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艺术之源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18 12:46:37

Ready

中国佛教艺术的源头在印度。从东汉到北宋,从佛教创立到12世纪印度佛教走向没落,不同时期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的佛教艺术。

印度早期佛塔与无佛像时期造像

  • 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的入侵,摧毁了印度本土文明。
  • 公元前6世纪以前,被称为“佛前时代”。
  •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处于分裂的十六国时期。佛陀诞生在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摩揭陀国。这个历史时期也是世界范围内圣人辈出的阶段,比如中国的孔子、老子。
  • 自佛教创立,到公元1世纪的五六百年间,是最能体现释迦牟尼最初教义的部派佛教(小乘佛教)时期。主张只有释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不能成佛,最高可修成阿罗汉果超脱轮回。
  •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273-232BC)统一印度。打开八座舍利塔,将舍利重新分配建塔供养。

八王分舍利:佛陀在灭度后,举行盛大的荼毗法会,烧出了非常珍贵的舍利。将舍利分成八份,分给八个国家,诸王回去纷纷建塔供养。据佛经记载,这八处建塔的地方分别在: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佛诞生处)、摩揭陀国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佛成道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野苑(佛初转法轮处)、舍卫城祗园精舍(佛现大神通处)、丧迦尸国曲女城(佛从忉利天下降处)、王舍城(佛化度分别声闻处)、毗舍离成(佛思念寿量处)、拘尸那城婆罗双树间(佛涅槃处)。

荼毗:梵语的音译,又作阇维、阇毗、耶维、耶旬。意译为烧燃、焚烧。即火葬之意。行荼毗之火葬场即称为荼毗所。火葬法于佛陀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僧人死后葬俗,佛教东渐后,中国、日本亦多用之。

  • 阿育王时期的佛教艺术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存。桑奇大塔、巴尔扈特大塔、阿玛拉瓦蒂大塔三处遗址保存较好。

桑奇大塔:位于印度中部,整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塔身:覆钵式石塔,外围有栏杆环绕,栏杆与塔身之间有环形礼拜道,用于信徒右旋礼拜行走,入塔观像修行;外围有东西南北四门。塔门上有佛教造像——佛本生故事(佛陀累世修行的前世故事)、佛传故事(释迦牟尼在世一生的故事),狮、象等瑞兽。对于人物的刻画,尤其是手攀树枝的天女,写实性的表现了女性体态特征,对后期印度艺术影响深远。

根据小乘佛教教义,佛是至高无上的理想化存在,无法用任何图像来表现,因此在无佛像时代,以马、脚印、树、佛座、佛钵等造型象征佛陀;以法轮象征佛法向前滚动不止,常住不灭,佛陀说法又称“转法轮”。

塔顶:有围栏,内竖塔刹,上有三重相轮。

地宫:摆放舍利函内盛舍利。

印度早期塔堂窟

印度约有1200所石窟,其中30%是佛教石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早期石窟(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布局类似,多以塔堂窟(内建佛塔)为核心,周围建多个僧房窟(僧人居住)。

卡尔拉塔堂窟(约公元前2世纪)

  • 塔门上有拱形明窗可以采光,刻有椽子,窟内屋顶刻有弯梁,形制结构模仿木结构建筑;
  • 长方形纵深空间,内建覆钵式石塔,有礼拜道可以绕塔一周;
  • 两侧有镂空透雕的廊柱,廊柱外侧有礼拜道,可以在窟内绕行,形制结构模仿地面建造的寺庙布局,功能也在于入塔观像,为僧人提供修行空间。

佛像的起源与犍陀罗风格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征服了欧亚大陆,来到印度西北部。他去世后,部将们纷纷独立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将希腊文化向东迅速推进传播。

起源于东汉时期的大月氏,在匈奴人的压力下被迫从河西走廊西迁,在公元前1世纪强大起来,建立了贵霜王国,今巴基斯坦北部是王国的首都地区。

犍陀罗地区,以贵霜王国为核心,延伸到印度北部及阿富汗东部,其移民曾到达中国的新疆地区。

公元1-2世纪,贵霜王国信奉佛教,大量建造佛像,被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

在这一时期,部派佛教已经被新的流派——大乘佛教慢慢取代。大乘佛教主张多佛观,并不是只有一位佛,人人皆可成佛。人们产生对于未来自己成佛的期待,佛的造像应运而生。此时佛已经去世500年,相貌不传。因此依据当地造像传统,将希腊罗马神像的风格作为参照物,并结合佛经中记载的佛有“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的特征,体现在佛像的雕凿中。

