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文化繁荣研究(20):从儒佛融合的角度看大牛文殊寺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6 17:16:01

Ready

#五台山##忻州头条##人生最终追求是什么##文殊寺#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转型时期,从嘉靖到崇祯间约百年 ( 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时间,中国社会思想经历了由古代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潮转变的过程。由于朱明王朝倡导“以儒为主,辅之以佛”的政策,使得儒学和佛学进一步融合,佛学藉儒学而广阔,儒学随佛学而精深。佛学和儒学同命运、共兴衰,导致了佛教义理中国化的最终确立。可以说有明一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就是三教合一、儒佛会通。

居士佛学兴盛

一、居士佛学兴盛的政治基础

在明代,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神宗朱诩钧之母皇太后都极力推崇佛教。太祖朱元璋认为佛教具有“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无亏’的功用。明成祖朱棣也把佛教所具有的“阴翊王度”的功能作为制定各项佛教政策的基础。明武宗朱厚照自称“大庆法王”,意思是佛教教主的意思。明神宗朱栩钧之母皇太后又自号“九莲菩萨”。真可谓“上有所好,下必兴焉”,正是由于最高统治者的鼓励支持,为明代居士佛学的兴盛创造了宽松可靠的政治条件。

二、开国文臣宋濂援儒入佛

自号“无相居士”的大学士宋镰(1310~1381)是明廷的肱股之臣,深得太祖朱元璋的信赖,“常侍左右、备顾问”。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在南京蒋山多次举行祈福消灾法会,宋镰不仅亲自参加,还主动结交碧峰宝金、秀潭宗泐、独痷道衍、来复天心等这些高僧。“真乘之教与王化并行”的儒释主张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宋镰为帮助朱元璋达到利用佛教“化民成俗’,“使人趋于善道”的目的,还统一天下僧侣的教材,命天下僧人皆习《心经》、《楞伽经》、《金刚经》三经。

三、兵部尚书王阳明出佛入儒

《明史》对王阳明(1472~1529)的评价是“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中后期的官方哲学,至今影响深远。他的心学本身就是儒佛交融的结果。

王阳明有一段漫长学佛修禅的经历,“吾亦自幼笃志二氏(佛、道)”。后来他运用禅宗的不二法门来阐述他的“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他受禅宗顿悟理论启发,提出“致良知”学说,在修炼上,他所主张的静坐,居敬,慎独也都来源于佛教的禅定,显然王阳明心学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王阳明心学虽然带有浓厚的禅学色彩,但它毕竟是入世哲学,而非出世哲学,他反对逃避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去修炼“良知”和追求“知行合一”,而是主张在儒家纲常伦理基础上,运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来培养塑造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圣人君子”。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对当时士人影响很大。

四、文人居士佛学

文人居士佛学以佛教作为精神寄托,寄情诗文,抒发个性,于明代文学贡献极大。自号“石头居士”、“空空居士”的袁宏道是明代文人居士的代表之一。

据《明史》记载袁宏道“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已而解官”。他生性好慕自由,鄙视官宦,为官不久,即退隐乡居,漫游南北。在佛学上,袁宏道回向净土,晨夕礼诵,兼持禁戒。文人居士禅学所追求的是“适世得趣”,他研究修习佛教的根本用意在于“独来独往,自抒自逸”,实践其“适世”的人生哲学,反对其它思想的束缚,它既区别于儒家的入世,又不同僧侣的出世。得趣,意味着人性的自然发挥,情感的自然流露。“适世得趣”成为他居士禅学的灵魂。

明代文人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六如居士唐伯虎、香光居士董其昌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佛教作为精神寄托,参禅修净,尽情抒发个性,渲泻情感,活跃于文坛,书画界,艺术成就极高。

五、居士佛学影响

首先,明代居士佛学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佛教的强烈兴趣。佛教也深入民间、正在变成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五台山繁峙地区,民间普遍相信拜观音菩萨求子,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放生得福,素食长寿等等。总之,佛教思想更加深入渗透到士民心中。

