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17:31:38来源:互联网小编
很多太原人都听说过“南十方院”,但却不知“十方”的来历。“十方”,佛学中是指十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太原现在已知有南北东西四个“十方院”。
“南十方院”白云寺位于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它在太原市诸多“十方院”中,以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而著称,列为“十方院”第一。
白云寺始建于唐,原为名相狄仁杰为母还愿所建之观音堂。历代多次增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建净业庵,后更名清凉寺。清康熙二年(1663)天泽和尚建大雄宝殿,落成后取名“白云寺”,命名乃取自飘浮在狄仁杰头上的白云停在红土沟上空的传说。现为太原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拾级而上,即为山门殿,殿额高悬“白云寺”三个贴金大字,左右门楣分别书有“真境”“光寐”。寺前置石狮一对,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寺依山筑砌,坐北向南,分上下两院。上院以中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构成三重院的“十”字形建筑规制。此寺的韦驮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表示此为接待寺。所谓接待寺,是招待十方游方僧的寺院。寺的东南悬崖下,另有下院,均为四合院,是多套瓦房组成的僧人住宅,环境清幽隽秀。明末,傅山先生常在白云寺游宿,有《续建净业禅院碑记》《天泽润公碑》《茶毗羊记》碣及许多词赋传世。
“北十方院”指千寿寺,又名北十方寺。明万历元年(1573)前后,现太原城北沙河北有处沙田,地虽荒薄却极易种各种瓜类,后称“瓜厂”。瓜民修建了一座观音堂,以保平安及风调雨顺。可能暗合“种瓜得瓜”之意,观音堂在求子方面名声大振,终扩建为一座规模宏伟的佛门禅寺——净因禅院。因香火日盛,名气越来越大,到后来连太原城中的晋王都前往敬香,晋王还亲笔题书“千寿胜境”四个大字,当地人遂将净因寺改名为“千寿寺”。明末清初,千寿寺发展至鼎盛时代,修戒坛15间,寺院扩展为东、西两院。每逢春秋两季举办传戒仪式时,往来僧众及善男信女,难以计数。及至乾隆登基之后,山西巡抚喀尔吉善广布钱财,兴建了高约13丈的浮图宝塔,专门供奉佛舍利子。清晚期咸丰年间,开始走下坡路。及至民国初期,各地战乱不断,军阀混战,民生凋敝,千寿寺雕梁颓败、画栋破落、僧侣鸟散、门可罗雀。民国中叶,当局以千寿寺东院为址,设置林业试验场办公室。后来,又修复西院寺房,组织僧学院,进行佛学研究。日寇侵华时,这座古刹禅林,在风雨飘摇中毁于一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太钢厂址的扩大,早已废弃的千寿寺并入了太钢厂区。
在今天北中环、太钢南门向东不远处,有一条窄巷名为“北十方院”。对于大多数太原人来说,“北十方院”只是一条小巷名而已。
“东十方院”就是现在的宝林寺,位于杏花岭区大东关街35号,是目前太原市区内唯一一座尼姑庵。宝林寺曾是晋南各地佛教徒前往五台山途经太原时的落脚地,现存山门、东西配殿、大殿、钟楼、鼓楼及一通石碑。石碑名为《晋府承奉司为禁约事奉令谕》,晋府即为晋王府,承奉司为王府设立的职务之一,负责晋王的衣食住行等事务,由宦官担任。石碑镶嵌于大殿东墙,由大理石制成,保存完好,长62厘米、宽38厘米,碑文为繁体行书,共123字,大意为:宝林寺是古刹禅林,完成重修。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不许到寺院惹事。违反本通告的,衙门将重刑惩罚。
“西十方院”指太原西铭的广仁寺。广仁寺始建于唐代,为三进院落,坐西朝东。寺院内清雅安静,三棵唐槐雄伟粗壮,枝繁叶茂。寺内现保存有一通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的经幢,说明在金代时,广仁寺内已有高僧主持法事。还有一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石碑,记录了村民集资建寺的事迹。
2003年,广仁寺僧人在重修山门时意外出土了金代经幢。经幢是一种刻有佛教经文的石柱,柱身多为六面体、八面体、圆形等,用来弘扬佛法。广仁寺经幢柱身为六面体,名为“满公大师灵塔”。经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高28厘米,直径30厘米,刻有“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等经文。经过仔细辨认,考古人员发现经幢下层的楷体文字记录了广仁寺满公大师的生平事迹:满公大师俗姓卢,自小入寺为僧,曾主持修葺寺院。
来源:太原日报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