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15:27:22来源:互联网小编
#五台山##忻州头条##你认为人生的终级意义是什么#
梨峪村普光禅寺
繁峙梨峪村属光裕堡乡管辖,位于华岩村南面约5公里处,海拔高度1194米,村南文岫山乃五台山山脉北台-中台支系向北延伸在繁峙的一条山脉,相传北魏拓跋氏女潜修于此,后人纪念,建为公主寺,距梨峪村仅10里。梨峪村原来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叫上梨峪,北片叫下梨峪,上、下梨峪相距0.5公里多。居住人口有1200多人,韩、糜二姓是大户。当地百姓口头谬音为“驴驴"。20世纪60年代,因缺水下梨峪村的村民全部搬迁到了上梨峪村西,形成了现在的新村。下梨峪村北原有普光禅寺属于周边梁家庄村富家庄村等18个村共有,因此规模较大。
刻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滹源普光禅寺海深二禅师灵塔铭记》记录了普光禅寺当年的建筑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天王殿,祖师殿,殿后有方丈,伽蓝殿,左右廊房,祖师塔院,僧官自造方丈一所”。并记录了寺院的四至范围“东至河,西至道,南至王福,北至李世庆”。碑记中还有“文岫山东西林院,文岫寺”首僧和四至情况。普光寺和文岫寺均在繁峙县光裕堡乡梨峪村附近。文岫寺村民又称大塔寺,寺旁有洞,名曰碧峰洞,金壁峰在此洞藏修。当时普光禅寺住持净深禅师兼任繁峙县僧会司僧会。
普光禅寺在梨峪村北,属五台山北台外九寺之一,原建规模较大,碑石较多,均毁于“文革”中,今存明代碑一方,清光绪三十三年重修碑半方。龙兴寺位于梨峪村北,原是五台山清凉寺下院,规模较小,“文革”中破坏较轻,今存部分建筑和清代碑记两通。“碧峰祖塔,普光禅林。有兴有废,无古无今。金钟远响,暮鼓深音。圣凡济济,龙象森森”。梨峪村普光禅寺是金碧峰禅师隐迹化道的场所,因建有碧峰祖师舍利塔,前来瞻礼的十方僧俗络绎不绝,均能心生欢喜。
据《五台山佛教·繁峙篇》中记载有《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刻于明洪武六年(1373), 明代学者宋濂撰文并书篆,原立于普光禅寺金碧峰禅师墓塔前,1967 年拆庙毁塔时将碑打碎。1992年,在普光寺遗址中挖出有文字的残碑六块,其中正面残片四块,碑阴残片二块。根据残片文字推断,原碑高约180厘米,每行刻字59个,楷书。碑文原载光绪版《繁峙县志)。碑阴刻洪武皇帝朱元璋亲赐金碧峰和尚的诗:
“沙门号碧峰,五台山愈崇。因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虽已成正觉,未人天台丛。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碧翁。从斯新佛号,益水益蛟龙。飞锡长空吼,双履挂高松。年逾七十岁,玄关尽悟终。果然忽立去,飘然凌苍穹。寄与碧峰翁,是必留禅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明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非但具有朝代更替的政治剧变,更具有汉族复兴的文化变迁。政治动荡和种族观念是这一时期影响士人心态的两个主要因素。朱元璋因幼年体弱多病,其父欲度为僧,因母力阻,事遂不成。 十七岁时,父母三兄相继逝世,孤孑一身的朱元璋乃遵从先志,投皇觉寺出家。曾被主持派去饥荒最严重的淮西、河南一带化斋数年。走家串巷的经历丰富了他的见闻,颠沛流离的生活打磨了他的意志,民众的艰难困苦增强了他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起义决心。二十五岁于伽蓝卜筮祝曰起义,遂入濠城投奔郭子兴。一统之业全基于此。朱元璋在位三十年,史称“洪武中兴”。
