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素来因民族众多、文化各异而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作为印度主体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46.3%,也就是说这个印度最大的民族并没占到印度人口的一半以上,少数民族的人口加起来实际上已超过了这个主体民族。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在我国民族融合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如今的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在上古时代是山越民族聚居的蛮荒之地,然而如今这些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使用着同样的方块字。
如今的印度仍有14种官方语言,英语只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用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话说“英语在其他13种语言中起着连结的作用”。这里提到的14种语言只是被印度宪法明确规定为官方语言的,事实上印度全国一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较大语种就达33种。至今印度卢比上还印着二十多种官方承认的各地区语言,这其中包括梵语、巴利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等,南部居民几乎都不会使用印度斯坦族的印地语。
和印度的语言体系一样复杂的是印度的宗教体系: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这还只是印度延续至今的几大主要宗教,事实上印度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一些小众宗教如今可能早已不复存在。印度在过去的4000多年里据不完全统计曾诞生过1600多种宗教。印度数量繁多的宗教其实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一类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本土形成的宗教;一类是由外部传入后本土化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如今在全球拥有21 亿信众的基督教是全球信众人数最多的宗教,全球信众人数仅次于基督教的是又13亿信众的伊斯兰教,82%左右的印度人所信奉的印度教则是全球信众人数排名第三的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76亿信众的佛教排在第四位。全球信众人数最多的四大宗教均能在印度寻到踪迹,而这其中的印度教和佛教则是印度本土形成的。
事实上作为如今印度主体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并不是印度最早的土著民族。其实印度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被称为一个国家的,事实上古代的“印度”一词更多是一种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印度文明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然而作为印度文明龙兴之地的印度河如今却属于巴基斯坦。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现了灌溉农业和城市建筑。创造这一文明的正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然而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印度河文明突然销声匿迹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一种古文明突然消失呢?目前最具说服力的说法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河流域导致该地区的文明消失。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开始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雅利安人已完全征服了开创印度河文明的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取代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达罗毗荼人成为了印度的主体民族。雅利安人是一个游牧民族,但在入侵印度后逐渐出现向定居农业过渡的迹象。
也许是通过向在农业技术上更为成熟的达罗毗荼人学习使他们掌握了使用畜力耕作、引水灌溉、施肥、轮耕等技术。铁器的日渐普及为标志使雅利安部族的生产力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原来被视为不适宜耕作的森林和沼泽地带也被开发出来。与此同时牛和大象等大型动物被用于农业生产,人们开始总结出适宜耕种的季节时令。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使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出现了剩余,而围绕这些剩余物品的分配问题就产生了最早的阶级分化。
在这一过程中雅利安人逐渐完成了由原始部族向成熟的阶级国家形态过渡。在阶级社会和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也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印度出现了最早的宗教典籍《吠陀经》,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吠陀时代。整个吠陀时代一共诞生了四部《吠陀经》——分别是:《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在此之前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论:这时的印度雅利安人并不像后来的基督徒、穆斯林一样遵奉唯一的上帝(真主)。
