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17 20:09:54

Ready

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时,就觉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莫名地就对它产生了一种好奇之心和神秘之感。没想到多年后,我居然能踏上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去感受藏族人特有的民俗风情。

7月29号一大早,我们跟着一车自由组团的游客踏上了开往香格里拉两日游的客车。车上的游客老、中、青、幼都有,年龄最大的估计应该有六十多岁,最小的六、七岁,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后经了解,这一车人有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有北京的、有山东济南的、有成都的、有广州的,还有咱贵州的,大家从五湖四海有幸聚集在一起相处两天,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右边就是卓玛导游)

本车的导游是一位29岁在香格里拉土生土长的卓玛,据她介绍他们藏族男人都叫某某扎西,女性都叫某某卓玛。名字里没有他们真实的姓,都是与佛相关的名字(俺记得有位著名的藏族女歌手就叫降央卓玛)。我们这位导游叫祥羚卓玛,已经是一位两岁双胞胎儿子的妈妈了。祥羚卓玛的老公是一位汉族人,所以从外表看上去不怎么看得出她是藏族人,有点被汉化的感觉。她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已经是当地人中算好的了。据她说初中毕业后就应聘在当地的旅游局工作,也是她单位里唯一的女导游。由于贫穷的原因,很多藏族人的孩子都没读书,男孩子在十二、三岁就开始走出家门去学雕刻,到成年后学成归来就以雕刻作为生存技能,成为了家里经济来源的顶梁柱,因此藏族的男人又被称为“雕民”。

我们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这位卓玛导游就开始不停地吧啦吧啦地介绍她们藏族的一些礼仪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她教会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欢迎、祝福吉祥的意思。后来在藏区当我们碰到当地人时,他们都会双手合十略微低头的对我们说扎西德勒,所以我们也会用同样的礼节回应对方。在香格里拉的这两天,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扎西德勒。

据这位卓玛讲,他们藏族人到至今都还是沿袭“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一生可以同时娶几个老婆。她的阿爸就一共有四个老婆,她的阿妈是第四任,而她的大阿妈和二阿妈还是堂姊妹。说实话,刚开始听到这种习俗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个男人怎么与四个老婆相处?要是平时争风吃醋,那家里不就乱套了吗?卓玛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她说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老公会处理好和各个老婆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是会被凉到门外受到惩罚的。况且藏族的男人长年累月的在外靠雕刻赚钱养家,在家时间也不多,而家里的老婆们却像姐妹似的相处并料理家务事,大家分工协作、和睦相处地生活在一起。尽管我们还是觉得“一夫多妻制”有点不可理喻,但人家能一代一代的世传下来,想必有它自个儿的相处之道,没必要为此而大惊小怪了。

车子在颠簸的路上前行着,离香格里拉越近海拔就变得越来越来高了。当我们进入香格里拉区域时,香格里拉政府为了预防因缺氧导致高原反应,特意给游客每人发了一瓶氧气,并且还一人发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御寒,因为香格里拉的气温比较低,尤其晚上。当然,这件衣服在我们返回来的时候,必须要还回去的。

随着海拔上升,车内有几位游客已经开始有高原反应了,他们感觉头痛、气闷,甚至还有两个开始呕吐起来。我和闺蜜及她的孩子还好一点事都没有,虽然导游不时地在叫我们吸两口氧,但我一直没什么感觉,所以也就象征性地吸了两口后,氧气罐就被搁在一边了,直到第二天下午返回来,我几乎都没用。想去高原游玩的朋友,身体素质很重要哦。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中途的一个休息站吃午饭。饭菜虽然是九菜一汤,但看上去就像是直接用白水煮的,没有一丝油花,就更谈不上什么味道。这可能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关,香格里拉因海拔高的缘故,主要产青稞牦牛,主食也是以这种两种东西为主。餐馆里的这些蔬菜和大米都是从丽江拉上来的,成本很高,所以游客能在这里吃到蔬菜和米饭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这里的米饭硬硬的确实难以下咽,可能是因海拔高的原因很难煮得熟。我们三人刚好和一行成都人组成了一桌,他们有三个大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还有两个一男一女的小孩子。由于大家口音相似,所以在饭间我跟旁边的女人相谈甚欢。她的那个大约8岁的儿子高原反应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一口饭没吃,萎靡不振地趴在他爸爸的腿上,脸红扑扑的还有发烧的症状。他们一伙是亲戚,是两个家庭结伴出来旅游的。看到孩子有点严重,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一直在讨论还要不要继续前行,因为越往上去海拔越高反应会更强烈。饭后,看到他们一伙人在跟导游商讨什么,后面我们上车继续赶路的时候,导游说他们两家人因孩子的不适自己花一千块钱包车回丽江了。在入团报名的时候我们就签有合同,上面明确规定因个人原因导致中途退团,团费是退不了的。可想而知,他们这一趟香格里拉之行损失不小。由此可见,带体弱多病的老人或小孩去高海拔地区游玩得慎重考虑。

