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通史120-净土-来世莲花-弥勒净土\u0026弥勒净土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7 13:43:51

Ready

【感谢】

该文章源自整理喜马拉雅音频,闲者知无涯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

感谢 【安端】 的引领和指点!感谢 STONE、芦苇、厚朴、李润、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师兄、双林居士、生显、幸运花413、唐木、乒乓SOD、松哥、天凉好个秋、小占、质多医伽阿羯罗多的帮助与支持!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8-3-30

从本课开始,我们进入净土宗的历史。

从佛教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也必须开始讲净土宗,因为,我们“佛教通史”前面的课禅宗已经讲到了“五家七宗”的开始,马上就要进入“五家七宗”的分裂。在五家七宗的晚期——就是到了永明延寿,禅宗和净土宗就合流了。所以说,再过一段时间——历史再过一段时间,就没有纯粹的禅宗,也没有纯粹的净土宗,我们讲的就是:禅净双修。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要返回头去讲净土宗,把时间同时捋到永明延寿,然后合流,继续把历史讲下去。因为,我们禅宗讲到“五家七宗”的开始,如果把“五家七宗”完全展开——人太多、宗派太多,大家就听乱了,所以,我们这个时候翻回去,把时间拨回去——讲净土。

净土宗和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两大支柱,它是中国佛教一个非常大的派别。所谓净土信仰,是指信仰阿弥陀佛——称“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能往生西方净土。所以,我们一般也把净土宗信仰称之为:净土信仰,或者,西方净土信仰。但这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啊,也很不确切,在学术上是站不住的。因为,我们今天一说净土信仰——哦,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但是,中国的净土宗首先兴起的净土信仰可不是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兴起的第一个是“兜率净土信仰”。什么是兜率净土信仰呢?就是弥勒净土。

大家要把这两个字分清楚啊,“弥勒佛”和“弥陀佛”祂是两个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弥陀佛”是西方净土的佛。在中国第一个兴起的净土,是那个未来佛——弥勒菩萨的净土,那块净土叫:兜率净土——在兜率天宫。

弥勒信仰一直有两支信仰——弥勒菩萨的信仰还不是一支,祂很有意思,祂是两支:首先,弥勒菩萨,祂是唯一一个既叫“菩萨”,又叫“佛”的人——就是,既叫“弥勒菩萨”,又叫“弥勒佛”——这是唯一一个啊,又是菩萨又是佛;

第二,祂的信仰有两支:

一支,叫:弥勒上生信仰。什么叫弥勒上生信仰?就是信仰弥勒菩萨生于兜率净土,啊,就是,兜率天宫。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净土信仰啊——兜率净土信仰——弥勒信仰。

然后,祂的另一支信仰,叫:弥勒下生信仰(就是弥勒菩萨祂分两支信仰)。弥勒下生信仰是什么呢?嗯……实际就是武 装 起义的一个根源……嗯……弥勒信仰在中国民间一直秘密流传——从它开始有就一直秘密流传,当然,是唐末以后啊——唐中期以后,一直秘密流传,到元朝,就演化成了白莲教。可以说,中国历次封建王朝的起义背后都有“弥勒菩萨下生信仰”作理论支撑——就是,弥勒菩萨降生世间,龙华三会,然后就带领大家创造一个美好新世界……所以说,每次武装起义都有“弥勒下生信仰”的影子。

祂的“上(口误,应为:下)生信仰”起于三国晚期,兴于南北朝时期,在隋唐后期就衰落了——因为,每次武装 起 义都有它,每次武 装 起义都有它,你说政府不打击它打击谁啊。可以说,弥勒的“下生信仰”实际是弥勒的主要信仰,它是我们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但是,因为它的这种造 反 性,肯定是不停地受到政府的打压——它最先兴起,也最先消灭。到了隋唐的中后期,“弥陀佛”就要取代“弥勒佛”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

以前谈净土——很多净土啊,大家不要以为只有这俩净土。首先,它不是只有一个西方净土;第二,也不是只有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好多块净土,七七八八的吧。但是,在隋唐中后期,“弥陀”信仰,或者“弥陀”净土就成为了主流。

我们今天管净土宗叫做“宗”,用的“宗”字,其实,它的范畴要比“宗”大——属于一个“教”。我们一般其实说净土叫:净土教——它基本上有(与)大乘教并驾齐驱。可以说啊,它差一点点就形成了一个——至少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可以与大乘并驾齐驱的教门。我们要是了解佛教史和佛教哲学就会发现啊,每一个教派都从大乘吸取营养,但大乘的本身,到后面,确实是有点儿站不住了。

