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孝文化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10 19:13:57

Ready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发祥兴盛于关中的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庙堂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尊老敬老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自秦代以后,官修的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

西汉以来,直到清王朝结束,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的是“以孝治天下”的理念。

关中位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农耕文明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孝道文化。关中南部的终南山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的发祥地。

老子入关在楼观台传经设教之时,道教的思想文化就开始在关中传播开来。在道教的文化体系里,天地之间有神明,且有神明时刻记录每个人的功过,不行孝道就会遭报应,下地狱,成恶鬼。道教一向倡导:“未修仙道,先修人道”。

道教的《太平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净明忠孝全书》等重要经典,都详述许多关于尽孝的道理。

佛教认为,佛家之孝不仅仅要孝顺在世父母,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行佛法让现世父母和前七世父母死后都能脱离六道轮回,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徒身在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是孝;而且,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孝道无差别;现世一切生物都可能是前世父母转生,所以提倡戒杀也是因为孝。

有关中国佛教专论孝道的经文集包括《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孝论》等经典。

终南山是佛教和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他们的孝道思想,也就深刻地影响着关中人。

王顺山是终南山的一部分,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孝山”。王顺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

相传,王顺是个独子,出生在玉山脚下,从小父母对他宠爱有加。父亲为了给儿子挣一份好家产,终日忙碌,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母亲为了不让儿子受委屈,不再改嫁。白天农耕种田,晚上纺麻补衣,还要经常教导王顺要知孝、懂礼、好学、有德。

王顺偏偏就是个忤逆不道、上房揭瓦的痞子少年。母亲说东,他偏要往西。上学时常逃课,还报复老师的对他的严厉教导。他偷偷把老师的夜壶钻个洞,夜里漏了老师一炕。辍学后又偷鸡摸狗,祸害乡里,不知为母亲招惹了多少迁怒与委屈。

在他20岁那年,母亲气得一病不起。母亲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怕儿子守不住那几亩父亲为他留下的薄地,想死后让儿子把她葬到山下自家的地里,便央人把王顺找回来交代后事。母亲想儿子一辈子没有正经听过她一句话,总是说东他往西,故意反着说,让王順把她葬到玉山顶上去。

母亲死后,王顺这才幡然悔悟,悔恨母亲在世时自己太混不听母亲劝,活活气死了母亲。母亲临终前的话,他一定要听。于是,决心葬母于山顶,完成母亲最后的遗愿。

怎奈山顶全是光怪秃石,没有黄土,根本无法让母亲入土为安。王顺只得从山下担土上来。山高路远还有多处险境,王顺费尽艰辛,日复一日往山上担土,怎么也掩盖不了母亲的遗体,但为了完成母亲的最后遗愿,他矢志不移,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酷暑严寒,终日担土不止。

王顺担土葬母的精神感动了神灵,一天傍晚,他担着一担土刚到山顶,只听“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两筐黄土倒在地上,霎时间山顶上又增加了两座山峰,母亲的遗体被深深地埋在山体之中了。从此,王顺便在山顶结草为庐,为母亲守墓三年,并潜心修练,后羽化升天。

唐朝大诗人李白诗云:“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后人便把玉山改名王顺山。至今灞河两岸还流传着关于王顺的故事和民谣。

今天的人听到这个故事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和尽孝没有半点关系。但是故事的初衷是为了宣扬孝道,让人们孝敬父母。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初衷也算达到了。

2013年11月,公布的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咸阳兴平市申报的“丁兰刻母”成功入选,成为该市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丁兰刻母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为二十四孝之中,唯一的一个能由不孝转为大孝的典故。

丁兰是汉朝时的人,幼年丧父,小时候丁兰对母亲很不孝敬,常常打骂。有一天,丁兰耕田间歇,见一羊羔双膝跪地而食母乳,又见一小乌鸦衔食喂养残老乌鸦。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对母亲的各种不敬,后悔不已,不禁泪下。

此时母亲正巧来给丁兰送饭,丁兰急忙去接,慌忙中手里的牛鞭忘记丢掉,母亲见丁兰执鞭而来,以为丁兰因送饭来迟而要打她,一时心如刀剜,后悔有此不孝之子,随后撞死于地头树下。

丁兰丧母后,将树伐掉,把树刻成母亲的雕像,供奉于堂前,每日都供奉三餐,从未间断。

有一次丁兰有事外出,临行前叮嘱妻子侍奉好木像。妻子满口答应,心中却想:“你怎么这么傻,木像怎么可能灵验,它又不能吃饭,你就是供上一辈子也不能活。”

就这样,在丁兰走后,妻子白天让儿子把木像当马骑,夜晚用来顶门,不仅如此,做针线活时,居然还用针扎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竟流出了鲜血。

五天之后,丁兰回到家中。晚上,木刻像托梦给丁兰,丁兰知道情况后气愤难平!于是一张休书便把妻子休回了娘家。妻子悔恨不已,赔礼道歉,夫妻二人才又和好如初,对木像也如从前一样虔诚。

民国二十四年,当时的兴平县长段民达为丁兰祠题“诚孝格天”牌匾,以倡“百善孝为先”。今兴平市子孝村建有丁兰墓,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为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保护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文物古迹,当地群众及有关部门自发捐资重建了丁兰祠。

丁兰刻母的故事被秦腔改编为戏剧《丁郎刻母》,在关中地区久演不衰。受到民众的欢迎,丁兰刻母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丁兰刻母》的故事,不仅突现了丁兰对父母的至诚孝心,而且他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行为,对形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民风,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孝心会感通万物,使人遇难呈祥。

丁兰刻木孝亲的行为还唤醒世人:千万把握住父母在世的有限时间,及时行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从自己做起,努力将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遗憾,都化作今天力行孝道的无比喜悦和动力。

还有一则发生于关中的孝道故事就是汉文帝《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三位皇帝,他的母亲薄太后久病不愈,汉文帝就常年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的亲自伺候。给母亲服用的汤药,只有他亲口尝过才给母亲服用。汉文帝在位期间重德治,以仁孝闻名后世。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今天传统的孝道文化已经逐渐淡化,各地时不时的发生“弑母”案件。特别是拜金主义日盛,加上法律意识淡薄,老人和年轻人的家庭社会代际关系出现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老年人的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

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制度的健全,养老问题已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度。传统的孝道文化已经成为封建的糟粕,应该摒弃。其实不然,养老只是传统孝道的一个环节。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概念,又有制度礼仪。可以用12个词来概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孝道,是一个家庭家风的“根”。守其根,才能传承万代。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