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音乐 → 故宫展览:1300年前中国和印度佛像的比较

故宫展览:1300年前中国和印度佛像的比较

2022-05-07 03:21:42来源:互联网小编

2016年9月27日,“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印度笈多与后笈多时期、中国的北魏至初唐时期代表性的175件石质雕塑作品和少数铜质、陶泥质造像同场展出,这是我国首次将中印同时期的雕塑艺术进行对比展出。展览于9月28日开始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不单独售票,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展览展出至2017年1月3日。

展览选择公元400-700年这个历史片断并非偶然,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三位求法高僧法显、玄奘和义净在笈多艺术鼎盛时期以及后笈多艺术初期到达印度,他们的游记被西方学者重视,在印度有巨大的影响。所以选择这个时期,在中印的历史上都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展览中的文物就是以他们亲历的印度艺术文化中心为主线挑选文物。

印度展厅

中国展厅

这个时期是印度从笈多艺术走向成熟和达到极盛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印度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其审美标准和艺术模式成为印度艺术的标尺,影响范围不仅涵盖了大部分的印度本土,而且远达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广大区域;但是在中国,对于印度这一时期的研究和了解并不多,正是因为此,整个展览的筹备具有巨大的难度,策展团队甚至也是边筹备边学习;与此同时,这个展览也是故宫博物院实行独立策展人的首个展览,虽然独立策展人的工作会遇到诸多困难,但是策展人能够自由选择展览主题,独立组建策展团队等工作,这对于展览来说有很大好处。与印度这个时期相对的,中国佛教艺术在此时开始了本土化和个性化的历程,东晋晚期、十六国、北魏到唐初的雕塑展示出的是多种文化融合和创造力迸发的画卷,不同区域和时期、不同民族文化都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各展才华。没有这400年艺术创作的激荡,就不可能有盛唐艺术的绽放。

本次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罗文华这样描述:“2014年4月,我第一次到印度,也是第一次触摸到笈多艺术的石雕造像。到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前后去了4次印度,访问了19个博物馆和12处笈多遗址,感觉到笈多艺术的面貌在我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笈多时期的雕塑艺术不仅仅是佛教的艺术,而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共同激荡下发展出来的艺术风格,也不再是标签化的马图拉和萨尔纳特样式,而是一种多中心的区域化和多元化的艺术。中国学者每每提及笈多艺术影响中国,其实多是这种标签化笈多艺术的比附,完全没有顾忌笈多艺术的复杂性。在中国,我们的展览小组先后考察了四川、江苏、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和新疆等地的博物馆藏品和历史遗迹,区域共性和地方差异无处不在,更为重要的是佛教艺术的本土化和外来影响的突发性,可能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佛教艺术发展轨迹的主要特征。

东晋法显西行路线图

唐朝玄奘、义净西行路线图

印度400-700年的佛教石雕精品

菩萨像 3-4世纪 片岩 87.5×36.5x14cm 收藏于印度马哈拉施特帮孟买威尔士王子博物馆

这是一件犍陀罗风格的雕像,表现悉达多出家之前还是太子时期的形象,因此成为菩萨像,这类形象也是犍陀罗艺术中最爱表现的雕像之一。这尊雕刻是犍陀罗印度王者式菩萨像的典型,眉毛下垂,眼睛大睁,薄唇紧闭,唇上有胡。头上缠有印度王子的攒花头巾,束成高松漂亮的花结。佩戴精美的项圈、臂钏、手镯及戒指,胸前垂下的百索缕护符装饰有对鹿衔环。左手叉腰,右手施无畏印,显得英姿勃勃,风度翩翩。从左肩披下的衣帛缠腰全身,下身穿着衣裙,质地厚重,类似罗马长袍的意料,双脚已残。袒露的肩膀、胸部、腹部和手足的肌肉光华,细腻而精妙。

佛立像 4世纪 浅黄色砂岩 71×39.5×19.5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这尊佛立像以浅黄色砂岩雕刻而成,雕像面部长圆,眉弓高挑,眉宇间有白毫,眼睛半闭,鼻梁挺直,嘴唇肥厚,头发为规整的螺发,有肉髻。头后原来应该有华丽硕大的头光,已残。身穿通肩袈裟,单薄透明,躯体轮廓清晰可见,腰间系带在左侧打结;右手施无畏印,正心有法轮,左手执袈裟衣角,双脚跣足在一块带矮靠背的石板上。

佛坐像 4世纪 浅黄色砂岩 30x20x7cm 现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这件佛像以浅黄色的砂岩雕刻而成,具有早期笈多样式的艺术风格。佛像面部长圆,长长的眉毛下垂,双眼圆睁,下嘴唇略厚,头发为规整的螺发,有肉髻,右手施无畏印,手掌部分残毁,掌心有一圆轮,左臂已残。佛像身穿通肩袈裟,袈裟样式可见犍陀罗遗风,但是变得轻薄贴身。双腿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台座两端各有一只站立的狮子,面向正前方。台座中央有一尊结禅定印的坐佛,两侧各有两位侍立人物。台座底部有一排题记。