在印度雅利安人这时的世界观中: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总之万物皆为神灵的化身,所以早期的印度雅利安人根据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塑造出天神、地神、太阳神、风神、雨神、战神以及各种地方保护神等不同的神灵形象。在《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因陀罗(雷电和战争之神)、阿耆尼(火神)、瓦鲁那(天神)等数十位大神的名字。吠陀时代后期人们开始把这些原始的宗教信仰整理成为一套体系,由此形成了印度历史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宗教——婆罗门教。
如果说之前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是同时崇拜天神、地神、风神、雨神、火神、战神等数十位神灵,那么在婆罗门教的体系中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已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梵天是婆罗门教中的创世之神、宇宙之主;毗湿奴是宇宙与生命的守护之神;湿婆则是破坏毁灭之神。这三大主神皆能自由变化,在婆罗门教诸神祇中处于最顶端的地位。雅利安人进入阶级社会后为维持对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的统治地位就发明了种姓制,而婆罗门教则为种姓制蒙上了神秘的宗教主义色彩。
根据婆罗门教的教义:创世之神的四个孩子繁衍出了日后的四大种姓。这四个孩子一个由神的口中生长出来,一个由神的双臂生长出来,一个由神的大腿生长出来,一个由神的脚生长出来。以此作为依据将祭司阶层被称为婆罗门,王室以及为其征战或从事行政管理的文臣武将称之为刹帝利,平民称为吠舍,奴隶称为首陀罗。事实上在这四大种姓之下还有一种不被承认的“第五种姓”。“第五种姓”被称为达利特人或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甚至不被视为是人,所以不列入四大种姓之内。
各种姓必须严格按自己的种姓从事特定的职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同行、共餐,跨种姓通婚更是被视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种姓制禁止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也禁止与非印度教徒缔结婚姻,违反这些规定的夫妻俩以及他们的后代都会沦为贱民阶层。低种姓的人走在街上必须时刻小心,甚至不能让自己的影子遮住高种姓人的影子,因为这会玷污高种姓人的纯洁,所以有时低种姓人出门甚至要随身携带两块板子一路敲打,以提醒路人自己即将路过。
公元前六-前四世纪古印度进入了十六雄国时代:这一时代印度次大陆上崛起了十六个较为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也分布着一些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这是臣服于憍萨罗国的一个半独立的小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比较奇特的是在那个君主制盛行的年代释迦族却实行着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在古印度的种姓制下婆罗门和刹帝利两大阶层成为了统治者,他们残酷地压榨着百姓和奴隶。
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呢?为什么人降生于世就会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恨别离等苦恼呢?在这群思考者中就有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的父亲是当时迦毗罗卫的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传说摩耶夫人怀孕时曾梦见白象入胎,然而在乔达摩·悉达多诞生七天后摩耶夫人去世,于是这位小王子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乔达摩·悉达多从七岁开始接受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学业培养。
乔达摩·悉达多晚年自述:青年时代的他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极尽声色娱乐,以致于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直到有一天身为王子的乔达摩·悉达多出宫游历时的经历促使了他的悟道成佛。话说在这次游历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先到了京城东门,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行走着,只见这位老人面黄肌瘦、头发枯槁、衣衫褴褛,看起来非常可怜。第一次见到此情此景的乔达摩·悉达多问跟随在一旁的侍臣:“将来我们是不是也会像这样?”侍臣回答:“谁也免不了年老”。
回宫后的乔达摩·悉达多一想到自己将来年老之后也会是一副潦倒不堪的模样,因此终日闷闷不乐。这被净饭王看出来了,于是向侍臣仔细询问了太子外出游历的经历。得知太子闷闷不乐的原因后净饭王告诫侍臣:”下次外出不要再让太子看到老人,不要让他看到不好的,要把好的事情给他看。”过了一段时间太子又出外游历,这次他来到了南门,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个病人,于是又问侍臣:“我们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侍臣回答:”这是谁也不能保证之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子又去西门游历,在这里他见到了死人出殡的场景。死者并非年老之人,而是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在失去这个壮劳力后全家人都陷入了困顿——他的父母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的妻子年纪轻轻就成为寡妇,他的孩子蒙受着幼年丧父的阴影。