佛教的收留使朱元璋有了容身之所,也因为元朝喇嘛教的流弊和佛教自身带有的辅政作用,因此朱元璋称帝后非常重视佛教,将佛教事务视作朝廷大事。对僧人采取宽松、优渥的政策。洪武元年即位之初,百废待兴,中书省奉旨命“浙之东西五府名刹住持,咸集京师,共璧天界,立善世院,以统僧众”。
善世院作为明初最高僧司衙门,设立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革废于十四年十二月;普世院僧官有统领、副统、赞教、纪化等,为从二品衙门;善世院的职掌,包括甄选名刹住持、统领和管制全国僧人、参与给发僧人度牒等。
善世院位于南京天界寺,以临济宗大慧派慧昙受从二品官职与“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之号,任天界寺住持,服紫衣,统领诸山释教之事。洪武十五年寺名亦改称善世院,寺内设置僧录司,以戒资任左善世,宗泐任右善世,正六品,是全国僧侣的官方最高首领。(据《佛学大辞典》)
受此影响,有明一代,唯有临济宗风大盛。北方五台山繁峙临济宗禅院从东到西、有碑记可证的就有:神堂堡乡古华村华林禅寺,凤岭禅寺,中岩禅寺。东山乡小柏峪村东禅坊、西禅坊。东山乡山会村洪福寺,中庄寨宝藏禅寺,光裕堡乡梨峪村普光禅寺,杏园乡公主禅寺。岩头乡秘密禅寺等。
宋濂的佛教思想
宋濂(1310- 1381) ,字景濂,号潜溪、无相居士等,谥文宪,浙江金华人,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宋濂既是明初“文臣之首”,文坛领袖,佛学修养亦非常精深,还是坚定的佛门护法者。他以儒家道统立身,旁涉释教,自曰颇究内典,以文辞为佛事,其作品中有大量的涉佛赞序、碑塔墓铭,以致明万历间高僧云栖袜宏辑为《护法录》,明朱时恩《居士分灯录》将其列为千岩元长禅师法嗣。
原立于梨峪村南普光禅寺金碧峰塔墓前的《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刻于明洪武六年(1373), 即为宋濂亲自撰文并书篆。宋濂的塔碑铭篇幅都较长,以《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一文为例:叙述了金碧峰的出生家世,出家时间和缘由、西蜀晋云山、峨眉山修行经历、证悟过程、五台山修行,营建寺庙、教授弟子、 屡次应元顺帝和明洪武帝召见,赐金纹伽黎衣,寂照圆明大禅师封号,供斋赐御诗金钵及圆寂荼毘起舍利塔情况等,全文共2130余字,其中铭文有204字,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对金碧峰赞誉之情溢于言表。“临济崇崇,西来正宗,益衍以鸿。三虎怒投,中有一彪,气可吞牛……。”
1992年在梨峪村南普光禅寺中挖出仅有的六块残片(正面4块,碑阴残片2块)共75字中,仍可看出宋濂楷书的功力。楷书作为实用性极强的书体,宋濂对此是非常用心和勤奋的。据《宋濂全集》介绍“自少至老,未尝去书”,入明以后,“晨起戴星入国史馆,握笔写细字如青蝇头,日数千”。从宋濂楷书来看,多是取法王羲之和赵孟頫风格,结体平稳周正,用笔婉转流丽,质朴浑厚。
宋濂所作的塔碑铭共有八十四篇,其中涉及名僧的有五十篇,约占百分之六十。在他所有的涉佛作品中数量最多,价值最高,因为塔碑铭涵盖的内容极广,行文颇似《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语言优美简练,既是珍贵的佛学史料,又是难得的文学瑰宝。从宋濂涉佛作品的研究中,可进一步了解元末明初的儒释交融的情况,以下做简要论述。
一、援儒入佛
宋濂在明朝为官,为明初文臣之首,曾三阅大藏经,对于佛教有着清醒的认识。为了更好地为朝廷服务,宋濂主动交往的僧人,大都学兼儒释,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所谓“德涵道融,堪为人天师,且兼通儒家经典……内外之学双至”。宋濂除了主动与那些担任僧官的僧徒交往,宋濂还经常介绍知名的僧众给皇帝。不少僧众,因为他的接纳,而融入了新朝的文臣体系之中。