佛立像 4世纪晚期至5世纪早期 红砂岩 149x65x30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这是一件早期笈多马图拉样式的佛像,有着印度式额脸型,冥想的表情,整齐的螺发,硕大精美华丽的光环及通肩的僧衣。僧衣衣纹是一道道平行的U形,具有流水般的韵律。单薄的僧衣紧贴着身体,犹如被水浸湿了一样半透明,隐约凸显出全身的轮廓。

这种半透明式的衣服紧贴身体,是笈多马图拉样式佛像最典型的特征,因此也被称为“湿衣佛像”。头光中的辐纹则是以粗壮的,头光和身体保留了贵霜艺术的痕迹。在稍后的中国部分,观众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造像和印度佛教造像的不同,印度造像更加注重表现的是身体本身,而中国佛教造像则更加注重服饰的表现。

佛头 5世纪 红砂岩 55x30x43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这件佛陀头像具是笈多时代马图拉样式佛像头部造型的典型特征。采用红色砂岩,精细打磨,人物线条有力,面部轮廓清晰。佛像的面容尽管按照三十二相的规定加以抽象化或程式化了,但一望便知仍是印度人特有的相貌。脸型更显椭圆,顶上肉髻覆盖着一圈圈排列整齐的右旋螺发。弓形的长眉,半闭下垂沉思冥想的眼睑,笔直的鼻梁之下的人中、下嘴唇异常肥厚的嘴唇均以凸起的棱线刻画。拉长的矩形耳垂与颈部的三道褶痕符合三十二相的规定。

佛头 5世纪 浅黄色砂岩 15.27×10.16×10.16cm 现藏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这是一件典型的笈多萨尔纳特样式的佛头,面部椭圆,长眉呈倒八字形,双眉几乎在鼻梁处相连接,眼睛半闭,表情沉思,鼻子已残,下嘴唇略厚并涂红,头发是排列整齐的右旋螺发,有肉髻。

最右侧:佛头 5世纪 红砂岩 32×20.5x23cm 现藏于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这件佛头因为有肉髻,方可便认其为佛像,不过从其发髻和眼睛的表现方式来看,明显受到印度教造像的印象。头发是整齐的卷发,有肉髻,眉弓高挑,眼睛半闭,刻出眼珠,鼻梁挺直,鼻端略残,嘴唇上方有胡子,嘴角略带微笑,面部表情显得刚直硬朗,勇武有力,缺少了些沉思冥想的表情。

佛立像 5世纪 红砂岩 112x63x28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这件塑像头部已佚,发现于印度北方邦的图拉贾马尔普尔,与著名的5世纪上半叶由笈多雕塑家丁纳雕塑的马图拉佛陀立像出自同一地点,风格也完全类似,因此应该也属于同一时期,也许原先供奉于同一座寺院。

这种佛像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肩袈裟如湿衣状,因此也被称为湿衣佛像,单薄的通肩式僧衣覆盖全身,以弧状平行细线刻划的流水般波动的衣纹紧贴身体,半透明的薄衣犹如被水浸湿,衣服内的肌肉和腰带隐约可见。右手已佚,左手持僧衣下摆的褶边。双脚已残。

佛立像 5世纪 浅黄色砂岩 119×43.18×22.86cm 现藏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这件雕像是笈多萨尔纳特样式的“裸体佛像”,眼睛下视,表情沉思冥想,耳大垂肩,脖子下面有三道褶痕。通肩僧衣恍若透明,仅在领口、袖口和下摆边缘可辨别出几丝透明衣纹。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着僧衣的下摆衣角。头后面的硕大华丽的头光已残。

左侧:弥勒菩萨像 5世纪 浅黄色砂岩 137×68.58×27.94cm 现藏印度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这件弥勒菩萨像双手和膝盖以下部分已残,椭圆形的脸庞饱满圆润,眉毛高挑,眼睛半闭,鼻子和嘴巴略残,头发梳成苦行者的发髻,簇簇的发丝如枝丫状垂在双肩,头顶中央有一位坐佛,已残,但可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禅定印,为不空成就佛,据此判断该尊佛像为弥勒菩萨。全身未见佩戴装饰,上身斜批宽宽帛带,下身穿裙,腰间系带,在左腿上垂下道道衣褶。

佛立像 5世纪 浅黄色砂岩 99.06×17.78×35.56cm 现藏于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这件雕像也是萨尔纳特样式的佛像。佛站在舟形的大背光内,背光边缘有一周连弧纹和连珠纹。佛像面部椭圆,眼帘低垂,表情宁静安详,头上螺发整齐,有肉髻,身穿通肩僧衣,几乎完全透明,显露出匀称的身材。右手自然下垂施与愿印,指间有蹼,手掌和掌心的手纹比较写实,左手已残,原应该握僧衣下摆的衣角。这些特征是佛的三十二相特征。

佛立像 5-6世纪 青铜 39x15x12cm 现藏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各种材质的佛像的发展演变,包括金属造像、石造像等,充分展示了笈多艺术对印度艺术的伟大贡献。这尊青铜佛像制作精美,身穿袒右袈裟,铜铸的僧衣像玻璃般晶莹明澈,较密的衣褶集中于双层僧衣两侧边缘,完全显露出佛陀光滑纯净的身体,这是笈多时期萨尔纳特样式的典型特点,这也被称作“落体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提所握僧衣下方的褶边,双脚跣足于精致的台座上。

