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理解冥想的原理,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7 11:26:03

Ready

现代人很多会选择打坐作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一方面是让嘈杂的心灵寻回一阵难得的平静,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打坐可以强身健体,修复或者避免职业带来的伤害。

只是……许多人只知道其好,却不知道为何好!其实当我们究其根本,了解原理与作用,才能更好的使打坐带给我们更好的效果。

本文从道教打坐来做阐述,或许与坐禅冥想有所不同,但大体原理相通,毕竟“天下各法,终归大道”


其实单论功能上(养生保健,不考虑宗教修炼),道教的打坐与佛教中的禅坐、禅定等,是有着基本相同的功能的。当然,打坐本身不一定局限于坐,只是经过历史演化,从古人的散坐以及跪坐逐步发展而来,成为如今的盘坐,也就是自然盘、单盘和双盘等。

而正是因为自古以此为易入静且不易昏沉之姿态,方逐渐成为“打坐”这一名词。对于道教来说,打坐入静修性功,也成为必备科目。早在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写的《坐忘论》一卷之中,就有体现:“ 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此处明确指出,安坐手心,就是初入门径之法,为何如此?因为立姿不易久持,卧姿容易入眠,唯有安坐,身心放松却又一点真意清明而已。

这正如《黄庭经》中说:“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体自安,体虚无物身自闭,寂寞旷然口无言。 ”

正是因为在打坐中由于思想和身体各部位都已放松,所以极易入静,而真入了静,也就是摸到了道的门槛,如《玄珠心镜注》云:“人能空虚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

老子也在《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 ”、“虚其心,实其腹。”这些其实都是指入静及打坐的意义与要领。

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打坐与入静是互为基础的,先有心静与身静,也就是停止胡思乱想与身体放松,才能进入打坐,而打坐则是为了入一种真静的状态。

什么是真静?庄子将其称之为“忘”,结合打坐,就是“坐忘”!这是一种以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使自我与自然合而为一,从而领悟大道的方法。

其方法庄子同样已经给出,也就是“坠肢体,黜聪明,离型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与《无上秘要》所曰一致:“遗形忘体,泊然若无,谓之虚。”

简单来说,就是追求“虚”的境界,什么是虚?管子曾说:”天曰虚。”所以追求虚,就是以人道应对天道这般,总结起来就是“道虚”二字,所以庄子才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里就说了心斋就是让心神洁净无欲念,无欲方能虚静。

这些,都是打坐入静的大原理,当然,我们可以更细致的来看,既然要求虚,怎么求?首先要注意的是,初期我们要上虚下实,所谓上虚,是指上元轻虚,所谓下实则是指下元充实。而打坐时姿势的重心只有放在下面, 才能使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

反之如果是上实下虚则成为头重脚轻的病态。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打坐需要静,身静需要即稳且松,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摇摇晃晃的状态,如何称之为身体静?那么重心向下,是不是人才能稳定?如果我们是坐姿,那么重心该在何处?自然是在下脐附近,此一处,道教有称之为黄庭、丹田、下元等,单纯打坐无需知晓名称,但位置总不能偏差。

而心静放在现在来说,就是脑子不要胡思乱想,所以我们才要使脑海逐步入虚,而这个位置,就是道教说的泥丸、上元、上田的位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虚实其实是结合的,虽然脑海求虚,但仍有一点真意凝在下方黄庭,是虚中有实,而下方虽然重心所在,却不可太过着意,是为实中有虚,如此一来,虚实互存,方能自在流转,打坐的好处才会出来。

另外说一句,此虚实互存的状态,大家可以想象参考一下太极图,原理完全一致。

我们用《玄珠心镜注》的话来总结一下虚实的原理:“夫守一之人,凝思冥冥然,胎息绵绵然。一定凝神不动,又名身心泰定,即神之久留,是神不出身。神不出身,可与天道同久,可以守神长存也。”

再另言,对于打坐来说,古人除了注重虚实,还注重时辰,如《性命圭旨》曰: “人若知此天人合发之机,遂于中夜静坐,凝神聚气,收视返听,闭塞其兑,筑固灵株 ,一念不生,万缘顿息”。只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时间看似精确,却反而不易掌控了。此为大憾!

继续讲姿势,虽然许多打坐方法说:头平正、身正直、口齿微闭、舌舔上颚、双目垂帘微闭、气沉丹田、全身放松……等等法门。

但是,正如《静坐说》云:“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过。”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目的是静、是虚,而不是坐,姿势只是辅助我们的方法,所以我们要明白“平常”的重要,也就是一个让我们容易放松入静的姿势,而不必非要强求,那就舍本逐末了。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原理后,再来实行,就会达到《太清中黄真经》中所云的状态:“专修静定, 身如玉。”简单来说,就是强身、健体、 祛病、延寿之功效。正如《道枢》言:“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 ;合道火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其谓之得道者矣。”

其实,对于效果来说,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比如87岁的郭沫若和活了101岁的少帅张学良在年轻时都常习打坐,故而长寿。而著名诗人陆游命终时则是85岁,他年轻时修道学禅也常习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体都十分健壮并头脑灵活,要知道,他可是南宋人,当时的平均寿命据不过在32到40之间,哪怕帝王的平均寿命也不足50岁。

而知道了原理后,我们打坐不单单可以养生防疾,还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增长,领悟不一样的人生大道。正所谓《易经》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对于工作亦有帮着,从国外说,乔布斯、巴菲特都有静坐、打坐的习惯,从国内说古代诗人如白居易、王维、李白也都曾受佛、道的影响很深,从而使得不少篇章就是在打坐中悟出的。王阳明也说过静坐可达到“聪明日开,德性坚定。 ”

这里放一段李白的诗句,让大家感受一下: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却断出没。

最后,我们再讲一下道教的一些方式,比如道教修炼打坐需要“面南背北”或“面北背南”,这是因为北方属“ 壬癸水”,南方属“丙丁火”。如取南北方向练功则能取北方坎中之满补人体命门离火之虚,使之达到水火平衡,也就是坎离相合的状态。另外,在五行中的火与水分别对应人体的心和肾相属,而肾为五脏之本,主纳气。所以肾有收纳、吸气和藏精作用,有利于我们在打坐中气血运行更加流畅。

至于心则是主神明,在五脏之中占首要地位,正如医书《素问》说:“脏腑百骸,惟所之命, 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所以结合如此,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方向的,自然可以依此而行。

再进一步,结合时间,就是“子时面北”、“午时朝南”,如此一来,更加贴近自然,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综上,哪怕不修佛道,也可以明白原理,然后打坐,把它当成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好方法。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