其次,以佛儒融合为标志的阳明心学的诞生,是明代思想界的一大变革。王阳明以佛教注重开发自性,“顿悟”和“众生平等”的观点为指导,不以孔孟及程朱为是非标准,要求人们“反求诸心”,“个个人心中有仲尼”,“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为进步人士反对圣贤偶像崇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这在当时确实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明代居士佛学的兴盛不仅丰富儒家正统学说的内容,而且还掀起了晚明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

第三,明代居士佛学兴盛的史实,意味着中国佛教在僧侣佛教之外,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和信仰基础,并同中国社会及其生活融为一体, 从而避免了印度佛教夭折的命运。历史上中国佛教毁而不断,灭而不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究其原因,正是这种存在于广泛社会各阶层居士佛学兴盛的必然结果。

四大高僧三教合一

以明末四大高僧为代表的佛教理论具有鲜明的三教合一特色,并以佛教高僧的身份对儒道两家的经典著作作了大量的著述,他们以佛家立场宣扬三教合流,受到了佛教丛林中人的呼应,也值得我们重视。

一、云栖袜宏

云栖袜宏(1535~1615)著的《缎门崇行录撷》收有《尊师之行》、《孝亲之行》、《忠君之行》等文,他还作了《儒释和会》、《儒佛交非》、《儒佛配合》等文章,他认为“禅宗与儒典和会”是“聪明人”所为。株宏说“三教……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而同归于理,此所以三教一家也”。

二、憨山德清

憨山德清(1546~1603)著有《春秋左氏心法序》、《注道德经序》、《中庸直指》、《大学纲目决疑题辞》、《道德经解发题》、《观老庄影响论》。他认为“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岀世”。“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务心之要在参禅,参禅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适时,适时之要在达变,达变之要在见理,见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重生之要在务内,务内之要在颛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妙极于一心,而无遗事矣。是故学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三、藕益智旭

藕益智旭(1599~1655)则著有《孝闻院》、《圣学说》、《致知格物解》、《四书藕益解自序》、《周易禅解自序》。他在二十八岁母丧后,在关中身患大病,后皈依佛教,乃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后亦提倡持名念佛。他认为,佛教的根本目的在成佛,成佛要从觉悟和修行两个方面来实现,即真学以解行双到为宗趣,非开解无以趋道,非力行无以证道,解行并重,禅净双修。

四、紫柏真可

紫柏真可(1543~1603)世称紫柏尊者,著有《解易》,他不仅认为儒、释、道应该合而为一,还指出有的佛教徒割裂佛教与儒、道乃是“佛法大患”,对割裂儒、释、道三教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智旭又说“三教圣人不昧本心而己。本心不昧,儒、老、释皆可也。若昧此心,儒非真儒、老非真老、释非真释矣”。

我们从这些著述言论中可以看出,四大高僧都明确地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他们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三教的利弊,源流、功能效用。且均主张禅净教兼修,性相相融,顿渐结合,各宗融合,三教互补。有学者研究认为,“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应该被视为中国佛教的一场自我革命与自我拯救运动”。透过三教合一和诸宗融合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造就了明清学术的基本特征。

大李牛村宫氏源流

一、始祖宫德

据繁峙大李牛村《宫氏族谱》记载,宫氏一世祖宫德,也是山西宫姓的始祖。原籍安徽省凤阳府寿州西南隅村人。随其同乡朱元璋起义北征。自大明洪武年间,因军功卓著,钦封山西都指挥使,后居繁峙李牛村。李牛村,传为唐初大将李靖远征突厥时曾驻兵于此,故称“李留村”,村东文殊寺俗称“东寺”,原有李靖祠可以佐证,后来讹传为“李牛村”。全村以西营为主,辖榆塄,申沟头,泉湾三个自然村。

永乐七年(1409),宫德护驾朱棣迁都北京,荣升二品。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宫德奉旨北征,英勇厮杀,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乱。明宣宗敕封宫德为镇国将军。