这尊青铜佛像是一组七造像中的一尊,1964年发现。

左侧佛像:耆那教第22祖尼密那它像 5世纪 63x30x17cm 现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主张禁欲,不持有任何财产,甚至行乞用具和依附都不应拥有,因此造像多为裸体,胸前有标志性符号吉祥海云。耆那教不讲究信奉神,但崇拜二十四祖。

这尊雕像雕的是耆那教第二十二代世祖尼密那它,以带半点的红砂岩雕刻而成。主尊像完全裸体,棉布椭圆饱满,双眼圆睁,嘴巴小巧,头发为规整的螺发,肉髻不明显,颈下有三道褶痕,胸前有吉祥海云符号。头光上方两角有两位飞天,两侧有两位体量较小的侍者,站立在基座上,下方两脚侧各有两位跪拜供养人。最下方主尊站立的基座正面中央雕刻一圆轮,两边各有一位禅定印坐姿人物和一只动物。

右侧佛像:迦那像 5-6世纪 浅黄色砂岩 47x37x19cm 现藏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迦那,是诸神的调皮小矮人侍从,一般追随的是湿婆。他常见的形象是肥胖的侏儒形象,是笈多雕刻中经常表现的题材。尽管神话中将迦那认为是湿婆的两个儿子塞犍陀和迦纳什的玩伴儿,但亦有文本说他是为湿婆和妻子提供音乐娱乐的。

这尊迦那像面带微笑,盘腿坐在一个有靠背的厚石板上,上身袒露,腰间系有带,表明下身穿有衣服,配有单串珍珠项链、臂钏和手镯,是笈多时期的典型装饰,双手于胸前捧壶,是迦那的标志性执物。头发编成典型的笈多卷儿,呈伞状蓬松,类似一个假发套。尽管目前还不清楚这种雕像的起源,但是其厚重的耳环能够知道这是印度北方邦笈多时期的泥塑造像常见的特征,这尊迦那像比例协调,姿态自然,像是正在体验冥修带来的极乐,这是此类作品中的精品。

轮人像 5世纪 红砂岩 42x14x10cm 现藏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毗湿奴的基本图像来自迦梨陀婆在叙事诗《罗怙世系》中的想象。当毗湿奴的胚芽进入往后的子宫时,毗湿奴的武器或常用的执物变成了侏儒人物,成为守护神。5世纪,毗湿奴的两种执物被赋予了拟人化的身份,伴出在毗湿奴的两侧。这尊时刻就是拟人化的圆轮,原来应是站立在毗湿奴的右侧,其左侧一定是拟人化的神杵女。这像头顶的优雅手掌显然是毗湿奴的收,表明这尊像原来是毗湿奴极其两种执物的化身一组三身石刻的一部分。

迦那像 5世纪 红砂岩 69×49.5x25cm 现藏马哈拉施特邦孟买威尔士王子博物馆

这尊雕像出自印度中央邦科赫村,这里还发现了其他几件同时代的雕像,表明着一带在笈多时期既有湿婆派的寺庙,也有毗湿奴的寺庙。

迦那是湿婆的追随者。他常见的形象是肥胖的侏儒,是笈多雕刻中喜欢表现的题材。这村迦那像左腿跪地,右腿前弯。右手上举,似在承托某物,左手放在腰间握着系带。他的头发呈大大的波浪卷儿,向两端披散开来,遮住整个后肩;头部看向左侧,双目臌胀,牙齿外露,耳环如同湿婆的耳环一样,一大一小,项链上悬挂着一个尖牙作为坠饰;臂钏是笈多时期常见的样式,绕过大腹便便的腹部缠绕有一条帛带。

这件雕刻以红砂岩刻出了光滑而肉乎的胸部、腹部和大腿,略偏的脑袋,上举的右手、半跪的双腿,使这尊雕像显得写实自然,生动活泼。

湿婆神庙的建筑构件 5世纪 红砂岩 29x157x27cm 现藏于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博物馆

这件雕刻原为印度婆摩罗地区湿婆神庙中的建筑构件,呈横长条状,中间被柱子分割成正方形和竖长形两方连续的各自,正方形的格子里刻无忧花、莲花灯各种植物装置图案,竖长方形中刻着站立的侏儒迦那像,均上身长下身短,略显肥胖,头上有类似兜帽状的发套。

门柱 5世纪 红砂岩 135x24x21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柱子上半部分从上至下分成方形、圆柱形、多边形等不同形状的六段,分别装饰卷草、莲瓣、兽面、连珠等不同纹饰。下放为站立的女神像,站在一只动物身上,最下方为植物花纹围绕的基座。

