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川幕府——元朝统一的幕后智库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21 12:09:44

Ready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之《大都》讲述了元世祖忽必烈与伟大“帝师”八思巴、杰出汉臣刘秉忠、姚枢,及其母亲唆鲁禾帖尼、皇后察必等影响元朝大一统的人物故事,在呈现各民族间文化、政治及经济的融合互鉴中,带领我们走近元朝营造的都城——大都,这座都城穿越千年而来,奠定了今日的伟大城市——北京。

看了影片后我觉得忽必烈的智囊集团——金莲川幕府在元朝的建立过程中居功至伟。如果忽必烈和他的继任者们能够继续秉承“金莲川幕府”的治国思想和理念的话,元朝也不至于才存活了短短的98年。引用片中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为“世间有一种力量强过武力,那是人的思想。”

下面我通过忽必烈的成长经历来为大家展示金莲川幕府几个主要人物是如何一步步把忽必烈推向帝王宝座的。

公元1232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在征伐金国的班师途中神秘病逝。18岁的忽必烈和他的几个弟兄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是一位仁慈宽厚又富有力量的女性,她长期在后方替黄金家族管理领地,比很多嗜酒黩武的蒙古男人更懂得治理之道。她引导儿子们接触汉文化,教导儿子们要保持团结。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忽必烈广纳谏言,征召一些汉族知识分子来做幕僚。他变得愈发强大,很快成长为草原黄金家族的重要脊梁。

随着灭金战争的胜利,强悍的大蒙古国逐渐称霸中原。此时的忽必烈继续隐藏锋芒,广泛接触汉文化,学习治理政权的“中国之道”。终于,时代的列车向他发出“上座”邀请,他要迎接的最重要的人物即将登场。

此人就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年八思巴出生于西藏萨迦县。八思巴从小天赋异禀,读写五明(包括声律学、正理学、医学、工艺学、佛学等藏族传统学术)不教即通,并说自己的前世是贡塘高僧萨顿日巴。萨顿日巴的两位弟子听说后,前来验证,当时八思巴正与其他小孩在一起玩,见到他俩后,立刻认出了他们,并且直接说出了两人的名字。他3岁就会口诵真言、心咒修法,大家都很奇异,纷纷称其为"八思巴",即藏语"圣者"之意。不幸的是在八思巴5岁时父亲去世,他由叔父萨迦班智达抚养长大。

公元1239年,蒙古人攻入西藏,当时西藏众多教派以割据的形式管理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方便管理,蒙古人选中了实力最强的萨迦派作为西藏地区的代表。公元1244年,蒙古大汗阔端给萨迦派掌教萨迦班智达写了一封邀请信,信中表面上是邀请萨迦班智达来凉州(甘肃武威)商量西藏日后的安排,实际上就是要做人质,而且一名人质显然是不够的。于是萨迦班智达带上了作为萨迦教派指定继承人的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前往凉州,八思巴只有十岁。公元1247年,他们到达了凉州,第二年正月与阔端进行了会谈,西藏归附蒙古。忽必烈登基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八思巴他们继续留在凉州,公元1251年萨迦班智达圆寂,17岁的八思巴继承了萨迦派教主之位,并负责藏区事务。