宣德三年(1428),宫德封疆三晋,镇守雁门关。宫家因此袭封五世,庇荫子孙。宫德戎马一生,历经五帝,赤胆忠心,成为誉满华夏,广启后人的护国英雄。

宫德生四子,长子宫端袭职指挥使,驻守神池一带,故定居神池。次子宫钦定居繁峙大李牛村。三子居宁武,四子居昔阳。大李牛支系繁衍至今26代,660年。

二、七世宫应祯

七世宫应祯的父亲宫瑄,有古君子风,经常教导子孙学习,家道逐渐兴隆。宫瑄乐善好施,富而好礼,乡人皆称有仁德之士。其次子宫应桢,字子吉,号前山,自幼器度轩昂,博览群书,志向远大。万历丁丑选拔贡,初任学正,继授山东莱州府即墨知县。

本文要考证的《重立文殊寺碑记》,就是他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去山东即墨县(今青岛辖区)上升知县前15年,作为太学生时撰写的。

宫应祯在山东即墨任知县数十年,屡有德政。他看到该县孔子圣庙年久失修,遂纠合本县士民,募化重修。但是士民以生活拮据为由,觉得难以完成。于是他概然拿出多年积蓄的俸禄,“独任其责,不伤民财”。文庙大成殿修建完工后,他亲自焚香祈祷即墨县(今山东青岛市辖区)后世子孙书香不绝,多出人才。

万历乙卯(1615年),宫应桢奉宪令运米,事竣之后方得升迁,不幸卒于任上。子孙想要扶梓归里,无奈没有钱财而无力归葬。即墨士民感叹宫县令在任数十年廉洁自律,一心为公,竟如此清贫。纷纷自愿赙送还乡,一路上士民老幼执绋,哭声载道,几于罢市。灵柩抵达繁峙梓里,举族为之悼祭,厚葬于大李牛村东。

三、八世宫永忠

明嘉靖《重立文殊寺碑记》书写人是八世宫永忠。据《宫氏族谱·世谱志》记载,宫永忠字厚夫,号香崖,廪膳生,幼而受业,后游学汾河书院,名闻日隆。他天资聪颖,孝友克敦,每归乡里,前来谈道义,穷经史的人络绎不绝。他不事家计,不殖货利,一生勤学力行,襟怀磊落,与物无争,开设书馆为乡里造就人才。时人且敬且畏,无不慕其风采。

四、十二世宫如绪、宫翊世

据《繁峙县志》和《宫氏族谱》记载,宫如绪的父亲为增生,宫如绪为举人,他的大哥宫匡世为岁贡生,可做小官吏。他的二哥宫翊世为儒学生员,俗称秀才。他的四弟宫宗绪为岁贡生,他的五弟宫昌绪为庠生即秀才。

刻于乾隆元年(1736)《重修文殊寺碑记》碑阴刻文中由十二世宫如绪撰文,二哥宫翊世书写。宫诩世还为刻于乾隆十五年(1750)《大李牛重修碑记》书写了碑文。

五、十三世宫伯元

十三世宫伯元出生在大李牛村书香世家,祖父、父亲都是秀才,他从小受到正规的儒家文化教育,七八岁过目成诵,十二三岁便下笔成章。雍正五年(1727)参加会试,中进士甲科。殿试时,雍正帝亲问治国之策,宫伯元对答如流。皇帝特赐“独占鳌头”牌匾,荣归故里,悬挂宗祠。宫伯元后出任河南光山知县,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因不善迎合大吏,改任平陆县教谕。卒于任所,葬于繁峙祖茔。

刻于乾隆元年(1736)《重修文殊寺碑记》碑阴刻文中有:赐进士初任河南光山县知县宫伯元。

六、新建光裕堡

乾隆四十四年(1779),宫翼庭、宫幼选因大李牛用水为患,率诸子侄掘井筑堡,新建光裕堡。一时罕有匹焉,时人称为“卤城俊耄”。繁峙宫氏明清六百年,传26代约五千人,可查有功名者183人,其中输林院庶吉士1人,进士2人,举人4人,翰林院待诏3人,孝廉方正1人,贡生、增生、庠生172人。其后裔散居繁峙、神池、灵丘、代州、宁武等地。