近年研究宋濂的学者认为:作为元明之际的文坛领袖,宋廉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成为天下士子的榜样,影响当时的主流文化对于僧人的按纳态度。因此,他与方外之士的结交,他对于释门的态度,乃至于其对于释教思想的解读,都成为一条条打开文坛政坛与寺院丛林的道路,带动了文人与僧人交游,文士亲近佛教的社会风尚。
明初善世院的首领慧昙圆寂,其塔铭即由宋濂所作,金碧峰的师祖竺源圆寂,其塔铭亦由宋濂所作。除此之外还有季潭宗泐、独痷道衍、来复天心等明初有名的僧众,或有僧职,或有官职者,都与宋濂有过来往。
金碧峰大师,讳宝金,族姓石氏, 其号为碧峰,乃当世佛门龙象。元顺帝时便遣使应召至燕都,慰劳至甚,被世人敬之如神的印度僧人指空赞叹他“真乃有道者”。特赐寂照圆明大禅师封号,上至丞相下至武夫无不皈依。明初受到洪武皇帝诏见,召至南京奉天殿,奏对称旨。金碧峰圆寂后,其弟子智宣、慧福将起塔于五台山繁峙文岫山普光禅寺,碑铭亦礼请宋濂撰写并书篆。
宋濂以文官之首、文坛领袖和太子老师的特殊身份,成功地消除了寺院丛林与文坛政坛的隔膜,得到了皇上宠爱。碑文记载:朱元璋祭祀天坛夜宿于斋宫,宋濂接连几日入待左右,皇上拿出赐给金碧峰禅师的翰墨诗作与之共同观赏,君臣二人齐声赞叹禅师的上与天通,下从人愿的德行,由此可见宋濂在明初佛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教禅兼修
《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一文中,宋濂详细记载了金碧峰参学经过。师先在西蜀晋云山礼如海真公学习禅法三年,后到峨眉山“采松柏子为食,胁不沾席又三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一日听伐木声,通身汗如雨下,乃叹道:“吾未生前之事,吾今日方知真尔”。恩师真公认可道:“汝今方知佛法宏盛如此……尔宜往朔方,其道当大行也”。金碧峰听从恩师教诲遂北上朝礼五台山弘法。
金碧峰禅师北上朝礼五台山期间,在繁峙秘密寺附近遇到一位蓬首女子,穿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却是五彩闪烁,气度不凡,脚上也没有鞋,只是慢慢地往前行,一只黑獒紧随其后。师问她要去哪里?回答说入山。师问入山要做什么?答曰一切不为。言罢就不见了。叩问同行的人,都说没有看见过什么。此所谓天心坦坦荡荡无物不容,道心清清静静,佛心空空明明,唯人之心机巧不停,贪务多欲。五台山经常会有这样文殊示现点化学人的故事。
这是碑文中记录的两则禅门参学故事。面对明初习教者不必修禅,修禅者未必闻教的纷争现象,宋濂凭借文臣之首,文坛领袖,佛门护法的特殊身份主张加以弥合,认为真正的释家应“教禅双修”,方能彻悟大道 。基于禅教合一的观点,他对禅教诸宗也一视同仁,既肯定临济宗:“东山绍法统,大弘临济宗。一灯百千灯,充满于南北。”又赞美天台宗:“天台之学假空中,一心三观乃其宗;如大火聚光彤彤,五金遇之无不熔。”
宋濂的禅教观体现了他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和深厚的佛学素养。后来为金碧峰禅师撰写碑铭,由于其身居要职,故而对明代临济宗在五台山发展影响深远。
三、儒释一致
基于儒释结合与教禅合一的观点,宋濂认为僧人应该遵从儒家的忠孝观念,对父母报恩尽孝,但对僧人来说,割爱入道,修证菩提方为大报恩,见性成佛,普渡有情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他鼓励僧人著书立说,但最终目的依旧是明自心性,转识成智,转凡成圣;他还对僧人经营塔庙多有称赞,但反对借塔庙谋私利,从而不思悔改,断己慧命。