净土宗,它的传播是有特点的。首先,它的修为形式非常简单,对吧,念阿弥陀佛就完了。所以说,我们记住啊,革命 的特点就是这样:口号要简单,方式要简单——念“阿弥陀佛”跟念“上帝保佑”一样,对吧——简单易学,深入民间,随时拿起来就可以用。所以说,到了中国明清两朝,净土宗已经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主流了啊。当时兴盛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说,从永明延寿——就是宋初的永明延寿之后,禅净就合流了,禅宗高僧一般也就是净宗高僧……净土宗兴盛到什么地步呢?叫: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在中国佛教这么多“神”里,有三个“神”是最常用的,就是频率——出现频率最高。如果整个算起来呢,是有五个“神”出现频率最高——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神——释迦牟尼、观世音、阿弥陀佛。你看,所以说,净土宗的兴盛就做到这种地步:家家阿弥陀佛。

从宗教角度来说,净土宗作为佛教的一大支,它实际是佛教的宗教砥柱——中国佛教的宗教砥柱,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佛教教派所望尘莫及的,包括禅宗——不要比——就是,你们不要跟净土宗比,望尘莫及,它影响实在太大。我们强调一下,这里有一个词,叫作“中国佛教的宗教砥柱”。什么叫宗教砥柱?这实际就是我们《佛教通史》以来一直推动的一个学术概念,就是“佛教四框架”概念里的神学部分:

佛教历史,这属于社会科学,有历史依据的;

佛教哲学,这属于形而上学,这是可以进行逻辑推演的;

还有一部分——佛教神学;

最后一部分——佛教的文学与艺术。

而净土宗就是属于“佛教四框架”中的神学部分。所以,我们今天讲净土宗,实际指的已经没有其他的那些净土信仰了,就是直接指“弥陀信仰”。当然,我们在整个“净土宗通史”里,如果讲到“净土宗”的通史,肯定是要讲弥勒信仰的,因为,很多名僧也是信仰弥勒的,最有名的就是唐僧嘛——唐僧,他就不信弥陀,他就信弥勒。尤其是谈到“弥陀信仰”和“弥勒信仰”,幸亏我给大家讲课用的是这“标准普通话”,不然的话,南方老师就这“弥陀”、“弥勒”这两个字就容易搞混。

前面的课——安排的课里有一截儿“印度佛教史”的课,主要谈的是印度部派佛教。在有一课,专门讲到过大乘运动的兴起——在佛教部派时期的时候,大乘运动兴起了。大乘佛教运动兴起的过程,实际就是佛陀被神话的过程——祂逐渐如何被神话。佛陀被神话的过程,在“佛教四框架”里起到最大的贡献的,是佛教的文学与艺术——它衍生出来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不光是佛陀,也有其他的佛,其他的菩萨。

所谓本生故事,就是佛陀,祂一世一世的人生经历——为什么成佛啊?祂经历了一世一世的故事,可以这么理解吧。而大乘运动的——大乘佛教的正式兴起就是从佛陀的这些本生故事里孕育出来的一个思潮点燃的,这个思潮就叫作“自利利他”,对吧。

小乘佛教是什么?自度——自己……阿罗汉……涅槃了——别人我不管了,我就自己单蹦儿成佛了。前面课里就说,“单蹦儿成佛”这事儿,你就不要想,这事儿在理论里就不可能,对吧,你自己涅槃这事儿就不可能。

大乘佛教的兴起就是从“自利利他”这个概念为基石站起来的。而这种“自利利他”的概念又衍生出来另一个佛教里的专门的概念,叫什么呢?叫作:本愿思想。什么叫本愿思想?本来的愿望。那,佛陀,大乘佛教站在“自利利他”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自己的哲学逻辑,那,它的神学故事里就带着大量佛陀,或者佛,祂们自身的愿望,这个愿望就叫:本愿。而这个本愿就能形成一种“力”,叫“本愿力”。整个净土宗的思想,或者说,净土宗的理论基石,就是站在这个“本愿”思想上的。换句话说,佛菩萨的“”思想形成的“本愿力”,可以认为是净土宗,或者净土信仰立宗的理论基石(这个大家听不懂翻回去再听一下)。

所谓本愿,就是刚才说的——就是佛菩萨,祂本来的这种愿望。当然,有很多佛,很多菩萨,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本愿”,“本愿”之间也要竞争呀——你的愿望好?还是我的愿望好?但是,这种各种各样的本愿思想,最终就汇集成了一个净土思潮——就是,这也需要竞争——就是,阿弥陀佛净土,它不是最开始就赢了的,它也是在无数个净土思想、思潮中——在整个大思潮中崛起的。它这种“阿弥陀佛净土本愿”就在这股净土思潮中最后获胜了,跑赢了,并且形成了最终的主流——胜利了。