门柱 5世纪 红砂岩 137x28x25cm 现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这件雕刻呈竖长条形,上部刻有三列连续的粽叶纹、莲花纹和卷草纹,底部的尖拱门内有湿婆站像。湿婆呈温和相,一面二臂,头发束成苦行者发髻,前面似乎装饰着骷髅冠,双耳佩戴的耳环一大一小。他的旁边站立着侍者,身材矮小得多,面向湿婆一侧站立。

乐人像拱门构件 5世纪 石灰岩

这件雕刻最初是某做寺庙内的窗户装饰构件,显示了艺术家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件雕刻大致呈山形,右侧部分已残,中央内凹刻有一个圆,圆的四周环绕着繁茂交错的卷草纹,两侧下放各有一只摩羯鱼仰头口吐花,十分生动。内凹的圆内佛雕一位乐人,侧身悠闲地坐在石垫上,怀中抱着鼓,右手执短棒,像是在倾情表演,乐人表情闲适专注,头部略颔,螺发规整,腰肢扭转,与圆外侧生动的摩羯鱼相映成趣。

拱门构件 5世纪晚期至6世纪早期 红砂岩 37.5x45x9.5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安拉阿巴德博物馆

这件雕刻原来应为寺院建筑中的窗户构件,中央有一个圆,四周被雕刻精美的连珠纹、错综盘曲的卷叶植物纹围绕,顶部中央悬垂着一钟形多瓣花。圆内中央贮存的图像,过去曾经被便认为阎摩,南方的守护神,也是死神,但是也有可能表现的是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在婆摩罗发现有大量此类窗户装饰构件,构件的中央主尊主要是印度的重要诸神,这件原来应该是婆摩罗地区湿婆神庙中的窗户构件,精致细腻的雕刻反应了笈多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平。

罗什曼那毁容首哩薄那迦像 5-6世纪 红砂岩 88x80x26cm 现藏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这幅雕刻来自于有名的寺庙的阶段底座,属于较为大型的雕刻之一,表现的是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个故事场景。故事是这样的,国王的长子王子罗摩被流放到森林,他的妻子悉多和他的弟弟罗什曼那一直追随他而去。在森林中,模仿的妹妹首哩薄那迦看上了罗摩,罗摩拒绝了她,说自己已经结婚了,就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弟弟罗什曼那,但是罗什曼那也唾弃她。她就怀疑罗什曼那是不是爱上了自己的嫂子悉多,她就对悉多发起了攻击并要吃掉她。罗什曼那一怒之下就割掉了她的鼻子耳朵,她逃回了魔王的城邦,并怂恿哥哥把悉多劫走了。

这尊雕刻表现的就是罗什曼那毁掉首哩薄那迦的场景,上方的蔓生植物表明了故事发生在森林,最后侧拿着宝剑的就是罗什曼那,他左手抓住罗刹女的头发,右手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左侧是他的哥哥,他们中间是悉多。

杜尔迦或吉祥天女像 6世纪 浅黄色砂岩 120x40x38cm 现藏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馆

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妻子,被奉为美丽、富足与欢乐的女神。起初,吉祥天女是一位大地女神,从史诗时代起,她就成了毗湿奴的妻子,毗湿奴每次下凡,她都追随丈夫,并因丈夫化身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称谓。毗湿奴化身为伽尔基时,她就是杜尔迦。

这尊像以浅黄色砂岩雕成。女神面部方圆,双眼鼓睁,头上发髻高束,戴有花冠,佩戴有大耳环、珍珠项链、臂钏、手镯和脚镯。双乳饱满浑圆,中间垂下有长长的胸链,从肩后绕过臂弯披有帛带;双手自然下垂,右手握有水果,左手握执帛带;下身穿有贴体斜纹长裙,腰间系有精美的腰带。女神身后两侧的莲茎上长有两朵莲花, 莲花上各撑托有一只大象,翘起鼻子卷住水壶口朝下,为女神沐浴。女神双手下方各有一尊带头光的坐像,均一手扶膝,一手施无畏印,坐在仰覆莲座上。

象头神迦纳什像 6世纪后期 片岩 104x47x29cm 收藏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罗达博物馆及美术馆

象头神迦纳什是印度最流行的神,同时受到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的供奉。他能清除各种障碍,被称为“障碍之主”或“清除障碍者”,此外,迦纳什也被视为知识、书写与学问的保护神。5世纪以来,他在印度广受尊崇。

象头神迦纳什一般被认为是湿婆和波哩婆提的儿子,最突出的标记是象头,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传说。这尊象头神呈象头人身,一面两臂,雕刻精致,生动传神,臀部略向右提,左腿略弯,站姿优雅;象头部分雕刻得尤其精妙,长长的象鼻向左上卷起,象牙已断,象耳如同簸萁,以此象征从真理中驱除邪恶,如同从谷物中分离糠秕。头上戴有一周珠子串起的冠饰,中央装饰有宝石花叶和流苏,头后有朴素的平板头光。他的右臂从肘部开始大部分残缺,左臂搭在站在他左侧的侍从半裸侏儒迦那的右肩上。迦那的形象粗短肥胖,憨态可掬,面带微笑,除腰间系带外几乎全裸。他上身袒露,大腹便便,据称他的大肚皮象征着富足和安康。脖颈处戴有项链,从左肩斜披一条交缠的蛇带,两条长长的披帛从肘弯处垂下,在下方形成厚厚的褶皱,端头呈波浪状;下身穿有斜纹裙子,阴线刻出衣纹,右腿露出膝盖,脚踝处戴有珠串脚镯。