犍陀罗佛造像

  • 欧洲中年男子面孔
  • 自然的波状发纹,头顶肉髻、眉间白毫
  • 通肩式大衣,有厚重感,写实的衣纹起伏自然,自左肩起呈放射状分布
  • 头光通常为素面没有纹饰
  • 佛座下有狮子、佛左手执衣角等特征,后期对中国佛教艺术影响深远

犍陀罗菩萨造像

即菩提萨埵。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有情,即众生。菩萨的意义在于引导有情众生觉悟。

  • 欧洲中年男子面孔,有髭
  • 戴宝冠、项圈、臂钏、手镯、璎珞、帔帛
  • 上身袒裸,下身穿长裙
  • 衣质厚重,写实性刻画衣纹
  • 有头光

犍陀罗故事情景雕刻

  • 佛本生故事浮雕
  • 佛传故事浮雕

树下诞生浮雕板描绘了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手攀树枝,从右腋下诞下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印度四大种姓,是由神从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来,悉达多作为刹帝利,因此从母亲的腋下诞生。

印度秣菟罗风格造像

  • 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
  • 受到犍陀罗造佛像思想的影响
  • 兼具印度的传统造像风格

秣菟罗佛造像

  • 丰满的圆脸,眼睛圆睁,印度本土面相风格,不具备希腊人像特征
  • 螺状发髻
  • 体魄健壮
  • 衣质轻薄贴体,不注重衣纹的刻画,或抽象性衣纹(凸棱线等)
  • 一铺三尊式,背后有树、飞天

秣菟罗菩萨造像

  • 服饰特征与犍陀罗相近
  • 体魄健壮
  • 衣质轻薄贴体,不注重刻画衣纹,或刻抽象性衣纹(凸楞线等)

印度佛像的改革——笈多风格造像

笈多王朝 公元320——公元550年

笈多马图拉式佛造像

  • 椭圆形面孔,不具备欧洲特征
  • 肉髻,螺发
  • 写实(身体曲线)与抽象(凸棱衣纹)结合
  • 通肩式大衣轻薄贴体,如湿衣出水,衣纹自左肩起呈放射状分布
  • 头光雕刻复杂的图案

笈多萨尔纳特式佛造像

  • 大衣轻薄贴体,如同裸身,仅在领口、袖口处有浅浅的衣纹(中国仅在青州龙兴寺北齐造像中有相似样式)
  • 写实的身体曲线

笈多造像碑

  • 单幅多情节故事雕刻

一幅完整的、相互连接的画面,内容表现了多个故事情节。如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四个场景表现在同一造像碑雕刻上。

笈多菩萨造像

  • 大衣轻薄贴体,如湿衣出水
  • 写实的身体曲线,表面不刻衣纹
  • 扭动胯部

犍陀罗造像与笈多造像对比

印度晚期塔堂窟

  • 晚期石窟指建造于公元5—8世纪的石窟,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阿旃陀石窟(Vakataka王室的资助)

  • 布局仍是以一个塔堂窟为核心,周围建造多个僧房窟。
  • 与早期石窟相比,出现了佛像。
  • 运用凹凸晕染的绘画技法。又称天竺遗法,用深浅色的晕染表达肌肤的立体感。这种技法后期影响了中国壁画艺术。

波罗王朝风格

  • 波罗王朝(Pala Empire),公元750——公元1120年,控制了印度东北部,是印度最后一个佛教王朝。
  • 公元12世纪,佛教在印度消失,被印度教吞并,佛成为印度教的护法之一。但是佛教遗迹并没有遭到破坏。
  • 波罗风格佛造像继承了笈多王朝的风格,又独具体形趋向女性化、身段窈窕优美的的特点,并出现了同心圆状衣纹。
  • 波罗风格菩萨造像更具特色,细腰、姿态闲适,更加女性化。

密教造像

  • 密教是在公元6世纪,从大乘佛教中分离出来的派别,吸收了印度教神灵色彩。约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
  • 多面多臂
  • 菩萨像女性化
  • 写实的身体曲线
  • 出现双身佛

以上内容节选自常青老师在行谈的讲座《中国佛教艺术史》15讲专栏

编辑/菲菲、行小小

行谈出品《中国佛教艺术史》

系统解读中国佛教艺术史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