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临终前应该如何选择道德困境?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2 11:40:32

Ready

2019年8月4日

宜 向死而生,活在当下

忌 避而不谈,得过且过

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

“生命关怀”系列公益讲座

邀请来自中国台湾屏东大学

中文系所副教授、文学博士林其贤

为大家分享

林教授讲课主题

“佛教的生命关怀与伦理抉择”

死亡既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能否获得良好的关怀,最后有尊严地离开人世,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佛教在生命关怀方面有着深刻内涵。

首先,林教授提出佛教徒在临终时可能会面临的伦理困境:器官捐赠与安乐死,并以这两个主题为线索,贯穿始终、旁征博引,为大家带来一场涵盖佛教世界观、道德意识、伦理实践、生命意义、安宁疗护之佛教精神等内容丰富的讲座。

当前的医学器官捐赠普遍要求在脑死亡之后,尽快完成对捐赠者器官的摘取,以保证捐赠器官的新鲜度与移植功效。

但是,佛教认为这其中存在严肃的伦理问题——脑死亡并不完全等同于人死,人的死亡事实上存在一个过程。佛教的生命观,不仅尊重受助者的生命,也维护布施者的生命尊严。

“死如生龟脱壳”,从往生者的角度讲,呼吸刚中断时,神识还没有离开躯体。虽然从唯识的观点来看,此时已没有身识触觉,故身体并无痛觉,但潜意识的不舍仍然会有。

所以许多佛教徒常讲,人过世八个小时内不要动他的身体。倘若本人乐意捐献,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值得赞叹的,但必须在发心捐献的同时,努力练习布施舍得的功夫,以免引发难以割舍的嗔恼。

“你们对我的爱,成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关于安乐死的难题,林教授以琼瑶的公开信为契机,为大家引入客观理性的态度与方法。

透过佛教的世界观、生命观,林教授告诉大家:一味地排斥插管、排斥抢救,认为生命不能有瑕疵,只要遇上不如意、痛苦、麻烦或费力的事,就觉得不如放弃、最好赶快结束,用死亡解决问题是严重的“完美主义”病。

失智、失能有不同程度,并非马上生活无法自理、失去尊严。适当照顾,有机会减缓退化,维持生活质量。安宁疗护倡导“生命末期”不过度医疗、不拖延死亡,不是“任何情形”都不使用维生医疗,应以“伤病能不能恢复”为指标,而不是拒绝一切医疗手段。

林教授与听众互动

讲座尾声,林教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业:预立遗嘱。请在座的听众认真思考人生,并写下自己对临终前医疗措施、生命品质的意愿,对遗体的处置及与人生告別的方式。这是沟通和认识的开始,也是捍卫生死尊严的圆满之道。

讲座结束,林教授与学员大合影

编辑 | 悟言

摄影 | 张静

责编 | 慧觉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