这尊像是难得的一尊早期的象头神迦纳什的形像,1953年进入巴罗达博物馆及美术馆的收藏。

巴拉玛像 7世纪 红砂岩 91x42x26cm 收藏于印度北方帮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巴拉玛据称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为克里希那的兄弟,两人一道大白了魔王卡姆萨。他象征着忠诚、责任和淳朴。石像面部略残,双臂、双脚也均残,佩戴有耳环、项链、胸链,上身袒露,仅可见左臂有批帛。腰间系带,绕大腿一周有帛带。

中国部分(按省份划分)

展览以历史年代相互对照的方式,划分了印度展厅和中国展厅,在公元400年至700年,印度的贵霜晚期至笈多时期和后几多时期。中国则正处于五胡十六国晚期至南北朝、隋朝至唐朝。

佛像 3-4世纪 泥 30x18x11cm 现藏和田地区博物馆

此佛像出土于新疆洛浦县热瓦克佛寺遗址,佛像残损较为严重,只剩下头部与胸部的一部分。佛面部偏圆,眉毛一墨线绘出,上眼睑和眼皮在塑造的基础上同样以墨线勾勒,上眼睑弯曲,下眼睑较平。鼻翼饱满,口唇小巧,嘴角的凹陷表现出微笑的神态,颈部残断,胸前残存的一块显示出佛所穿着的袈裟,佛的右手贴于胸前,施无畏印。

天人像 3-5世纪 木 64x18x9cm 现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现此木雕天人像的尼雅遗迹,既有日常生活场所,又有与佛教相关的空间。木雕天人一共出土了四件,散落在建筑物靠近中央的木柱附近,应与建筑装饰相关,在现存的同类型遗物中也罕见。提案人向刻在柱子的正反两面,原来应该是依靠彩绘来表现眉眼和细节的,颜色脱落不存,只剩下轮廓,人物左手左起,右手上屈,头上有圆形发髻,下着裙,从这些特征来看与龟兹壁画这种的梵天相似,当为天人像。

左侧为十六国时期陕西出土佛坐像,中间为十六国时期河北出土佛坐像,右侧为北凉时期甘肃出土佛塔

高善穆造佛塔 北凉 石 高44.6厘米, 底径为14.7厘米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在目前发现的北凉佛教美术遗存中,北凉佛塔极具特色,在甘肃各地和新疆均有出土。这些石造像塔皆为佛教信徒建造,多是为父母家眷祈福所立。高善穆造佛塔制作精良,在现存北凉石塔中保存状况最好,是北凉石造像塔之代表作。佛塔基座为八角形,每面有线刻人物像,像上刻八卦符号,圆柱形塔身上刻经文和发愿文,发愿文与经文共三十六行,为钢筋挺拔的北朝书风。覆钵形塔肩开有八个圆拱形龛,龛内浮雕七佛一菩萨,龛上有覆莲瓣。再上为短塔颈,承托七层相轮。

佛坐像 北魏 铜鎏金 高18.1厘米 现藏河北博物院

佛像通体鎏金,高肉髻,发丝细密而齐整,面相饱满,身着通肩袈裟,圆领上线刻卷草纹,胸前衣纹呈V形。衣纹排列层次明显,疏密有致。双手结禅定印。

无量寿佛像碑(一套四件) 南齐永明元年 石 现藏四川省博物院

这是一通四面皆有造像和题记的长方形造像碑,1921年在农民更低时备发现,后就地安置。1935年,四川军阀李家珏部参谋黄希成盗窃此碑,将碑打成数块,把其中造像较多的四块先运回成都,准备转卖国外。消息传出,舆论愤慨,政府将此造像截留,但仅余四块,其余部分经盗凿后已丢失不见。

经拼接复员后可知,造像碑上端雕刻一圈小龛佛坐像,龛下刻一圈帐饰,帐饰下凿出长方形的主龛。正面主龛内雕立佛一身,高肉髻,面部较宽,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束带,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屈两指施与愿印,跣足于圆台上。龛右上角刻“无量寿佛”。

山西省

菩萨像 北齐 石 高40厘米 宽19.5厘米 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菩萨头戴冠,左手下垂持一桃形物,右手举于胸前。深厚饰舟形背光,上减地雕出火焰纹。身着长裙,双足露出,脚踏覆莲座。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减地浅浮雕,其两侧为护法狮子相向而立。造像台座背有“大齐天保四年”款识。

故宫展览:1300年前中国和印度佛像的比较

菩萨像 北齐 石 高205厘米,宽55厘米 现藏山西博物院

出土于山西省榆社县,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椭圆,眼角和面颊处稍残,小嘴薄唇,双目微睁。该塑像体型较大,用工粗犷,衣纹线条简略,具备这一时期陕西地区立姿造像的经典特征。