由于死者家里实在太过贫穷,以致于连棺材都买不起,草席随便一卷就抬去葬了。太子又问侍臣:”我们谁能保证自己或自己的亲人不会英年早逝呢?“在游历过京城的东、南、西三个城门后乔达摩·悉达多终于来到了北门。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出家修行的沙门。有人可能觉得奇怪:这时佛教尚未诞生,何来沙门?其实也并不奇怪——尽管目前佛学界和史学界将乔达摩·悉达多奉为佛教的开山鼻祖,但对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人生七难以及在种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生而不平等现象早就有人开始思考了,只不过到了乔达摩·悉达多这儿将其发扬光大而形成了佛教,所以在乔达摩·悉达多之前有人出家修行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这时的修行者还没能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
沙门告诉乔达摩·悉达多:”通过修行可以摆脱生老病死之苦”。这次游历之后乔达摩·悉达多萌发了出家修行的念头,这自然遭到了父王的反对。舍弃王位而出家以世俗常情看来是傻瓜,然而在乔达摩·悉达多的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自有其一番理解:什么是富呢?什么是贵呢?虽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可这些对他来说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他看到了老病死之苦,并不是贵就没有苦!还是会老、会病、会死。而富也不永久:今天是个大富豪,水、火、地震这些灾难一来说不定一夜之间就变成穷光蛋。
乔达摩·悉达多为了要解脱自己的老病死苦,也要令一切众生解脱,所以发心出家。当时古印度的修行者们普遍认为:通过折磨不净的肉体能达到使精神解脱的目的,刚出家的乔达摩·悉达多对此也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用六年的时间深入极端苦行,摧残自己的身心,甚至一度使其他修行者以为他将丧命。最终他认为苦行无益——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于是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此后他来到距他昔日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在一株高大茂密的毕波罗树(又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坐了下来。
乔达摩·悉达多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默想。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进入一种“明白”或“醒悟”状态,从此世人皆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在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传教。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很快吸引了大批底层民众,他们开始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产生质疑。
这自然不能为作为高种姓的婆罗门祭司所容,于是新生的佛教处处受到婆罗门教的排挤打压。直到公元前544年-前491年摩揭陀国王频毗婆罗时代才开始大力推广佛教。公元前364年左右摩诃帕德摩·难陀篡夺了摩揭陀国的王位开创了难陀王朝。相传摩诃帕德摩·难陀乃是奴隶出身,在当时的种姓制下尽管他已贵为一国之君仍备受婆罗门祭司的歧视,因此立志于强化王权的摩诃帕德摩·难陀在位时期大力弘扬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以对抗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难陀王朝修筑了印度最早的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有效的征税管理制度,为印度形成统一的帝国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王朝还没来得及将印度建设成为统一的帝国就碰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不远万里打到了印度河流域,不过亚历山大的战线实在太过漫长了,以致于后勤补给越来越难以为继,事实上印度河已是亚历山大扩张的极限了。在攻占印度河流域后亚历山大已无力向印度其他地区扩张,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名印度青年旃陀罗笈多——这是一个出身于为国王饲养孔雀的奴隶家族的青年。
然而亚历山大却认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果不其然在亚历山大死后旃陀罗笈多率领印度人民发动起义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即又在谋臣考底利耶的协助下攻占难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由此开创了孔雀王朝。到了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在位时期通过武力统一了除迈索尔地区外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地)。也许是因为厌倦了多年来的杀戮,于是在统一印度后阿育王公开宣称:”战鼓的声音湮灭了,佛法的光芒将普照大地“。
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佛教徒也像奔走在这条道路上的战士和商旅一样为自己的信念而四处奔走,目前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大约在公元前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不过由于当时正处于西汉、新莽、东汉三朝更替时期,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佛教未能在中原得到什么发展。