文殊寺碑记

一、文化名村大李牛

文殊寺坐落于五台山北台支山大李牛村,分东、西两寺。大李牛村现隶属于繁峙光裕堡乡管辖,距县城18公里。海拔1178米。大李牛村自古崇文重教,素有“书香门第李牛多”之说。村内姓氏宫姓为大户。大李牛村佛教寺庙文化积淀深厚。因距五台山较近,古时候是通往五台山的必经之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在村周围曾建有五座寺庙,现存东文殊寺、西文殊寺两寺。

二、宫氏祠堂

大李牛村西宫氏祠堂,始建于明代,座北向南为两进院落,山门的上方悬挂着清代雍正皇帝为新科进士宫伯元御赐的一面“独占鳌头”的金字牌匾。二门为垂花式门楼,上方有乾隆年间繁峙知县周铭诒和李凤集题赠的“兰畹清芳”、“宝田世美”的匾额。后一场大火将祠堂化为灰烬。经族人共同商议在旧址上重建新祠,历数年而成。

三、明代《重立文殊寺碑记》

现立于大李牛村西文殊寺正殿内《重立文殊寺碑记》,刻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本村七世宫应桢撰文。

由碑记可知,出身在一个“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的书香世家的宫应桢,对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经常到西文殊寺与老僧性观探讨济世度人的佛教义理。深得老僧的信任。对他说寺院旧有碑记已破碎,惟有纸迹尚存。

“祖师蔚人正安,朝披释教,暮览儒书,于后唐庄宗同光乙酉(925年)未建寺与村舍,发志创立,且无水泉之利, 焚香祷祝,俄而水出,又谓龙虎护坐,乃于峪内建看花楼,后寺成渐有村舍,南至香山崖,东至天鸣岗,西至大沟,北至横沟”。

五代时期后唐(923~936)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本姓朱邪,山西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人)。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被封为晋王。山西是他的发祥地。“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

其一,这段珍贵文字为我们确立了西文殊寺的建寺时间为后唐925年。创寺始祖为河北蔚州(今张家口)人正安。正安“朝披释教,暮览儒书”,说明他是一位儒释兼容、心襟开阔的高僧大德。

其二,宫应桢对僧人正安创建文殊寺时“焚香祷祝,俄而水出”的记录表示怪诞虚妄,不以为然。但想到《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有:“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顽石点头,天花坠地”的禅门故事,故知真诚所至,金石为开。遂应寺主之请,刻石记文,寺成之后,渐渐形成又一个小村落。

其三,宫应桢暗自观察本寺僧人祟尚简朴,敦厚简默,不事粉饰。行住坐卧从事于心。做到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正是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居士说的入不二法门。据碑记可知,西文殊寺建有维摩殿,里面应塑有二圣不谈塑像。勤奋好学的太学生宫应桢一定会寺内老僧请益,也一定读过《维摩诘经》。

维摩诘居士认为学佛解脱不一定出家,只要在主观上修养,则虽有资生而实无所贪,虽有妻妾而远离五欲。主张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有相与无相、有知与无知等一切分别平等不二,由此进入“不二法门”。维摩诘游戏人生,又精通佛理,无疑使少年宫应桢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于是他反躬自省,“静其心,勿多其故,贞其德,勿渝其志,则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并用苏东坡输给佛印玉带的故事勉励自己。从此树立了不为物累,追求高风亮节的人格,要与石头一样可以不朽的人生志向。