比丘僧篡造释迦多宝像碑 东魏 石 现藏山西博物院

出土于陕西省新绛县,碑首呈半圆形,座上立佛一身,尖状桃形背光印刻火焰纹。碑阳上部开一圆拱尖楣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高座之上。佛龛下部刻发愿文。碑左侧与右侧基本相同,亦为方形尖拱龛内雕一坐佛,佛龛下为一排连环五叶卷草纹带,卷草纹带下为三层减地刻供养人画像及铭刻。新绛地处山西南部,属于东西魏频繁争执区域,在造像传统上,除继承山西传统外还受到一定关中因素影响,值得特别注意。

佛头 北齐 石 高50厘米 现藏山西博物院

1954年太原华塔存出土了一大批佛教造像,其中以北朝尤其是北齐造像居多,这件佛头就是其中一件。肉髻偏平,螺发立体,呈盘旋式样。眉骨细长如弯月,双目微睁,鼻梁高挺,小嘴厚唇,佛面整体方中见圆,开唐式佛像先河。太原在东魏北齐时期一度作为陪读,是当时整个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在北齐统治者大力崇拜佛教的推动下,太原所处的山西中部地区成为除邺城之外的另一处造像艺术中心。

陕西省

刘保生造无量寿像 北魏 石 50x35x20cm 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佛像脸形长圆,五官清秀,同心圆式涡旋纹高肉髻,额间有白毫。身穿通肩式袈裟,衣纹的处理多见细密的平行线,装饰感较强,是陕西北魏佛教雕刻常见的手法。佛像后头有同心圆形的头光和莲瓣形背光,背光纹饰由外向里是火焰纹、化佛与圆形莲花相间。

交脚弥勒造像碑 北魏 石 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198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这龛造像体量小巧,内容丰富,正反面均刻有不同的佛教美术题材。龛正面分上中下三段,上方开一个小龛,其中各有坐佛一尊,中央坐佛左右立胁侍菩萨,两端巧妙利用三角形小空间,雕凿胡跪姿势的供养人。中段是龛的主体部分,表现了五尊菩萨,主尊是交脚菩萨,身份应是弥勒,左右各有一尊思惟菩萨,外侧分立胁侍菩萨一尊。五尊菩萨上方左右各有一身飞天。最下段长方形空间开有五个拱形龛,中间为而佛并坐,其余小龛内刻坐佛一尊。

菩萨像 隋 石 现藏西安博物院

这尊菩萨残像体量较大,因此得以表现许多细节,现只存腰部以上部分。菩萨头戴高花冠,上有圆形饰物,挂坠璎珞和珠串,中间上方有月牙和宝珠。脸型宽阔,细眉长目,鼻翼宽厚,面带微笑,五官的刻划使用精准劲利的线条,简介勾勒出慈悲温和的相貌。菩萨佩戴精致华丽的项圈,有菱形和椭圆形宝物和花朵形装饰,挂着璎珞和铃铛。整尊佛像虽然大半部分已经残,但是如此体量且雕凿精美的菩萨像并不多见,依然可以体现出北朝至隋代佛教雕刻艺术的高超技术和极强的表现能力。

一佛二弟子造像碑 北周 石 高42厘米 现藏西安博物院

此造像碑为规整的长方形帐型碑,垂幔装饰华丽,上端饰有莲花、莲蕾,以整齐的褶皱表现厚重的织物质感,两侧垂挂流苏。主尊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束带,厚重的袈裟富有垂挂感。佛陀棉布饱满,五官精巧,左手置于腿上,右手于胸前施无畏印,身后有同心圆状头光和周形背光,两侧分立二弟子。

佛立像 北周 石 通高173厘米,像高136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此像为圆雕,像与座分体雕刻,袈裟与座上原施彩,面部、颈部与手足等肉体部分贴近,现大部分已经脱落。佛像肉髻大而低缓,小螺发排列细密整齐,脸型方圆饱满,眼睛细长,鼻梁挺直,嘴小唇薄,左手握袈裟衣角,右手抬起施无畏印。袈裟厚重贴体,衣纹较为简洁,与任务姿态一致。座的四角各有一尊狮子。

比丘法和造像碑 西魏 石 现藏西安博物院

造像碑局部

河北省

刘伯阳造释迦像 北魏 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佛像为背屏式,保存完整。佛结跏趺坐,涡状发髻,肉髻较圆,脸型椭圆,大耳下垂。身着袒右袈裟,内着僧祗支,偏衫搭覆右臂,是禅定印。背屏边缘浅雕五身坐佛。方座正面雕香炉,以及刘伯阳及父母、妻子等供养人像。

智徽造观音像 东魏 石 高30厘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菩萨头戴三叶冠,面容消瘦,唇上有须,莲瓣式头光,下身着长裙,裙摆外撇,披帛在膝前交叉,右手在胸前持莲蕾,左手在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下方有长方形基座,通体保存红、黑彩绘机贴近痕迹。

佛坐像 北齐 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背屏像原应为七尊,最外侧的菩萨像残,因此仅剩五尊。主尊为坐佛,低平肉髻,脸部方圆,着袒右袈裟,右手残,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圆莲台上。莲台下可见二龙,下部方座正面雕双狮香炉,莲花香炉由两侧童子托举。