后来汉明帝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汉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天竺僧人到达东汉都城洛阳后在此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至此开始了这个宗教向中国传播的历史。
此后佛教又通过中国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逐渐成为东亚各国普遍信仰的宗教之一。在阿育王之后三百多年佛教史上又一位护法名王诞生了——他就是贵霜帝国的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他在克什米尔召开了佛教史上第四次大结集,规模超过了前面三次。会上对佛教三藏重新作了修订和解释,其成果集中于200卷的《大婆沙论》。“大乘佛教”教派也诞生在这一时期,而佛教文化同希腊雕塑混合的犍陀罗佛像雕塑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起来。
直到唐代我国著名的西行求法僧人玄奘还曾在今天印度境内的那烂陀寺求取真经,这意味着印度的确曾一度是佛法昌盛之地。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佛教起源于印度这种说法是指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文明所覆盖的区域,并不是指今天的印度共和国是佛教的起源地。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历史上古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一样曾向外辐射。位于尼泊尔境内的佛祖诞生地在历史上曾是古印度文明覆盖的区域,但这一地区在政治上并不隶属于今天的印度共和国。
这就好比韩国、日本、越南在文化上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但没人会认为这些地方在政治上属于中国。尽管佛教的起源地如今并不在印度境内,但不能否认的是如今的印度国土上曾一度盛行佛教,那么为什么如今佛教徒在印度还不及总人口的1%呢?佛教在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时期曾得到发扬光大,甚至一度力压婆罗门教而成为印度国教,至今印度国旗中间那个法轮其实就是指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弘扬佛法的功绩。事实上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大力弘扬佛法是有很现实的政治目的。
孔雀王朝的祖先是给前朝国王饲养孔雀的奴隶出身(大致可以理解为印度的朱元璋),从奴隶到一国之君的经历固然传奇,但在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中孔雀王朝皇室属于备受歧视的首陀罗种姓,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孔雀王朝需要一种足以和婆罗门教分庭抗礼的思想工具,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自然符合孔雀王朝的需要;贵霜王朝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甘肃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部族,因为被匈奴击败而西迁中亚,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留在当地的希腊人、马其顿人通婚逐渐形成一个混血民族。
这个混血民族后来征服了印度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作为外来民族的贵霜王朝同样希望淡化国内民族、阶级之间的矛盾,于是也选择大力弘扬佛法。然而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做法其实是损害了雅利安贵族(也就是婆罗门教体系中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两大种姓)的利益的,当王朝处于鼎盛阶段这些贵族不敢造次,可一旦王朝进入动乱时期贵族们就再也压抑不住恢复自己昔日特权阶级地位的冲动。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
印度教的横空出世令贵族们看到了制衡佛教众生平等观念的思想利器,于是很快开始大力提倡。与此同时由于佛教身为出世间的宗教,拥有与社会一线割开的教团组织——佛教虽拥有如那兰陀,超岩寺那样巨大的僧院,但封闭式的高级僧院学府只适合于僧人及当时社会名流学习之用,此法必然脱离于基层社会而得不到社会的爱戴与支持,形成佛教孤立无缘的局面,因此教团势力缩小,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减少,渐渐的被社会所淘汰。
事实上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印度教是在二世纪从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正当印度教日益壮大、佛教日渐式微之际一股新的势力来到了印度次大陆。
皈依了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像当年的雅利安人和大月氏人一样涌入印度次大陆。公元12世纪末伊斯兰教大举攻入印度的比哈尔(即佛教的中心地带摩竭陀)和孟加拉一带,以圣战为由的伊斯兰教徒出于宗教原因大举肆意的破坏、洗劫、烧毁了当时印度佛教的四大寺等所有佛教寺院。此时的僧侣要么被杀,要么逃跑,要么还俗。据明代西藏史学家多罗那他说:超岩寺最后的座主释迦师利最后跑到了东孟加拉,经过三年后前往西藏。这标志着佛教在印度已没生存基地。