其四、该碑记录宫氏族人施主共有十七人。

“本寺第八代祖师如月,门人妙清、妙口、妙缘、妙润”。本寺正礼悟深、悟友、悟怀、悟铠。第八代祖师如月无考,老僧性观没有资料记载。考察本寺僧人起名顺序,符合禅宗临济义玄祖师传至十八代瑞岩方山文宝禅师,立十六字派:“慧性妙悟,真机全露,广济彻源,符因证果”。确认明代为禅宗临济法脉。彼时西文殊寺下院有大宋峪兰若寺,泊子村海演(眼)寺(后迁富家庄)、小李牛金城寺、木口村清凉寺、峨河庵。

四、清代《重修文殊寺碑记》

《重修文殊寺碑记》,刻于清乾隆元年(1736),现立于光裕堡乡大李牛村西文殊寺正殿内,高175厘米,宽70厘米。此次重修主要是福演法师和徒孙住持成福对千佛殿扩建维修,旧殿三楹扩为五楹。东西配殿各一楹增为三楹,又建东西茶厨六间,韦陀殿一间。并金塑三佛祖,装饰众圣像。对大殿廊庑墙垣屋壁损坏的地方进行了修补,颜色黯淡剥落的地方重新粉刷。但见“维摩月殿重开浮屠之光,莲座竹林更添梵宫之丽”。西文殊寺经过此次重修,建筑规模扩大了许多。

本次重修历时十三年,都是僧人成富不忘初心,始之终之。本村十一世宫蕴秀素有义举,率先拿出粮食和银两,以备修寺急需之用。赐进士初任河南光山县知县十三世宫伯元也积极响应。

该碑由十二世宫如绪撰文,“高僧谈经,天厨献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人心不泯,佛性常存”,可知他虽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同时佛学修养也很高。该碑文由十三世宫翊世拜书。本村宫氏生员、监生施主共计35人舍财布施。

五、清代东文殊寺《大李牛重修碑记

《大李牛重修碑记》,刻于乾隆十五年(1750), 现存大李牛村东文殊寺(原名李牛寺)正殿东侧的瓦砾中,高150厘米,宽67厘米。大殿正门上方悬挂1979年10年繁峙县革命委员会立的牌匾:

“文殊寺,亦名东寺,始建于唐,为纪念唐时李令公而建,历代重修。单檐悬山顶斗拱三铺作,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应妥为保护,严禁破坏。保护范围: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及一切附属文物风景树,维修时不得改变原貌”。

唐朝武德年间东突厥入侵雁门,贞观三年(629年),大将李靖以山西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继而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唐朝大李牛村传为李靖驻兵于此,俗称西营,村民感公恩德,建有李靖祠,村名“李留村”,后讹传为“李牛村”。

《大李牛重修碑记》碑阴刻重修纠首姓名:候选训导宫遇世,太学生宫强世等23人。由吏部拣选知县、改授儒学教谕、管繁峙县训导、古郇罗谦谨撰文。由本村宫氏十三世儒学生员宫翊世拜书。

道德重建 融合双美

沿袭历史传统,佛教信众的修持可分为在家修持与出家修持两类。孟子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教重人伦,佛教重心性,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互相发明。印光大师说:“尽性学佛,尽伦学孔,……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 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人人为尧舜”与“个个可作佛”同属人的“善性”,或称“本具之天真佛性”。觉悟者最终成圣或成佛,虽有入世或出世之别,却也可以互转融通、互相发明。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若为众为公,则其福泽绵长,为己为私,便如春露秋霜

诚如斯言,七世宫应祯有幸生活在先贤王阳明“心学”盛行的年代。少时便以儒入佛,参得心外无佛之旨。长而由佛入儒,为官能三十年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致良知”“知行合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了给山东即墨县修建大成殿,把全部积蓄俸禄拿出来,以至回乡探亲麻袋里装着砖头以撑门面,闹出在山东遭贼抢劫的笑话。

十三世宫伯元勤政爱民,不畏权贵,从不趋炎附势,由河南光山县知县改任平陆县教谕。深得百姓爱戴和赞许。

十七世宫耀月同治1873年由拔贡考中举人,光绪1889年考中进士,参加朝考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负责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后出任甘肃平罗县知县,继授河南齐东知县,新建书院,大兴文教。据《齐东县志》记载:有一年,齐东县发大水,屡请救灾款,全活甚众。除蝗蝻灾,以保禾稼。善政很多。他们做到了“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或为儒或为释,关键是做到一“真”字。正所谓: “以佛法助儒道,二法并行,俾一切人于世法为真儒,于出世法为真释。”

