各幅之间以忍冬纹图案区别。从绘画内容和榜题来看,东山墙十二幅为《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偈颂部分的经变图。

▲东山墙壁画

西山墙十二幅为观音菩萨十二大愿配图。两山墙壁画以观音随类应现的救苦救难故事为主题,正是观音殿应有之义。

▲西山墙壁画

两山墙山尖部分绘有水墨画,绘山水及松竹梅兰等。

▲东西山墙山尖部分水墨画

北壁板门两侧合绘十八罗汉渡海图,画面简洁,用笔流畅。

观音殿后墙明间处开一门,殿外单设一小间,此小间两墙亦绘制有壁画。东壁绘龙女与蛤蟆精斗法图,用图像来呼应立寺传说,与护法和蛤蟆精雕塑形成组合。西壁绘善财童子参明智居士图,同是观音主题故事。

观音殿中壁画何时所绘?从现有维修记录结合壁画呈现的清中晚期特点而言,判断为清道光时维修重绘。

整体来看,壁画从设色敷彩,线条运用,到人物衣饰及细节的描绘,难称精彩,民间气息浓厚,所体现的是更多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契丹主德光尝昼寝,梦一神人,花冠,美姿容,辎輧甚盛,忽自天而下,衣白衣,佩金带,执骨朵,有异兽十二随其后,内一黑色兔入德光怀而失之。

此为《契丹国志.纪异录》中所述辽太宗梦事,后太宗“入幽州,幸大悲阁”,喜见白衣观音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因移木叶山建观音堂,春秋告赛,尊为家神。

辽帝崇佛,于此更见其时观音信仰之盛。小小观音堂,菩萨、明王,皆是西秦万佛洞飞来,千年之后,偶过瞻观,亦可见一代流风。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