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我”到“空”:意识既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9 11:48:51

Ready

Anattā(巴利语)是佛教的基础教义之一。不过,Anattā在不同的佛教派别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上座部佛教中,anattā指的是“无我”的教义,即在任何个人中都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恒常的自我,这也被称为“人无我”或“人空”。相反,个人由不断变化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在大乘佛教中,anattā指的是“空性”的教义,即在任何现象中都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恒常的实体(也叫自性),这也被称为“法无我”或“法空”。换句话说,就是物质并不存在。

Anattā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且颇具争议的观点。在佛教中,anattā究竟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会有“无我”和“空性”之分?既然没有自我或实体,那为什么又会存在自我或实体的幻相?

从根本上说,佛法并不是佛陀凭空想象或思考出来的,而是佛陀通过冥想发现的实相。因此,在前一篇论文《无我与五蕴皆空》中,我们在揭示佛教冥想的科学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上座部佛教的实证资料,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我”的模型。本文进一步建立一个三层结构的统一分析框架,来同时解读“无我”和“空性”的原理。

1. 深观的本质

2. 阿姜布拉姆的“水果沙拉比喻”

3. 一个关于“无我”的模型

4. “无我”的本质

5. 一个关于“空性”的假说

6. “空性”的本质

7. 一个三层结构的统一分析框架

深观的本质

在《佛教冥想的科学机制》一文中,我们指出深观(vipassanā)的本质就是在冥想中诱导产生的(在禅定之后的)“觉知的更敏感”。

依据法国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原创思想,在正常状况下,出于生物学上的生存的目的,人的知觉层的敏感度会被自然地设置在一个合适的阈值;否则人会被大量的无用或无关的信息所压倒。

而在冥想诱导出的意识状态改变过程中,知觉层对信息的过滤功能会减弱,使得更多细节涌入,导致知觉层变得更敏感(可同时表现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使人产生各种超常的能力;从而使得佛教所讲的深观五蕴成为可能,就像是在“看”电影的慢动作放映。

阿姜布拉姆的“水果沙拉比喻”

依据上座部佛教阿姜布拉姆的教法,意识流并不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而是一系列离散的心理事件。在他著名的水果沙拉比喻中(见《快乐呼吸十六法:进入禅悦的境界》第130-131页),他以下述方式描述了在冥想中的体验:

“设想盘子上有一个苹果。你清楚地看见苹果完全消失,盘子上出现了一个椰子;然后这个椰子消失,盘子上出现了一个香蕉;然后香蕉消失,盘子上又出现了一个椰子;……。在这个比喻中,苹果代表眼识事件,香蕉代表鼻识事件,芒果代表舌识,……,椰子代表心识(mind-consciousness)。……

心识----此处的‘椰子’,在其它每种根识之后出现,因此造成每个根识经验都相同的假象。对一般人来说,有种属于看的特质,在听、嗅、尝与触当中也找得到,这个特质可称为‘觉知(knowing)’。然而,在超强念(mindfulness)的观照之下,你将能辨识出这个觉知并非看、听等的一部分,而是在每种根识之后的刹那生起。此外,这个觉知在眼、耳等根识出现时消失;而当觉知(心识)出现时,眼、耳等根识则消失。在水果沙拉的比喻中,盘子上不可能同时出现苹果与椰子。”

通过这个比喻,阿姜布拉姆试图阐明“无我”的原理。但是,他在这里对“心识”的定义显然不同于佛陀在南传巴利文佛经《中部》148和《相应部》12.2中所说的“心识”的概念(在那里,前五识是指以感觉为基础的派生物,而“心识”则是指心接收内在思想、想像或记忆,加起来合称“六识”。)。“心识”不可能也不应该在五蕴的框架中同时表达两种不同的含义。

然而,阿姜布拉姆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启发我们在佛教冥想中进一步去寻找其它类似于“觉知(knowing)/心识”跟“每种根识”相对应的关系。

一个关于“无我”的模型

如果我们把五蕴的每一“蕴”都看作一个“觉知(awareness)”(比如看到一个东西、感受到快乐、回想起一个场景),那么依据经藏和上座部佛教的实证资料,深观五蕴将会揭示出“对觉知的觉知(awarenessof awareness)”(比如,当一个人感到快乐时,他知道自己是快乐的这件事;请注意,快乐的感觉与知道自己快乐是不同的)。