综上,宋濂的这些哲学辩证观点具有佛学价值和时代意义。宋濂强调儒释一致,禅教皆修,不仅在社会治化方面有互补性,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和修养心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金碧峰参加蒋山法会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频繁举行佛教法会,除了祈福、消灾,以及超度在战争中死亡的将士臣民,更期望通过对宗教的限制和扶持,达到阴翊王度的目的。从洪武元年至洪武五年,朱元璋频繁在蒋山(即南京钟山)举行法会,元末明初著名的高僧几乎都应邀主持或者参与了蒋山法会。宋濂作为当时明初朝廷礼仪和典章制度制定者,参加了历次法会。
洪武四年末五年初,朱元璋举行了明初规模最大的一次蒋山法会,《钦定续文献通考》云 :“明太祖洪武五年正月建蒋山法会三日,奏献佛乐章。帝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建广荐法会度兵死者,躬自礼佛,行三献礼,奏献佛乐章八曲,舞者十人。”
金碧峰禅师受到礼遇,参加了这次法会。据《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记载:“明年壬子春正月既望,诸沙门方毕集,上服皮弁服,亲行献佛之礼。夜将半,敕禅师于圜悟关,施摩陀伽斛法食。竣事,宠赉优渥。”
这次法会可谓是规模巨大、盛况空前,隆重而庄严。在各项程序中,朱元璋皆不辞劳苦地亲自参与,表明他对蒋山法会的重视。朱元璋通过这次法会,将佛教“阴翊王度”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宋濂对朱元璋举行这次法会记载得尤其详细,即为《蒋山广荐佛会记》一文。
金碧峰制作佛乐
金碧峰禅师不仅佛法精深,而且擅长佛教音乐,在五台山繁峙梨峪普光禅寺藏修三十余年期间,游学之僧多至千余人,不远千里自带口粮,禅师储之以至于赈灾济民。据《清凉山志》记载:“普光寺,金璧峰藏修处。金公常依华严,制为佛事,梵音哀婉,凡四十二奏,唯本寺袭其法,四方学者于此灌顶受业焉”。师依据《华严经》制为四十二奏,大作佛事,只有本寺门徒深得法要,十方学者云集,盛况空前。
早在十三世纪的元代,乐器被引入五台山佛教,使五台山佛教法事的的艺术性大大提升。现置于繁峙岩山寺国宝单位的《特赐广济大师之塔铭》,刻于大元二十三年(1286年),塔幢七面上部三分之一的地方各线刻一尊姿态各异的司乐菩萨,可辩认的乐器有胡琴、竖笛(或管子)、古琴、排箫、笙、琵琶,是研究五台山古代佛教音乐的佐证资料。“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闻,舞袖云飞,歌梁尘起,随时供养……”可见青庙音乐在五台山各大寺院相当兴盛。
佛教音乐与五台山佛教相伴,始于北魏,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代,五台山佛乐达到繁盛期,形成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金碧峰禅师制作的佛乐四十二奏,无疑是对五台山青庙音乐的一大贡献。明末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澄观对呗赞音乐的系统整理,使呗赞音乐成为华严宗音乐的代表,也成为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碧峰舍利塔
洪武戊申(1368年),大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于建业(今南京)。第二年,平定燕都(今大同)。又明年庚戌,诏师至南京。见上于奉天殿,且曰:“朕闻师名久,以中州苦寒。特延师居南方尔。”遂留于大天界寺,时召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这次奉天殿招对有名僧来复参加,十年后来复为印度高僧具生吉祥撰写《西天善世大禅师板的达公设利塔铭》,舍利塔立于五台山文岫普光禅寺金碧峰禅师灵塔之右,亦是一段佛门奇缘。
