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阳家错,天下平安,他将不辜负如来和陛下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8 13:27:41

Ready

如果,你叫我想,想仓央嘉措的样子。

是那个门巴族唱着情歌,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还是那个在大雪夜,脱去袈裟,换上世俗的服饰,沿着小门密道偷偷走出布宫的喇嘛,是放荡形骸,流连在拉萨街头酒坊,目光难掩忧郁的年轻贵公子,还是那个在青海湖边悄然入定,飘然遁去的落寞僧人。

其实,我不能确定。

每一个角色似乎都是他,又都不是他。就像红尘中,我们扮演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是我们,又似乎,都不是我们。

真真假假,亦幻亦真。

徘徊在香雾萦绕的经殿中,间或有绛红僧袍在眼前闪过,像窗外日影依依,这样的温柔沉静,让人心意幽微,总觉得什么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

我还是不能免俗的想起那首流传久远的诗歌。

那其实不是他的诗,却因他而知名,也道出了他的心意,故而,只当是他写的吧。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苍阳家错,天下平安,他将不辜负如来和陛下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寺院中的阿卡

人们都觉得汉族的诗人多,唐诗宋词浩如烟海,成就高到让人叹为观止,其实,少数民族的诗歌同样出色,他们对文采同样重视。

行走在西藏、蒙古,新疆,你时时能遇见开口能唱的人——即兴地创作诗歌,成为他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歌词中美妙绝伦的比喻,充沛的情感,令人心神惊动。如果硬要说差距,那只是,落笔成诗的条件,逊于汉族而已。

藏族人很讲究诗歌的学习和传承,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系统里,有大小五明的细致分类。“明”,是知识的意思,小五明中,关于诗歌的系统学习就有两类,不可说不重视。

藏传佛教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都是诗人,如噶举派的祖师米拉日巴,萨迦派的祖师萨迦班智达,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还有,在汉地名气最大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他们都是最优秀的藏族诗人,而且诗作都有汉文译本传世。

简单来说,米拉日巴尊者以自然入诗,萨迦班智达尊者以道德入诗,宗喀巴尊者以宗教入诗,仓央嘉措以情事入诗。

眺望远方的阿卡

仓央嘉措有一首众所周知的诗:“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在宗喀巴尊者的诗作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诗:“禅密之笔绘出佳妙身,腰肢秀美好似青柳枝,脸庞丰润好似月亮圆,双目清澈红唇如莲之娇艳。”——这是宗喀巴尊者冥想时赞颂空行母的诗篇。同样是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

如果涉猎稍微广泛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同为格鲁巴的世系传承,在诗歌创作上,宗喀巴尊者对仓央嘉措有着极为深远和微妙的影响。

只是,宗喀巴尊者的境界在道,而仓央嘉措着眼在情。

雪山下飞扬的经幡

那一天,我闭目冥想许久。

我在想,仓央嘉措成为一种流行,一个符号,固然伧俗,又何尝不可视作一番缘起?许多人因为他的诗,因着这位传奇的,会写情诗的喇嘛而兴起了解西藏,了解藏传佛教的兴趣,一开始只是清浅的兴致,在遥远的将来,却未必不可成为了解佛法,求证正道的缘起。

仓央嘉措的诗,托赖译者的水平,译的好的,如民国时曾缄的版本,让人情怀流连,译的不好的,平白如话(倒也得其本味)。以汉文化的文学标准而言,即使是译诗的水平,也不能算一流,至多是个二线,只是深情绵邈,让人难以忽略。

他的诗,深情如斯,细究心事,又平微如斯……

是那么想得到自由和爱情,想得而终不可得。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诗中满是憾恨,因是活佛,被清规戒律束缚,这身份的冲突,内心的矛盾格外惹人唏嘘。

他的诗如波似镜,投射出我们内在的情绪涟漪,犹如梦呓时的喃喃自语。

他用诗句道破众生所有的执念和残念,正应了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