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菩萨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化”的典型形象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8 15:37:02

Ready

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被尊奉为“大愿菩萨”,在中国道场是九华山。关于地藏菩萨的传说,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

但殊不知,关于地藏菩萨的故事和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形象,大多数都是汉传佛教赋予的,换言之,地藏菩萨是“汉化”程度极高的佛教形象。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地藏菩萨的“汉化”。

我们所了解的菩萨的含义,其实是汉传佛教创造的

菩萨,本意是“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本意是一种修行阶段,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果位”。

在印度“原装”佛教概念中,果位一共有三个,分别是阿罗汉,辟支佛和佛,并没有菩萨这一“果位”。

真正确立罗汉、菩萨、佛三个果位的就是“大乘佛教”。

注:大乘佛教就是汉传佛教,当时分出“大乘”和“小乘”,就是拿来“恶心”南传佛教的。

真正的印度佛教原创的菩萨,大概意思是一个佛法精深的人,到佛前发“至上愿”生“大善心”,佛给他授记(授记的含义是佛确定你未来能成佛),然后修行菩萨十地(十种智慧),修行圆满成佛。

在整个的修行阶段,这个人都可以称之为菩萨。换言之,凡人也好,阿罗汉也好,只要修行菩萨十地,都可以被称为菩萨。

而我们印象中的菩萨,需要救苦救难,有慈悲心,有各种各样的“业务”,这其实是汉传佛教的“菩萨果位”。

所谓的翻译佛经,本质上都是哲学思想的再创造

历史上中国有两次著名的西行之旅,一次是汉明帝时期的“白马驮经”,一次是唐太宗时期玄奘法师“偷渡”西行取经。

带回来的经书需要翻译,翻译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知道佛的哲学思想,还有经文中记载的佛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那些阿罗汉和菩萨们的故事。

但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语言终究是不同的,翻译工作本身就是艺术的再创作。从梵文翻译成汉字,这其中一定会包含翻译者对佛经的个人理解。

其次,最大批次的翻译工作,就是在唐朝进行的,也就是翻译玄奘法师带回来的经书。但讲道理,玄奘法师西行去印度,我们以为他是去进修了,其实他是去“镀金”了。

玄奘法师本身的确是抱着进修的态度去的天竺,这个我们不否认玄奘的初衷,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但等玄奘法师到了天竺之后发现,原来在佛的家乡,佛教势微,本来是去进修,没想到变成了“技术扶贫”,辩经没有一个能打的。

玄奘法师到了天竺没多久,就把各个“高僧”辩了个遍,最后还骑上了白象,在天竺声名显赫。

十七年之后,玄奘法师回来了,带回了数百部经书,然后就开始了翻译工作,在翻译之余,创立了法相唯识宗。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汉传佛教中的法相宗。法相唯识宗里的“唯识”二字,想必大家都能体会到玄奘法师的无奈。贫僧费尽周折去了趟发源地,没想到最后还得靠自己,真没想到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里面的高僧竟然这么“菜”。

关于地藏菩萨的汉化有哪些著名特征

地藏菩萨其实最早出自玄奘法师翻译的《地藏十轮经》,但玄奘法师是怎么翻译的,笔者上一段已经和大家交代过了,这纯粹就是哲学思想的再创作。

用简单的话来描述,《地藏十轮经》是由一个经受“汉化”过的汉传佛教的高僧,进行“汉化”翻译的一本经书。而佛经里面,故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讲故事的人,因为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讲出来可能表达不同的道理。

这里笔者给大家讲一个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

六祖惠能说自己不识字,让无尽藏比丘尼给他读经书,然后他来解释。无尽藏比丘尼当时就懵了,你大字不识一个,凭什么解释经文。这是正常人的思维,人家讲得也没有错。

但是当时惠能大师给出了一个很“惠能”的解释,佛经中的道理如天空中的日月,而佛经只是指向日月的途径,日月就在那里,我懂了,我为什么不能解释经书呢?

