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他念出了他的偈句之后,那个人一听,果然境界高了。但是还不愿意帮他写。
他跟慧能说,你要我帮你把它写在墙上是要有条件的。
那么什么条件呢?到时候你得了衣钵的话,一定必须先来度我。
慧能说这没问题。那个人终于帮助慧能把慧能的偈句写在了墙上。
第二天,弘忍法师来了,看见了,众弟子也在边上,弘忍法师把慧能的偈句看完之后呢,脱下自己一只鞋子,用这只鞋子把墙上慧能的偈句也给擦了。
说了句话,亦未见本性。当然这是对慧能继续的保护。
众弟子们一听,原来我们的师傅也不怎么欣赏慧能的偈句。慧能就继续安全了。但这句话本身也是真实的。确实还未见本性。
慧能的偈句境界比神秀的高,高是高了,但还没有入门。
但是境界比神秀高,所以说明他已经站在门槛上了。再跨一步就进去了。
我们现在先简要的讨论,神秀的偈句跟慧能的偈句差别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慧能的偈句比神秀的偈句高。
按照神秀的偈句,所表达出来的对修行的理解是什么呢?
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是重要保持隔绝。
外部世界,现实世界就是充满灰尘的世界,我们的心不能被灰尘所沾染。
修行什么意思?就是把我们的心,把我们自己跟现实世界保持隔绝状态。
这样一种对修行的理解,问题在哪里?
现实世界充满了灰尘,灰尘就是烦恼,烦恼就是众生的烦恼,你修行就是要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保持自己的干净。
如果是这样理解佛学的,佛教的修行。这个境界至多叫小乘佛教。
求自了汉,小乘佛教去做自了汉。自己解决问题了,别人我不管。
但大乘佛教的境界是什么呢?
大智慧同时就是大悲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有悲悯心的人。
假若你的心要和众生保持距离,你就没有悲悯心。
大乘佛教的境界是什么?众生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众生的罪过,也是我的罪过。
我修行在哪里修?就在众生当中修。我也是众生之一员。
后来悟了佛法之后的慧能说过这样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就好像你要兔子长出两只角一样,太荒唐了。
兔子只有两只耳朵。就这样无相颂当中的一段,表明慧能后来所达到的境界,其实一开始已经有了。
所以他就针锋相对了。
针对神秀把心和外部世界对立这一点,给他无掉了。
本来无一物,你执着与你自己这个心,又执着于这个心跟外部世界的对立。这东西存在吗?
烦恼和我们的心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吗?
不是的,烦恼是我们的心生出来的。智慧也是从我们的本心里边来。
智慧跟烦恼对立,这对立的两个东西,其实来自同一个根源。
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现象的区别。
所以他就针对这一点,说了他的偈句,这个偈句是一个无的境界。
把我们跟外部事物对立的心,以及外部事物一起无掉了。
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么无掉之后,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呢?
慧能当时还不知道,只是无了了事。
无了之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金刚经》的中心思想就是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我们看慧能的偈句,达到了《金刚经》这八个字的前面四个字。
我们既不要执着于外部事物的真实存在,他们其实就是灰尘,你执着与灰尘,你就住了,住相。
你还以为你的心本来是很干净的,又住了自己的镜相,镜相也不可住啊,所以应无所住,什么都给他无掉。
一无掉之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来了什么?本心。
本心才来。这一点慧能还不知道。
什么叫本心?他还不知道,当然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包括我在内,我们自认为很重要的跟别人有区别的心,全是假的,而不是本心。
所以我说弘忍法师用一只鞋子把慧能的偈句擦掉,这个动作本身包含禅意。
因为慧能的偈句讲的是无的境界。
但是你停留在无的境界上,你还没入门。
未见本性啊。于是对于这个说无的偈句,再给他无一次,那叫无无。
这个动作就是这个禅意。
牟宗三先生是中国第二代新儒家的中坚人物,牟宗三谈论过禅宗,他是这么评价禅宗的,禅宗不只是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是人类最高的智慧。这个评价是否恰当,我们姑且勿论,他说佛教本来就是讲修行的,修行由禅宗的方式来进行,是了不起的。但以禅宗的方式来修行是奇特而又奇特的。真是开人间的耳目,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出来的,这不只是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他这话说到大抵不会错。
为什么,后来西方人也知道中国的禅宗,而且有一批人很真诚地想要参禅。
建国以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度我们就是闭关锁国的是吧,不跟外部交流。那么有一批美国人要参禅,后来他们怎么办?到日本去的。
因为禅宗传到日本的,那么日本也有禅宗祖师的,然后他们就跟着禅宗祖师参,这批美国人,参了十几年,没有一个参成的。
就是他们知道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一个最高的境界。
但是没成功,那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各位知道吧,他们的母语一定不是汉语。
因为母语不是汉语,但参禅,不等于不说话,先要说话。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是吧?
结果是佛教各个宗派当中唯独的禅宗留下的文字倒是最多。
这看上去是非常自相矛盾的,对吧,其实禅宗有道理的。
他说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呢?不要把,不要以为真理在文字概念里,你把文字终于立好了,就像黑格尔是吧,惶惶巨著写好了。
啊,精神现象学。
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精神哲学都放在那里。你以为你到哪里去,真理就在哪里了。真理不在文字概念里,所以他主张不立文字。
但是呢你要达到对真理的领悟呢,你还得先说话的。
所以禅宗要跟你说话,禅宗祖师跟你说话,话不多,但是每一句话都在逼你。
把你逼到没有立足之地的时候,没退路的时候,在这一刻。
有一种可能性,达到不可言说的那一刻。
因为你无力做出去,你再也说不出来了,是吧。在这一刻,心法就可能传给你了。
当心法传递给你的时候,那一刻你悟了,但是无法言说。
所以禅宗跟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尽可能快的达到不可说。
如果很慢的达到,那就是说一大堆话,写一部哲学专著。
那话多了几十万,还没达到不可说。
所以我每次对我自己写书的时候,我总想达到一个这样一个要求啊,就是当读者看我这本书,看到最后一段的时候,终于发现不可说了。
啊,那我这几十万次才有成立的理由。
倘若,倘若读者说啊,王老师这本书写好了,我再接着说下去,完了。
他还有话要说,就是那我这本在学术说就算了,你也不要读了,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