明洪武元年(1370年)诏金碧峰到京城南京,建碧峰寺供其居住。据《南京市雨花台区老地名标志碑》:碧峰寺,位于今南京中华门外能仁里,明洪武年间,为异僧金碧峰敕建,因名碧峰寺。永乐年间郑和曾为碧峰寺定制十八尊雕妆罗汉像。1946年毁寺建校,原址建有碧峰寺小学,现遗址为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1372年夏五月,金公乃示微疾。到了六月四日,沐浴更衣,于四众作别,正襟危坐,夷然而逝。又过三日,奉龛荼毘于南京聚宝山,全城百姓倾城而出相送,“及至火灭,获五色舍利,齿舌若珠,皆不坏”。众人取之供养,灰土皆尽,可见当年金碧峰圆寂荼毘是南京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碑记中特别提到:其弟子智宣、慧福等,准备于戊午年六月(1378年),建塔于文岫山普光禅寺,特别礼请奉议大夫宋濂为金碧峰禅师作铭并书篆。由此可知,宋濂作铭于洪武六年春正月(1373年),繁峙梨峪普光禅寺的金公舍利塔因路途遥远或其他原因,当建于五年之后的1378年。
金碧峰法脉流传
在《碧峰禅师金公设利塔碑》一文中,宋濂就临济法脉追溯道:“月林观公,远承临济正宗,其第五传曰无用宽公、竺源盛公。竺源之道行于南,无用之道著于北。金壁峰禅师盖无用诸孙也”。椐碑文记载:金碧峰禅师体貌丰伟端重,平日里寡言笑,福慧双足,师在五台山繁峙普光禅寺潜修期间,捧足顶礼者项背相望,持香华击梵乐而迎者在在而是,不亚于生佛现世,盛极一时。其法嗣弟子散于四方,多到无法计数。
时间过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碧峰法嗣还坚守着普光禅寺,“先师五台文岫普光隐迹化道之场所,遗弟子看侍香光”。据《五台山佛教·繁峙篇》记载,由钦差提督五台山番汉寺宇兼大显通寺住山、僧录左觉义觉庵定旺撰文,钦选五台山敕建铜瓦殿住山、嗣临济二十四世东鲁沙门天玺祖印书丹,钦依五台山大文殊寺住持镇阳沙门南峰慧寿篆额,刻于明正德四年(1509)的《滹源普光禅寺海深二禅师灵塔铭记》,原立梨峪村北普光禅寺海、 深二僧墓塔之前,1967 年拆毁寺庙和墓塔时将碑埋入地下,1985年挖出。碑高137厘米,宽67厘米,厚约20厘米,圆首,石灰岩质,碑面不平,部分残缺。
该碑记中记载了普光禅寺金碧峰的远孙,本县铁家会村聂氏之子净深,净海慎终追远、弘法利生的行迹。净海存世的时候,广行化道,大作佛事,修殿堂而营僧舍,塑佛像而绘罗汉,使普光禅寺焕然一新。净海圆寂后,净深行持愈坚, 礼经千日,禅安三季,授传华严上师。由此可证临济宗讲究冬参夏讲,禅教双修的传统修法。净深师升任繁峙县僧会官之后, 二任兼顾,不敢有丝毫轻忽。本寺耆旧僧人有32名,门徒有7名。法孙有5名。可见,到了明武宗时期,普光禅寺还是僧才众多,金碧峰法脉在北方五台山灯灯相传。
刻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比上文提到的碑记刻文1509年晚22年的《繁峙县三会村洪福寺重修碑》由“嗣临济二十五世圣水晚学东鲁沙门祖云撰文”,值得注意的是碑阴刻有大乘华严开讲会首,列有57个寺院和讲主名字。可做为临济禅宗冬参夏讲、寺院之间互相参学的历史佐证。
总之,“如来妙法离文字,万语千言何处归。鹿苑祇园空浩浩,回头四十九年非”。禅门祖师提出“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初学者首先要建立“我将无我”的智慧,慈悲喜舍的情怀,养成清净内敛的言行,柔和隐忍的态度,向上向善的精神,淡泊洒脱的心境。天天加油,自我策励,做个正能量充沛的人!
本文作者:
清凉逸人,清凉书院山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二月五日沐手焚香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场!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