在笔者看来,这个解释,逻辑自洽,不像有些禅宗的故弄玄虚,但这个解释仅限于像惠能法师这样有“觉悟”、有宿慧的人(聪明人、天才),不适用于普通人。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比如六祖惠能,生来就是禅宗的高僧,剩下一种就是我们普通人,跟老天爷抢饭吃的人。

书归正文,《地藏十轮经》的翻译工作结束,意味着地藏菩萨在中国正式“登场”。我们不难看到,《地藏十轮经》与其他经文不同的是,它在宣扬佛的智慧的同时,着重阐明了“罪”、“恶”、“审判”与“救赎”。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本符合东方“道德审美”的经书,书里关于“罪”、“恶”、“审判”和“救赎”的观点与中国式的“公序良俗”不谋而合。

要知道天竺的国情和中国的国情是迥然不同的,国情不同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社会对“人”的道德诉求。而《地藏十轮经》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可想而知,玄奘法师出了多少力。

举个例子,笔者看到《旧约》中上帝处罚埃及,带来十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是个“邪神”。为什么不信仰上帝,就会遇到各种天灾,而且家里的长子长孙直接暴毙,这放到中国绝对是异端邪神。

但是笔者看《地藏十轮经》,就没有那么多的不适应,感觉这很合理,但这个“合理”本身就是种不合理的体现。

如果说《地藏十轮经》是玄奘法师根据当时的民情进行的翻译(艺术再加工),那么《地藏本愿经》可以说是彻底的原创了。

时至今日,考古学家们没有发现《地藏本愿经》的确凿出处。《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并无记载,高丽藏、宋藏、元藏亦未收录。直至明藏始见此经。

而地藏菩萨的民间形象,八成都是出自于《地藏本愿经》中的故事。

换言之,《地藏本愿经》是一本纯粹的“东方哲学”的佛经。

比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我们后人总结地藏菩萨的宏愿。这句话的原文应该是:

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nuó)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但这句话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与佛教中“佛”的原始定义产生了冲突。

根据佛教的记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觉悟成为释迦摩尼,然后把他领悟的道理传授给众生。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佛把思想传给世人,至于世人是否能够觉悟,这就不是佛能管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成为“佛”的关键,在于“悟”,而不在于是否度尽苍生,而且佛也没有做到度尽苍生。不能说因为有人就是不想被“度”,佛就不成佛了,这太难为佛了。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从儒家或者说东方思维来思考地藏“本愿”,这一切就很合理了。

举个例子,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与“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苍生,方正菩提”有着异曲同工之秒吗?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天下才叫圣人。按照佛教的理论,中国的士人天生就有“大宏愿”,要兼济天下。

所以,地藏菩萨“地狱不空”的宏愿,在中国本土就变得无比合理,也无比地受人尊敬。

其本质就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教育我们的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潜意识里十分认可这种思想。

如果放在天竺,地藏菩萨这个“宏愿”,就等于直接说,我不成佛了。天竺人只会不理解,觉得地藏菩萨很奇怪。

而在我们中国,地藏菩萨的宏愿就很具有历朝历代推崇的“士大夫精神”,当他们学有所成,到了“达”的境界,他们就会放眼天下受苦的黎民百姓,希望救苍生之倒悬。

讲一个很“中国”的地藏菩萨的故事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地藏本愿经》中,汉传佛教“恶心”南传佛教的故事,原文如下: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这故事就是,地藏菩萨有一世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和邻国国王是朋友,两个人一生行善救助众生。但邻国的百姓总是做坏事,两个国王就发了宏愿。一个人发愿,我要早点成佛,拯救他们,另一个发愿,我如果不度尽他们,让他们按了,我宁愿不成佛。

发愿早点成佛的那个,成了一切智成就如来,另外一个就是地藏菩萨。

笔者对于这个故事的评价就是两点,第一,这故事很“中国”,很“大乘”;第二,从笔者的角度,这波“恶心”南传佛教的操作,笔者觉得挺好的。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