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经典 → 玄奘大师一生都在传播佛教和翻译经文。他的徒弟知道他死后去了哪里

玄奘大师一生都在传播佛教和翻译经文。他的徒弟知道他死后去了哪里

2022-05-06 15:02:03来源:互联网小编

玄奘大师一生为了传播佛法和翻译经书,圆寂后去了哪里,徒弟知道。

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和著名的电视剧《西游记》,都是根据玄奘大师西去天竺学法取经书为题材的。《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唐王李世民送别唐僧。其实这个情节是不存在的,唐王李世民执政时,是不允许国民出国的。

也就是说历史上玄奘大师是偷偷出国的,当时玄奘大师他发现有些经书残破不全,有的解释自相矛盾,不利于僧人的学习和佛学发展。玄奘大师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寻根追源,阅读真经,因此,他就下定决心去天竺求取佛经。

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大无畏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九死一生,最终玄奘大师在遭遇种种困难的情形下,凭借着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的加持,经历了种种磨难,途径138个国家和地区平安地抵达了天竺。这些都被记载入了《大唐西域记》。取经路上,玄奘大师“乘危远迈,策杖孤征”,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住持戒贤法师收他为亲传弟子,亲授《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勤学好问,每日认真研读经书。

玄奘大师遍游五天竺,广学诸派经论,如此且行且学,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大师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烂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大师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戒日王的主持下,玄奘大师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 玄奘大师讲论,任人问难,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一人能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deva),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十八国王并于会后皈依为弟子。

玄奘大师不忘报国之志,毅然放下了一切荣誉,谢绝了各国的邀请,决意东归,贞观十七年,玄奘大师带着佛骨舍利、金银佛像和六百多部梵文佛经启程东归,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约五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还抵长安,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玄奘大师回国以后婉谢了唐太宗还俗出仕的劝言,继而把全部心血用在了传播佛教正法,翻译经论的佛教事业上,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大师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

此后19年里,玄奘大师潜心译经。每日三更才睡,五更起床。先后译出《大般若经》、《心经》、《瑜伽师地论》等佛典75部,共1335卷。此外,大师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增进两国文化的交流。

正月十六,玄奘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口里喃喃自语:“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第二天,玄奘又梦见禅房里突然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人,非常高大,身穿锦绣服装,来回穿行,院子后面的山陵之间突然布满了鲜艳的金幡、旗帜,林间奏响了各种各样的音乐,门外停满了装饰华丽的车子,车子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供养玄奘法师。

二月初五夜半时分,他的弟子问玄奘法师:“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即弟子问玄奘,和尚,您是不是已经决定可以生到弥勒佛净土呢?玄奘法师回答:“得生”。这是玄奘法师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两个字。

玄奘大师一生的志向就是弘扬佛法和翻译经书,造福众生,圆寂后的愿望就是往生兜率天内院,也就是弥勒菩萨未来佛的净土,跟随弥勒菩萨,就像跟随释迦牟尼佛传法的弟子们。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rygoingup@163.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鲁ICP备150026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