弥勒像 北齐 石 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道智造释迦像 东魏 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为背屏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身像。主尊为坐佛,面部圆润,肉髻宽扁,头光刻莲瓣纹。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右手施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外侧胁侍均站立,内侧为两身弟子,中为两身菩萨,外侧为两身菩萨装力士。下层为浮雕双狮香炉,下层为一菩萨,菩萨左侧为一比丘,右侧也为供养菩萨。

左侧:佛头 北齐至隋朝 石 高30厘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佛头与2012年出土,白石雕造,轮廓圆满丰润,满头螺发,面容清秀,五官刻画立体,眉如新月,鼻梁高挺,鼻头稍有残损,嘴唇上有朱砂才会痕迹并绘出胡须,代表了这一时期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

右侧:菩萨像 北齐 石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是2012年在河北邺城遗址出土的一尊菩萨立像,是北齐造像中的精品。造像选取了曲阳一带所产白石,光洁莹润,表面经过精细打磨之后宛如白瓷。菩萨造型饱满敦厚,下垂的眼睑和略带笑意的嘴角,与同时期的印度笈多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简洁的衣纹配以精细雕琢的璎珞,裙子前面的部分采用镂空立体雕饰,以完全写实的细节衬托出菩萨像整体简约俊逸的气质。

山东省

四面佛像 北齐 石 高56厘米 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本件石造像与1986年济南市舜井街重修时出土,上部有榫头,下部有卯眼,应该是石塔或经幢中的组成部分。略呈方柱形,四面都凿有佛龛,龙首龛楣,其中三面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一面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面造像主从有序,印刻、浮雕、圆雕、互相配合,层次分明,衣纹线条流畅,所作造像的特征显示出北朝晚期的雕刻艺术风格。

《菩萨像》北魏晚期只东魏 石灰石,高105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现藏青州市博物馆

该像为菩萨单体立像,后有背屏,菩萨头戴折巾式冠,有圆形头光,透光中心为双层莲瓣,颈佩圆轮状项圈,项圈下施忍冬花纹,外披披帛和璎珞,双手残,跣足立于仰莲花基座上。

《菩萨像》 北齐(550-577年)石灰石 高115厘米,宽30厘米,厚25厘米 现藏青州市博物馆

此菩萨像通体圆雕,头戴花蔓状宝冠,身着凸棱纹的交叉式天衣,内着袒右式衣,佩璎珞手钏,跣足立于台座上。宝冠、天衣彩绘,面部及身体贴金。

青州龙兴寺造像

菩萨像(一对) 北齐 铜鎏金 通高27.5厘米 现藏山东省诸城市博物馆

这两件铜鎏金菩萨立像外观上基本相同,保存状态也相似。菩萨头戴花冠,面相圆润,圆形头光的内层与外层为莲瓣纹,中间以阴刻同心圆纹装饰。此两件菩萨立像应该属于一组像中的两尊。

菩萨立像 北齐 石 现藏诸城市博物馆

河南省

张难扬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 石 现藏河南博物院

本件造像又称“张难扬等八十人造像”,为莲瓣形背光前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座上,高肉髻,额上正中发纹呈右螺旋涡轮状。面相清瘦,颈部细长,胸部扁平,身躯修长。莲瓣形背光由内而外以四层窄带分割,最内层为主尊之椭圆形头光,高浮雕莲花图案。其外为桃形,内饰浅浮雕坐佛九尊。第三层刻飞天六体。佛菩萨件的两处空隙各线刻一供养人。

道晗造像碑 北魏 石 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道晗造像碑是河南现存保存最完好的造像碑之一,碑之正面雕尖楣圆拱形大龛,龛高86.5、宽66.5、深28.5厘米。龛梁两端刻二龙回首,口吐莲花化生。尖桃形龛楣浅浮雕坐佛七尊,中间一尊较大,两边依次缩小。均高肉髻,面相方圆,通肩袈裟总覆两臂,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后均有莲瓣形火焰纹背光。描绘的是佛事活动场面。

田延和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 石 现藏河南博物院

此作品为莲瓣型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背屏底部有榫,当插于某个台座上,现已无法知晓。主尊立佛头饰高肉髻,额上正中饰右旋涡轮纹,细眉修目,面带微笑。头后有圆形头光,内层为莲瓣,外层刻忍冬花蔓,这种头光装饰在北魏晚期的造像中较为多见。主尊立佛颈长胸平,两肩削窄,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部束带打结,结带下垂,袈裟下摆呈尖角外撇。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而立。主尊足下两侧各出一屈颈龙首,口吐长梗莲台,菩萨就立于莲台之上,颈戴桃形项饰,披帛绕肩在腹部穿璧交叉,下着长裙。束腰之裙带打结后垂于两腿间。右菩萨左手持宝奁,右手提善锁。左菩萨右手残损,左手持净瓶。莲瓣形背光减地阳刻火焰纹,繁缛细密,在主尊头光上部刻吉祥草,主尊与二菩萨之间刻莲花荷叶图案。背光背面上部正中减地线刻交脚弥勒,左右各刻一供养比丘,分别各有榜题“比丘僧道妙侍佛”和“比丘僧惠持供养佛”,下部线刻供养人5排,每排6-8人不等。且每人旁都有说明其身份之榜题,内容均为“邑子某某某侍佛”,其中第一行有“菩萨主田延和侍佛”题记。该造像虽无纪年,但从艺术风格看,与龙门宾阳中洞北壁之佛、菩萨相类。宾阳洞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完工于孝明帝正光四年,由于民间造像的范本往往来源于石窟造像,因此此件作品的雕凿年代应晚于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