这种净土的本愿,实际谈的是一个世界——净土嘛,是一个世界。佛教实际始终在谈“两个世界”,哪两个世界?“世间”与“出世间”。“世间”啊不用谈了,我们都看见了,对吧。“出世间”谁在谈?弥陀净土本愿在谈,祂愿,祂希望有这么一个世界,希望有这个一个出世间。

“世间”与“出世间”就是佛教一直向人阐述的两个世界。而净土宗所描绘的“出世间”是所有宗教里的宗教理想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没有之一。你去看基督教的“天堂”,你去看这个伊斯兰教《古兰经》,对“出世间”的描写、对天堂的想望、对未来净土的想望,没有超过净土本愿的。

作为中国佛教最大的一个教门——净土宗,它的萌芽是诞生于南印度的,我们在《相忘集》里讲过一个简单的“印度史”,主要是为了印度佛教讲的——整个印度,它的佛教有三块策源地:中印度——摩揭陀地区、西北印和南印——南印就是前课里说的,达罗毗荼那些土人。

净土宗,它诞生于南印。南印这个地儿,它的佛教受到本地古印度一些原住(民)宗教的的影响。但是,它在印度的影响并不大——就是,净土宗这个思潮在印度影响不大。不光不大,甚至很小,哎,甚至可以说忽略了吧。但是,它不远万里,绕着西北印,绕着帕蒂亚高原,绕着阿富汗,来到中国,就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长江、黄河——就是,如果我们要比啊,禅宗是黄河,那,净土宗就是长江——形成了中国净土宗。这里为什么要说中国净土宗啊?没有印度净土宗啊——没有印度净土宗;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说中国净土宗?因为,后面还从中国净土宗,发出去日本净土宗、越南净土宗——就是,我们还有后代。

整个净土思想,它传入中国,作为种子,首先是书传过来——就是,弥陀类的经书和弥勒类的经书传入中国,时间要比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稍微晚一点——稍微晚一点,大概是在东汉晚期,而且,是弥陀净土的书先传进中国,在东汉晚期,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净土思潮进到中国之后呢,啧,有一点过于前卫……嗯……或者是什么原因......或者是翻译得不好……总之,它传入中国一百年之内没有人重视;一百年后,兜率净土——弥勒类的经书传入中国,于是,净土思潮在中国引起了重视,那,就一带一,大家就都开始重视了。

从西晋到南北朝时期——根据汤用彤先生的书,说:弥陀信仰和弥勒信仰始终共同流行,并且,后传入的弥勒信仰的势力更大。但是,这种情况——就是说,如果这个一直维持下来,我们今天信的就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信的就是“兜率天宫净土”——兜率净土。但是,扭转这一局面的,或者说打赢这一场仗的,是中国东晋的名僧,佛教中国化的旗帜性人物,或者说“旗手”——庐山慧远。然后,做理论工作——把理论工作彻底拓开的是谁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昙鸾大师。

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很多,一般是用北魏孝文帝做一个标志,打断一下,这样就好记。因为,北魏后来分裂成了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后来又传北齐、北周,这都是北方王朝。净土,最早是在北方王朝站起来的。

我们后世——就是今天谈净土宗,追溯净土宗的祖师,一说“净土十二祖”、“净土十三祖”,也有“净土七祖”、“净土八祖”这种排名的时候,都是以庐山慧远作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的——大家这个就很熟,大家基本上没有疑议——啊,东林寺,庐山慧远,净土宗初祖。但是,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就不是——他们是以昙鸾大师为中国净土宗第一祖,也为日本净土宗第一祖。即,他们就不认慧远这事儿,实际在理论上确实也不应该认慧远,在理论上确实也应该认昙鸾。

中国净土宗不分派,它就是一个派——就是“净土宗”。但是,在日本净土宗呢,它分派了,它分两个派——就两个教派:净土宗与净土真宗。日本还有一些小派:时宗啊(一遍房智真所创,又作时众、时众宗、游行众或游行宗)、念佛宗啊、融通念佛宗……这可以基本都忽略。如果将来有机会讲到日本佛教史的时候再讲,因为日本的净土宗确实也发展得非常地好。