佛教在印度日渐式微的同时却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阿育王时期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斯里兰卡。公元4-6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缅甸、柬埔寨等地。公元4世纪后半叶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从中国引入佛教。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在日本演化出净土真宗、日莲宗等诸多宗派。7—8世纪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从印度和汉地引入佛教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体系。10—14世纪越南进入佛教兴盛的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
如今我国的地理教科书中所介绍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然而实际上我们在上文已提到佛教在全球的信众人数其实并没印度教多,然而佛教的传播范围却远远大于印度教:迄今为止印度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几乎仍局限于印度本土,然而佛教却被东亚、东南亚多个国家普遍信奉,从19世纪起欧美国家也陆续诞生了一系列的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当佛教在东亚、东南亚广为传播时在印度本土却几乎一度快要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佛教在印度本土不仅日渐式微,而且还逐渐出现了与印度教合流的现象。佛教在其诞生之初可能像我国的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一样称之为佛家更合适,因为此时的佛家弟子实际上是无神论信仰者——此时的释迦牟尼只是被作为佛家创始人而尊崇,而并不是一个被神化的形象。这时佛家弟子所要推翻的是婆罗门教的阶级观念,实现众生平等的目标。这时的佛教思想还很难称之为宗教,事实上佛家和道家一样经历了一段从学派思想向宗教过渡的过程。
佛教在孔雀王朝、贵霜王朝时代的兴盛就在于平等的社会观使其得以争取人心,然而在佛教日渐式微之后反而加速同印度教靠拢。印度本土的佛教就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和印度教日渐同化,从而最终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也就加速了没落衰亡的进度。佛教的经书不再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口语书写,而是用婆罗门教的经典语言梵文书写。与此同时佛陀和菩萨也被偶像化、神格化,然而这种神化本身就意味着佛菩萨与凡人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阶级。
佛教在诞生之初本是反对各种巫术、咒语的,然而当佛教失去最初的伦理教义之后却开始流行起各种巫术、咒语,由此形成的佛教密宗与印度教的密教之间界限已越来越模糊,久而久之佛教在印度本土已不再被人视为是一个独立的宗教,而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是印度教的分支。与此同时印度教也吸收了佛教的部分教义:作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一共有十个化身,而其中第九化身就是佛陀。所以印度人到佛教寺庙看到佛陀就会本能地理解为是印度教毗湿奴的第九化身。
到了近代英国人殖民时期欧洲的天主教、基督新教等教派传入印度就进一步挤压了本就已日渐式微的佛教赖以生存的空间。“印度”在古代始终只是一种地理文化概念,然而从来都没形成过统一的民族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印度第一次被塑造为一个整体,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中央政府,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英国的殖民统治反而在客观上催生了印度的国家意识,于是在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
上世纪50年代在和圣雄甘地、印度共和国开国总理尼赫鲁齐名的印度开国三杰之一的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领导下印度展开了一场新佛教运动,可能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安贝德卡尔相比圣雄甘地和尼赫鲁并不算出名,但在印度他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正是他缔造了印度共和国的宪法,因此被称为印度宪法之父,然而这位印度宪法之父却诞生在一个贱民家庭。当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双料博士学位的安贝德卡尔回到印度后所感受到了却依然只有歧视。
由于在印度独立过程中的甘地、尼赫鲁等领袖都出自高种姓,因此他们对达利特人的利益关注较少,在这一时期安贝德卡尔一度质问甘地和尼赫鲁:”达利特人能从印度的独立中得到什么?“尽管遭到如此尖锐的质问,但甘地和尼赫鲁也表现出了领袖人物应有的大度——在印度独立后他们请安贝德卡尔出山起草印度宪法,安贝德卡尔以宪法的形式否定了种姓制在印度的存在,时至今日全体印度公民在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地位上是一律平等的,然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低种姓人仍受到各种歧视。
1950年时任司法部长的安贝德卡尔创办了印度第一家为达利特人提供教育的学校——弥兰陀学院,这所学校在后来的印度历史上为数十万低种姓者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1951年安贝德卡尔辞去了身为中央政府高官的司法部长一职,全身心投入到为达利特人争取权益的公益活动中去。1956年10月50万达利特人在他的带领下皈依了宣扬众生平等思想的佛教,尽管两个月后安贝德卡尔与世长辞,但由他发起的这场新佛教运动被僧护和世友继续推进了下去,安贝德卡尔也被印度佛教徒尊奉为菩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