话说当我们往上走来到香格里拉近3300米的月光之城独克宗古城时,发现那里的天空越来越明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非常美。尤其那洁白无瑕的云彩,一朵一朵地漂浮在我们的头顶上,有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去参观了那里的博物馆,里面有当地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藏医、藏药相关方面的知识。也是在那里,我们真正了解到藏族人的“天葬”详细情况,人死后直接被放到山上让秃鹰啄吃,所以这个“天葬”又称为“鸟葬”,是藏族人的最普通藏法。除此之外,还有“水葬”,就是直接把尸体包裹好后放在江面上漂走,是身份低微和孤寡者采用的葬法。而“土葬”是对强盗、杀人犯或是患有传染病的死者采用的葬法。在藏人的观念里,土葬会使灵魂被土地吸收,不得升天而无法投胎转世上天堂,是一种对死者的惩罚,因而被视为最不名誉的葬法。他们最高级别的葬礼是“塔葬”,人死后被安置在山顶上的高塔里,也只有班禅、达赖、活佛等这样特殊身份的人才能享受此待遇。真是一个民族一个风俗,长见识了。

虽然才100米的山顶,因为缺氧却使得人气喘吁吁的。

世界上上最大的转经筒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沿着石阶爬上了3400米的山顶上去(当然有高原反应的人除外),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据了解这个转经筒的筒身是由纯铜镀金而成的,筒高21米,重60吨。上高佛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层有佛家八宝。内藏经咒、无字真言一百二十四万条和多种佛宝十六吨。经筒的周围挂有绳子,转经的人抓住绳子朝着顺时针方向行走,每转一周经筒,相当于念佛一百二十四万声。我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转了五周(来之前导游已经告诉过我们,转这个经筒是有讲究的,只能是单数。)这就意味着我念了佛号六百二十万声。发现等着转经筒的游客很多,其中包括不少外国游人,看来信佛的人还真不少。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山后,我们继续前行去了草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海拔增高的缘故,这里气温急剧下降,不时地还下起了雨。下了车后,每个人都穿上了备用的羽绒服。虽然冷风呼啸感觉有点冷,可当大家看到眼前空旷绿油油的草地时,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远看而去,宽阔的草原无边无际牛羊成群,对于我们这些从大山里出去的游客而言,那股兴奋劲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从呼和浩特来的朋友,相比他们那里的大草原而言,这个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在草原尽情地玩耍着,对着蓝天、白云、草地、羊群,一阵的胡拍。景致太美了,随便乱拍都是一张精美的明信片,在这里拍照,绝对不会考验到你的摄影技术问题。此时此刻,身在这一片美丽、纯净、神奇的土地上,抬头见蓝天低头见草坪,呼吸着这清新略带有青草味的新鲜空气,全身心由里到外都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顿时神清气爽。

(这只明星羊,每人与它拍照需收费10元,估计它赚了不少银子)

在草地上逗留几个小时后,我们朝着这一天的终点站即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出发,也是我们这一晚的入住之地。听说还有一顿地道的藏族风味的晚餐和一场当地藏民的歌舞晚宴在等着我们,在未去吃饭之前,只听导游随口说说,脑海里想象的画面就只是一顿普普通通的藏餐而已。可是,等到我们入座后,摆在长桌上的食物却是意想不到的丰盛,青稞面、青稞酒、酥油茶、土鸡汤煮的青稞面条、酸奶酪、还有一道大菜牦牛肉,这可真是一顿纯正的藏式晚餐。

(这烤牦牛肉真的太香了,好吃得停不下来)

除此之外,更精彩的精神大餐还在后面,一场嗨翻了的藏族歌舞晚会,真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接踵而来。由于那天的游客特别多,四周的长椅桌子座无虚席。加之主持人很会制造氛围,整个晚会气氛一直高涨,可以说现场每个人的情绪都被带动了起来,大家用仅会的几句藏语大声地随声附和着,一边欣赏着晚会一边小饮着辛辣的青稞酒,嘴里啃着香喷喷的牦牛肉,还不忘趁机地随着节奏舞舞手、跺跺脚、高声喝彩着,整个场面非常热闹狂欢,到后面俺的声音都吼得有点嘶哑了。记得当时微有几分醉意的我还不忘发了一条朋友圈:嚼着正宗的牦牛肉,喝着地道的青稞酒,品着幽香的酥油茶,赏着精彩的藏族歌舞,体验了一把藏民地地道道的多彩生活。香格里拉,不虚此行!

宴会结束后,在外面等着大家还有篝火晚会。人们围着篝火疯狂地唱着舞着......嗨得不得了。由于时间太晚了,在篝火晚会还未结束之前,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去了酒店。

香格里拉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这里热情好客的藏民,以及这场丰盛的藏式晚宴,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