这样一来,在阿姜布拉姆富有洞察力的“水果沙拉比喻”中,如果我们用“对觉知的觉知”替代“心识”、并用“五蕴”替代“每种根识”,就得出一个关于“无我”的模型:

“对觉知的觉知”是在每一蕴(或每一个觉知)之后生起的,它们并不会同时产生或出现。因此,在深观中无法找到恒常的实体在体验或觉知五蕴,这将导致关于“无我”的洞见。

由于“对觉知的觉知”总是出现在任何两蕴之间,并且这一切在通常情况下都发生得极快、令人无法察觉,从而会造成在五蕴之中存在着一个固定的自我的幻相;就像一个火把快速旋转、看起来像有个火圈一样。

“无我”的本质

认为存在一个自我在体验或观察五蕴(这一幻相),从本质上说就是认为存在一种二元的主客关系,就像“笛卡尔剧场”的隐喻一样。然而,在深观中“速度”的变慢揭示出实相是一种一元的串行关系。

我们认为个人并不是由五蕴所组成,而应将五蕴视为形成自我感觉的基本因素。自我的感觉只是在五“蕴”(或“觉知”)和“对觉知的觉知”交替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

一个关于“空性”的假说

受上述关于“无我”的模型的启发,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关于“空性”的假说:

如果对对外部世界的“觉知”进行深观,将会发现“觉知”其实是由对“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感这些感觉特征”的觉知和对“觉知的对象(the object of awareness)”的觉知两部分所组成,而且它们不会同时出现或产生。

对某一感觉特征的觉知生起又消失;

对“觉知的对象”的觉知生起又消失;

对另一感觉特征的觉知生起又消失;

对“觉知的对象”的觉知生起又消失;

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与上述关于“无我”的模型类似,在深观中并无法找到具有这些感觉特征的恒常的实体,这将导致关于“空性”的洞见。

由于对“觉知的对象”的觉知总是出现在对任何两个感觉特征的觉知之间,并且这一切在通常情况下都发生得极快、令人无法察觉,从而会造成在所有感觉特征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实体的幻相;如前,就像一个火把快速旋转、看起来像有个火圈一样。

“空性”的本质

认为存在一个实体具有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感等感觉特征(这一幻相),从本质上说就是认为在“觉知”和“觉知的对象”之间存在一种二元的主客关系。然而,在深观中“速度”的变慢将揭示出实相是一种一元的串行关系。

一个三层结构的统一分析框架

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由“对觉知的觉知”、“觉知”和“觉知的对象”所组成的三层结构的统一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存在着两种主客关系,“觉知”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

在导致自我幻相的主客关系中,“觉知”扮演的是客体的角色;而在另一个导致实体幻像的主客关系中,“觉知”扮演着主体的角色。而实相是,“觉知”既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

这一分析框架也许会成为沟通佛教和西方意识理论的桥梁,并为西方哲学中一些基本的、长期的争议(例如一元论与二元论、唯物论与唯心论等)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书目:

Albahari, M., 2006, Analytical Buddhism: The Two-tiered Illusion of Self, Palgrave Macmillan.

Brahm, A., 2006, 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book, Wisdom Publications.

Gisela, F., 2013,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s in Perception: An Interview Study with Expert Meditators (Sotapannas) in Burma, Mindfullness, 4(1), Springer.

Hart, W., 2009, The Art of Living: 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 N. Goenka, HarperOne.

Huxley, A., 1954,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HarperCollins US.

Montague, M., 2017, What Kind of Awareness is Awareness of Awarenes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94 (2017) 359-380.

Payutto, P., 2019, Buddhadhamma: The Laws of Nature and Their Benefits to Life, Buddhadhamma Foundation.

Tan, P., 2005, Viññāṇa (Consciousness): A Study of the 5th Aggregate, Living Word of the Buddha SD vol 17 no.

Zahavi, D., 2004, Back to Brentano?,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1/10-11 66-87.

Zahavi, D., 2008, Subjectivity and Selfhood: Investigating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A Bradford Book.

Zahavi, D., 2011, U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blem of Self, The Oxford Handbook on the Self (316-33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chakka Sutta: The Six Sextets" (MN 148),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ccess to Insight (BCBS Edition), 30 November 2013

“Paticca-samuppada-vibhanga Sutta: Analysis of Dependent Co-arising” (SN 12.2),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ccess to Insight (BCBS Edition), 30 November 2013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