也是在公元1251年,忽必烈的大哥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的大汗。不久后,忽必烈被任命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此时中国南方只剩下南宋和大理,南宋一时难以攻下。征伐云南大理国成为忽必烈的主要任务。为了让八思巴提供行军上的支持,忽必烈在公元1253年邀请这位功德超群的法师去六盘山下的驻地会谈。开始时忽必烈以领主的口吻向八思巴提出了一系列命令和要求,会谈一度陷入僵局,八思巴眼看就要拂袖而去。幸亏有王妃察必及时劝谏忽必烈留下这位卓然超群的法师,并以智慧和善良主动化解二人的紧张关系。后来忽必烈主动向八思巴问法求道,最终被其精神信仰感染,商议合作开辟宏图伟业。此后,八思巴一直跟随忽必烈,用佛法化解了忽必烈的戾气,陪他经历夺位大战并建立元朝。后来忽必烈拜八思巴为“帝师”,而且八思巴奉命创制出了蒙古族新字——八思巴蒙古文字。在蒙古地区宣扬佛法使,使藏传佛教成为蒙古族正统宗教。八思巴是忽必烈智囊团“金莲川幕府”中的精神领袖,对忽必烈的影响巨大,其一生功绩卓著,对于中国西藏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忽必烈智囊团金莲川幕府的奠基者是汉人“道士”刘秉忠。刘秉忠自小生长在蒙古统治下的邢州(今河北邢台)。他自幼聪颖,学识渊博,通晓儒释道三门学问。初入全真教,后来他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印简禅师的赏识,并且投在海云印简禅师门下。公元1242年忽必烈邀请中原汉地佛教领袖海云印简禅师去漠北讲学,海云印简禅师南归时把徒弟刘秉忠留给了忽必烈。刘秉忠是儒、释、道皆通的人物,他不但孜孜不倦地向忽必烈讲述治理天下的道理,还将张文谦、李德辉等中原儒学人才推荐给忽必烈。燕真、贾居贞、孟速思、董文炳、董文用等人,也先后受刘秉忠推荐投身于忽必烈帐下。金朝的状元王鹗、名士元好问、张德辉等,也陆续北上会见忽必烈。在上述种种人物的影响下,忽必烈对汉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安邦治国之道有了较充分的准备。以刘秉忠为首的汉族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智囊团。

1251年忽必烈受命负责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开府设衙,驻帐于桓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黑城子镇)与抚州(今河北省张北县)之间的金莲川上,"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广揽天下人才,建立了蒙元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八思巴、刘秉忠、姚枢、赵复、许衡等人成为金莲川幕府的骨干力量。被召入金莲川幕府的各界人士,现在可以考证的有60余人。除了中国地区的各族知识分子,还有维吾尔人廉希宪、阿里海牙、叶仙鼐,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中亚人扎马鲁丁、阿合马人等。这和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描述忽必烈幕僚的情形差不多,金庸老爷子知识渊博,并没有信口开河。

在金莲川幕府中还有一个叫姚枢的大儒,对忽必烈的帮助也非常大。当蒙哥汗把漠南汉地的军政事务全权委托给忽必烈后,这位智慧的老臣提早预料到了危机。他让忽必烈主动将自己的权限从军民兼领缩小为只掌管军事,这样做既避免了蒙哥对忽必烈的猜忌,又为忽必烈积蓄力量。在金莲川幕府智囊团的辅助下,忽必烈以中原汉地的治国经验为参照,安民固本,积蓄力量,在以后和弟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中提前就获得了优势。在元朝建立初期,刘秉忠帮助忽必烈建立了完整的汉臣体系和有效的典章法度以及各项政治制度,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从思想和文化上巩固了全国统治。很快使元朝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来,刘秉忠又担任设计师,建造了一座穿越千年的伟大都城“大都”(今天北京城的一部分)。大都承载了刘秉忠“开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成之业”的理想,影响后世深远,于今日北京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64年12月18日,忽必烈听取刘秉忠的意见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大元王朝的建立是包括八思巴、刘秉忠为首的金莲川幕府众幕僚呕心沥血努力的结果。如果忽必烈和他的继承者能够秉承金莲川幕府制定的的治国理念的话,元朝也许不一定那么快就灭亡。公元1285年以后,随着刘秉忠(1274年去世)、姚枢(1278年去世)、八思巴(1280年去世)、皇后察必(1281年)的相继离世,70岁的忽必变得越来越暴躁。又由于一个信任的汉族将领背叛,加上太子真金去世的打击。他逐渐疏远了所有的汉族大臣,也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治国思想。他的继承者们再也没有重拾这些金莲川幕府制定的治国方法和思想,统治变得血腥黑暗,一步步走向覆灭。公元1294年忽必烈带着遗憾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忽必烈和大元帝国背后的金莲川幕府的这些闪光人物,他们怀着伟大的抱负和高尚的理想,不畏厉风侵袭,在历史的长梯中拾级而上,使中国在经过漫长的分裂时期后实现大一统,让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得到延续至今,实在功不可没!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