中国为什么用庐山慧远作为净土宗的初祖呢?第一,肯定是因为他比较有名嘛,对吧,他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并且,他确实组织过“莲社”——就是“念佛社”。莲花的“莲”,莲社。前面最早的课里讲过,是庐山慧远代表中国佛教承认了“有神论”。记住,在这之前,佛教在中国是无神论——佛教本身是个无神论宗教。什么时候有“神”了呢?庐山慧远承认的,他代表这个(中国佛教界)接受了这件事情。

但是,虽然庐山慧远大师是净土宗初祖,但是他在净土宗的净土信仰的理论水平上是非常一般的。第一,他就没有遗留下来任何关于净土宗理论的书,也没有关于净土宗理论的概念,只是,他确实是组织过莲社,支持过念佛。后来呢,这个大家反正……有名嘛,大家就说他是老大了,初祖了。但实际上,中国净土学说,或者说,净土学说的中国化真正的奠基人——净土宗真正的初祖是谁呢?昙鸾大师。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国式的理论,叫作:二道二力说。

昙鸾先发“二道二力”说,成为了净土宗判教的依据——我之所以是一个“宗”,我是要有判教理论的;我判我和别人不同,没有判教理论,怎么就成一个“宗”?这个理论就是昙鸾做的。然后,他又根据他的“二道二力”学说,论述了“往生净土可以成佛”这一理念——就是说:我得给你说明,我得给你论证出来。他完成这一论证,实际就等于为我们敞开了净土的大门。

我们看啊,有理论了:二道二力;有归趣了,什么叫归趣?就是你最终的地方——西方净土,对吧。有理论,有目标,那剩下的是什么呢?是方法咯,对不对?就是“怎么做”——应该做、并且有目标——那就是方法。

这个方法呢,昙鸾大师也很厉害,他迅速简化了成佛的方式——简化了修行方式,叫作:称名念佛——就以称名念佛为主。什么叫称名念佛?顾名思义啊,就是:念佛的名字——念“阿弥陀佛”。这样,昙鸾大师从学说上、理念上、修行方式上,这就把印度的“弥陀信仰”彻底地改造成了中国的净土学说。所以,可以说,他是真正理论上的中国净土宗初祖。

隋唐时期,它不光是一个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最关键的时期。中国佛教八宗,各个宗派都是隋唐时期建立的。这就有点像我党的“建国八 大 民 主 党派”。如果你不是建国以前建立的——四九年以前就有你,参与建国,那,以后建立的——你今天建立一个,那都叫:非 法组 织,对吧。净土宗也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一宗,与其他宗并立的。

弥陀信仰,所谓“弥勒信仰”、“弥陀信仰”都传入中国以后,在隋唐时期,“弥陀信仰”有很多名僧弘扬,比如庐山慧远,还有一个慧远——摄论的净影慧远:天台宗的四祖智顗;三论宗的嘉祥吉藏……最有意思的是唯识法相宗——师父唐僧信的是弥勒信仰,然后,徒弟窥基信的是弥陀信仰。都弘扬这个(净土信仰)。

但是,这个阶段净,土宗的理论非常地含糊,为什么呢?

第一,弥陀净土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样儿?是“化土”还是“报土”?这个后面的课会讲,什么叫“化土”,什么叫“报土”?还有,这块净土是“实有”还是“唯心”?对吧?大乘理论讲万法皆空,既然万法皆空,那这块净土是“空”——是唯心的、心造的?还是实有的?

还有就是——这个弥陀净土,它到底在哪儿啊?它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是三界以内还是三界以外啊?如果根据当时最流行的大乘中观的“真俗二谛”——真幻无别的理论说,那么,弥陀的净土——就所谓干净的土啊,那,同时又是秽土——秽土就又是净土,那到底还有没有净土?这些争论啊,一直不清。

中国隋唐时期是中国和尚文化水平最高的时候,名僧辈出,学理精深。所以说,当昙鸾提出来“称名念佛”开创了净土宗的“二力二道”学说的时候,学说——大家接受,但这种修持方法——称名念佛的修持方法普遍不接受。大家觉得——高僧们觉得,这个,TOO LOW了,太LOW了,对吧。当时,高僧们也念佛,怎么念佛呢?观想念佛。

念佛是有三种模式的: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和称名念佛,那两种都非常复杂,后面的课里可以讲,“称名念佛”最简单,念阿弥陀佛就OK了。

这样,净土宗打它来到中国,到了昙鸾之间,理论不清、修持方法复杂。比如说“观想念佛”——我给你讲,你也不会念,对吧,我给你讲得明白,你也听不明白,它这样就不符合弥陀信仰的一个普及化的问题啊。所以说,就需要有人把它改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便于普及、便于传播、有影响力的一个宗教形态。

这个过程从昙鸾开始前后经历了三代人。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