修行未必要出家,在家修行亦得道。居尘学道,即俗修真,乃达人名士,及愚夫愚妇,皆所能为之。十七世清末孝廉方正宫桂谭,不仅孝敬父母,关爱子女,而且经常扶危济困,周济乡邻。一次回家的路上,看见警备队的人押着本村的一个村民往城里走,上前问清原因是没有纳粮。他说,“只要你们放人,欠多少,我来交”。随后,他替村民交了所欠粮食。还有一次,本村村民辛三娃在贫困无助之际,欲卖女籴米,他听说后赶紧送去几斗高粮,帮助他度过难关,免受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

地域如人 各有底色

儒家以天命为性,修之上合於天者为德,佛教以诸法无生为性,体空智果为德。不论是儒还是佛,“欲以至德凝道,必道问学以尊之,欲真实学问,必尊德性以道之,欲证德性之广大……必道中庸以极之,欲证德性之中庸……必崇礼以敦之”。儒佛合于五戒十善,实质上 “ 同归一乘” ,所谓“ 圆人受法,法法皆妙” 。

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挣脱生死轮回的苦海,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儒佛都强调要自己亲力躬行,由自身而扩及家庭,由家庭而扩及社会,由社会而扩及国家,追求实效,或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把谈玄说妙的道理讨论放在第二位。

地域如人,各有底色。以大李牛村宫氏为例,他们祖辈生活在五台山佛国圣地,文殊菩萨金色界。大李牛村中有五座寺院之多,宫氏族人自幼受到正宗儒学与佛教文化浸润,对于村中兴建维修文殊寺,护持正法,他们均义不容辞,舍财出力,争先恐后。同时,他们作为世俗之人毕竟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至于分内所当为者,均能勉力为之。耕读传家,教育子侄成人立业,待亲戚以忠厚,对乡里以和平,遇贫穷人则力为周济,遇公正事则乐为斡旋。富而好礼,见者敬之。

八世宫永忠从小受到正规儒学教育,后游学汾河书院,回到家乡不事家计,设馆教学,培养造就人才。每花晨月夕,与二三人,把酒论文。当时有岁贡生姚鱼称赞他襟怀磊落,与物无竞。有青莲居士李白飞殇酸风月的风彩。一时十里八村众学子慕其丰彩,且敬且畏,前来就学。宫永忠生子二人,一为增广生,一为邑庠生(据《宫世族谱·世谱志》)。

宫氏后人或为政,或为学,或经商,或务农,上不失高堂之欢,下不失私室之依。谨慎自守,形端表正,县里官绅对他们都很器重。

十七世宫耀德自幼读圣贤书,品行学问俱为人称道。《据亭先生》碑记中说,清光绪七年(1882)繁峙县令何才价主持重修《繁峙县志》,仰慕“其品端学粹,礼请助修《县志》”。光绪十五年(1889)闹饥荒,“村人饥寒者悉衣食之”。

综上可知,宫氏后人牢记“人若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若造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的古训,知足常乐,训诫子孙,广积福报资粮,至今繁衍子嗣近七百年没有中断,大李牛村宫氏文化亦成为繁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繁峙县乡两级若能打造一个“乡村宫氏文化记忆馆”不失为振兴乡村,文化自然的良策。可以建设怀旧小屋、 体验农庄、乡村文化研究室、农耕文化园、木匠室、铁匠室、毡匠室、石匠室、水磨坊、刻画匠、粉刷匠、腊像馆、宫氏家谱陈列室等展厅。定期“以老物件为媒,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为主题,组织大家带着老物件,讲述老物件故事,各社会团体、协会会员参加文化聚会交流!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清凉逸人,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五一劳动节焚香沐手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