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梵语声音与信仰:佛教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9 00:08:04

Ready

其心柔软,是故以音声因缘而求好音声。——《大智度论》

佛教,很早便传入我国,兴盛于魏晋南北朝乱世时期,无论是为了真心求得佛法,还是为了逃避乱世糟糕的现实,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当时的一国之君,都笃信佛教,更有多位统治者舍身入佛教,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极盛的地步。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其它一些佛教的衍生物也随之而来,先撇开因佛教传入带来的新的服饰不说,在音乐及乐器方面,就传入了不同于当时本土音乐的佛门音乐及乐器。佛教在国内日渐鼎盛佛教音乐与之相关的乐器日益本土化,逐渐成为了中国民乐的一部分,更成为一种在下层民众中宣扬佛法的工具,佛教由于是外来宗教佛经等大多是梵语,再加上一些较为晦涩难懂的佛经,对于当时大多数民众还是文盲的现状十分不利发扬,一部分僧人为宣扬佛法将一部分佛经通过佛教音乐采用说唱的形式进一步演绎出来,方面了民众的理解,更进一步推动佛教在当时的传播范围。为佛家音乐更加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以"梵呗"为起源,融合中国民乐

当时佛教音乐传入我国初期主要以一种名叫"梵呗"的乐器来演奏。梵呗最初是一种印度乐器,在印度梵呗也是在佛教音乐中广为应用。并且它的重要作用就是将僧人们读诵经书的形式转变为"咏唱经书"使得枯燥的诵经格律更加优美,妙趣横生。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不认识字的古人来说,可以通过不断观看戏剧,将一些戏文烂熟于心,即便是不认识戏文中的文字也能唱上两句。当时的印度僧人也正是采取这种方式来传播教义,增加受众。

并且梵呗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乐器自身就有一种极为不平凡的音色,能够使得听众自然而然的沉浸其中。不同于当时的传统宫室音乐"宫、商、角、徵、羽"的五音,当时梵呗演奏的有八个音调,一种乐器便可以带给听众聆听交响乐一般的感觉。大多数仍以洗涤听众心灵,模仿纯净自然舒适的声音为主,使得受众自然而然的回归到演奏者营造的情境中,暂时忘却一时的烦恼。

梵呗在传入中国时就开始了不断和中国传统民乐相互融合的过程,一改在印度演奏时多高音的演奏方式,融合当时民乐多低缓音色的特点,将一些佛家经典用音乐的形式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当时一些在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以及一些中国本土的僧人皆以梵呗为工具,演绎佛经吸引信众。其中一位印度的高僧,就曾将《孔雀王经》改为十分适合中国百姓聆听的作品,名为"高呗",并在国内广收弟子,为改编后的梵呗的传播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除了高僧之外当时的一些精通音律的文人也是对梵呗演奏的乐曲十分的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曹植,虽然在政治斗争中不敌兄弟曹丕,但在其它领域却毫不逊色。当时曹植就醉心于佛家作品对于当时的一些佛家作品手不释卷。其中以梵呗演奏的《赞菩萨连句梵呗》更是十分得到他的喜欢,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这篇佛经的美好。曹植将其中一些句子进行了改编融入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形式,形成了一部新的作品《赞菩萨连句》佛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愈发深入民心。

不断融合发展,达到鼎盛

佛教音乐在于民间音乐融合发展的同时,因为一些皇帝舍身佛教,与宫廷音乐的融合也呈现一种极盛之势,为助推佛教音乐发展到鼎盛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其中最为著名笃信佛教的皇帝要数南朝梁武帝了,在他的推动下佛教音乐与宫廷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宫廷音乐形式。一方面梁武帝对宫廷音乐进行改革,引入佛教音乐,将两者相融合,另一方面,他命令相关人员创制佛乐,不再采用外传的乐谱经书,而是完全本土化,可见当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形成一种势头并且颇具基础,梁武帝更因此被冠以"华夏正声"的美誉。他更放下皇帝的身段,亲自身穿法衣,与僧众一起演奏自己改编的的佛教音乐《断苦轮》,助力佛教音乐的兴盛发展。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时期,当时的种种的西域音乐等"胡乐"传入中国,与佛教音乐进一步融合发展,使得佛教音乐也达到顶峰之势。隋唐之时很多的佛经都被谱曲,并且受魏晋之风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因此就进一步推崇佛教。请僧人入宫廷为皇帝演奏已经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翻阅历史典籍不难发现一些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的宫廷乐师正是由一些曾经出家的僧人担任。这些僧人在为统治者演奏乐曲的同时,也痴迷于音乐,自己不断研究,创新新的表现形式,将佛教音乐与众多音乐融合,再加上唐朝时期十分开明的政治文化环境这样的行为比比皆是。在李隆基时期的一位高僧慧皎,在不断总结和观察的基础上将佛教音乐直接分为三个大类:乐伎音乐,说法音乐,诵经音乐。其中诵经音乐以其简单的内容在民众中受众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观音圣号》这一篇,全篇仅"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一句,但配合不同的乐调形成了一篇美妙的佛乐。因此种种,佛乐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为当时的盛世奏歌,渐渐的也摆脱了外来音乐的包袱成为了中国民乐的一部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乐的发展。

结语

发源异国他乡的佛教音乐,与中国民乐不断融合,既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丰富了中国民乐的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音乐无国界,从音乐中我们总能通过腔调语调的变化感受到一些创作谱曲者的情感。同样的从佛教音乐中我们不难听出"普渡众生"的禅音。如今佛乐作为中国民乐的一部分在民众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喜爱。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