菩萨头 北魏 石 现藏河南博物院

菩萨头戴宝冠,面向长方,修眉细目,双目微睁似闭,嘴角微微上扬呈月牙状,似在微笑,鼻头上有少许残损。根据本头像的体量推测其整身大小可知,这应是一件比较大的石造像作品的残件。

荀国丑造像 隋 石 现藏河南博物院

河南出土的石碑

石碑局部

石碑局部

甘肃省

李阿昌造像碑 隋 石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境内的造像碑始于北魏时期,其后造像碑体量逐渐增大,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这件隋代造像碑从上打下大致可分为四层,上方是世家多宝二佛并坐,两侧各有一佛二弟子小龛。其下为一佛二菩萨,再下为弥勒倚坐像与二弟子,两侧各有一佛二弟子小龛。最下层区间内刻文殊与维摩诘对坐说法。这些题材常见于北朝至隋的造像碑上。

佛坐像 西魏 石 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陡峭的崖壁上,自后秦开始,后代又皆有营建。这尊佛像原为其中一窟的主尊,头部路俄方,高肉髻,饱满的面颊,目光俯视。西魏造像继承了北魏造像的传统,人物仍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但人物身躯更为饱满,富有张力。

佛坐像 北周 泥 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这尊佛像位于第135窟,此窟原为北魏后期开凿的大型石窟,北周时期又在正壁中央龛两侧各增加了一龛,此佛像就安置于新开凿的左龛右侧。麦积山北周时期造像风格在西魏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人物造型敦厚、简练、形态粗壮。这尊佛造像高度简约,是麦积山北周时期的佳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佛坐像 约6世纪 泥 现藏和田地区博物馆

这件泥塑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沙漠里的一处遗址,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建筑遗址。此作品为建筑装饰构件,正圆形的莲花中央有坐佛一尊,面膜磨损,高肉髻,大耳垂肩。佛像身后有正圆形的头光和身光,最外侧是一圈莲瓣。这种莲花纹样之中描绘人物的构图,在公元前2世纪建造的印度巴尔胡特大塔上已经大量出现。

佛说法图佛雕 6-7世纪 石膏 现藏喀什地区博物馆

这块佛雕石膏板周围以卷草纹,正中画面有四位人物,右数第二位坐在梯形龛下,在他的左右各有一位手托钵的供养者。人物背景施以各种装饰,佛龛背景刻有菱形纹样,上方是一排圆拱小龛,两脚有鸟形装饰,左侧人物背后是一棵花朵繁茂的树木。

佛像范 5-6世纪 石膏 现藏和田地区博物馆

这种石膏范是用来制作黏土或灰泥塑像的,采用这种材料做范与帕米尔盛产石膏有关。佛像结跏趺坐,禅定印。此像从内敛沉思的表情到流畅如水的衣纹,都明显具有印度笈多时期马图拉地区的造像特征。

四川省

左侧:佛立像 南梁 石 现藏四川博物院

佛像头、手皆失,身着通肩袈裟。衣纹在身体右侧与右腿处呈U形会给予左胸处,疏朗有致,袈裟贴体,身形轮廓隐现。

右侧: 佛立像 南梁 石 现藏四川博物院

佛像头、手皆失,肩部瘦削,身着通肩袈裟,薄衣贴体,跣足立于长方形底座上。

王洲子造释迦像 南梁 石 现藏成都博物院

此像为一佛四菩萨组合,正中立佛螺髻,脸型长圆,双目俯视,口鼻小巧,面容清秀。左右两胁侍菩萨立于带有莲茎的莲台上。最外侧的二胁侍菩萨面朝主尊,立于力士托举的莲台上。五尊的排列、高低,错落有致,巧具匠心。宽大的背屏外缘,是十身飞天,正中顶端刻三层宝塔一座。

比丘晃藏造释迦像 南梁 石 现场成都博物院

走向盛唐

佛坐像 唐 石 现藏龙门石窟研究所

佛像高肉髻,螺发,面相方圆丰盈,鼻梁残损,双目下视,眼线呈波浪形。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上。该像为奉先寺遗物,并兼具传堂造像艺术之典型风貌。

阳隐造阿弥陀像 唐 石 现藏河南博物院

佛坐像 唐 石 现藏龙门石窟研究所

(版权说明:文章内容来源于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罗文华与故宫出版社出版《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编辑:张丽敏

放心收藏,全球见证,扫码立即送鉴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rygoingup@163.com(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备案号:鲁ICP备150026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