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世界据说是他创造的——观音菩萨形象的历史演变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29 15:49:02

Ready

观音菩萨在大乘佛教众神殿中拥有崇高且无法替代的地位。他源生于五方佛中的西方无量光佛及其配偶白衣佛母。由于身处贤劫当中,观音菩萨负责掌管自释迦佛寂灭到弥勒佛诞生这段时间的佛教世界。

《大乘庄严宝王经》详细描述了观音的形象、祈愿方式及神迹的内容,当中提到观音菩萨誓愿坚守菩萨职责不入涅槃直到所有有情众生皆获菩提智慧。

《宝箧经》中形容他具有一切诸神及所有信仰的美好形象,其中包括众生父母的优良品相。对于所有信仰者而言,观音菩萨都会不加分别的传授佛法,不管何种生灵,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会得到观音菩萨的眷爱和救赎。 也正因如此,观音菩萨在佛教的信仰中地位尊圣。爱丽丝·盖蒂(Alice Getty)在其著作中写道:“(观音)很快在北方佛教诸神中成为最受欢迎的礼拜对象,是名副其实的佛教最高神祇的代言人。”“他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生存的世界据说由观音所创造,他是我们的造物者。”

观音的各种称谓中,世自在王、护世主等都体现了其地位的尊贵。在观音菩萨的各种名号中,“观世音”和“观自在”是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具信“观世音”一名由东晋高僧鸠摩罗什所倡导。而“观自在”的称谓虽起源更早,但直到唐代经由玄奘全力推广使用后方得以普及。

作为全能的观音菩萨,在很多箴言中被强调、称颂。《大乘经》中提到释迦牟尼本人曾示令观音菩萨护持弥勒菩萨及除盖障菩萨。而当世尊入地狱度化鬼 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也有观音菩萨在旁协助。

1. 公元 4 世纪—产生早期的观音菩萨大多与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或金刚手菩萨)呈组像一同出现,被称为“三圣像”。 也有少数独立雕件,观音手持莲花,身着王族服饰, 头戴华丽头巾,蓄有短髭,呈站姿或游戏坐姿腿盘在坐垫之上。这种手持莲花的观音造型在 3 ~ 4 世纪贵霜时期的犍陀罗艺术中非常常见。

2. 公元 5 世纪—稳固 5 世纪以后观音菩萨的形像开始发生一些变化, 世俗浮夸的王族特征开始减弱,增添了苦修及神圣的天人形象特征。他的地位也逐渐稳固,取代其他神灵成为佛教的典型代言。此一时期观音的塑像呈井喷之势,特别在印度西部的造像活跃地区例如艾罗拉、奥兰加巴德等石窟中,观音造像的数量都大为提升,著名的佛教艺术研究学者南达纳·楚提旺(Nandana Chutiwongs)在考察了艾罗拉石窟之后写道:“观音菩萨成为艾罗拉地区最为流行的菩萨,在这里他的塑像数量多达 11 件,是其他任何一尊菩萨塑像数量的三倍(以上)。”此时的观音被塑造成“危难中的救助者”。 具信这应该是“救八难观音”的雏形。笈多王朝晚期及后笈多王朝时期修建于可内里石窟、阿旃陀石窟、 艾罗拉石窟以及奥兰加巴德石窟寺院中的许多作品都是这种题材。这种救信众出离危难的观音形象深入人心,也极大地推动了观音信仰的普及。由于西印度自古商业活动频繁,观音菩萨无疑成为了商人、旅行者以及朝圣信众的保护神。度母的救度主题形象明显是继承自救八难观音,且其具象的实体化同样是源自西印度沿海地区。

3. 公元 6 ~ 7 世纪—演变 6 世纪时,印度历史进入笈多王朝末期,观音菩萨已完成从佛陀身边的侍从向重要的主神的演变。他开始具有自己的胁侍菩萨,并基于特定目的而受信众供奉。可内里石窟第 90号窟中雕凿年代为 6 世纪中叶的观音菩萨被刻意塑造成保护者的形象,救援信众脱离狮、象、强盗等十种劫难。他的两侧各有一位女性胁侍,分别是右侧的度母和左侧的俱胝佛母。这两位胁侍代表慈悲与智慧,相当于佛陀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印度最早的十一面观音也出现于可内里石窟的第 41 窟,年代推断为 5 世纪末到 6 世纪初。 这个时期也是观音菩萨形象“标准化”的时期, 菩萨手中的具有各种寓意的持物逐渐固定下来,进而成为判断观音菩萨的标志: 净瓶、三齿圣杖、念珠显露其特征中清修的一面, 而书卷与拂尘同时凸显他身为“伟大导师”与“遍知一切之主”的特质,等同于印度教的梵天;他的第三只慧眼、长矛和三叉戟、羂索及弯钩使人联想到“大自在天”或“万灵之主”;用于系缚个体灵魂与其主的无形羂索也具化为代表观音菩萨慈悲的不空羂索, 菩萨借由此索将三界众生拉近身边,施以救度;宝珠或如意宝象征他广重无尽的布施,以使祈愿者有求必应;偶尔出现的锡杖或惩戒宝杖作为其身份的象征是为了警示各种恶神、恶鬼与恶人远离被保护者。

4. 公元 8 ~ 12 世纪—完善当时间进入金刚乘佛教的全盛期,各种密教图像特征丰富完善,观音的形象更加普遍,已经完全成为普世的救度者或怙主。另一方面,为响应信众日常礼拜的需要,如马头明王等各种“秘密观音”的实体造型也日渐有了具象化的表现。那烂陀出土的 11 世纪静息观音石雕造像,主像的右侧伴有度母和善财童子,左侧则随侍俱胝菩萨和马头明王。特别有趣的是在造像的右下角莲座旁跪伏着一只双手合什呈礼拜状的尖嘴生物,它正式的名称叫“针口饿鬼”,观音菩萨右手洒下甘露,让饿鬼引颈吸吮。这突显出观音菩萨的博爱广善,对注定永受饥饿之苦的饿鬼都能施以救助。 包括后期在西藏广为流传崇奉的四臂观音(又称六字观音)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并流行的。(摘编)

文章来源:《收藏家》

202003期《观音菩萨早期形象传承考证》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秦佳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