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教化——《金刚经》三级:大乘正宗(第三章)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5 23:17:19

Ready

佛祖如来接着讲道: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念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谓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六道是精神状态,是心的境界),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无数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得我灭度,这是为什么呢?国为众生与菩萨一样具有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我如来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

世间的一切的妄念心(指不切实际或不正当的念头),都不是菩萨的正确思想。人的“意识”是前五识的总管。如果说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只是对色声香味触加以分别,那么“意识”就是对色声香味触的喜好加以判断和裁定(事物的外在属性)。所以一切妄念产生于“意识”。因此说,人对物质(物俗)与精神(情俗)享受的追求是贪欲之心,是妄念。如何有正确的意识,如何正确的认知世界,什么是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呢?首先要破除我们现有的意识与认知,放空大脑,才能有正确的意识与认知进入我们的思维。所以佛祖先要灭了我们的妄念,也就是妨碍我们修行正果的罪业。修行正果,我的理解就是获得正确的思想,让自己充满正能量(小乘佛法),正确的认知世界(中乘佛法),依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行事(大乘佛法,正宗佛法)。按现代的说话说法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们常听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是因为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灭”,就是灭此妄想,“度”,就是复此觉性。如果将佛性降低为人性,我们可以理解,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人性只有放在现实生活与具体事物才能体现,人性即不本善也不本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说法,但佛法更上一层,是超越现有哲学范畴的宇宙观,佛法不讲善与恶,一切人为的概念都不能解释佛理。自然规律的最好表现是大自然中的生物界,狮子吃羚羊,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人类之间的争斗也只是人的自然属性中野蛮性的表现,文明的作用就是让人类的这种野蛮性降到最低点。而佛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她的重要作用就是降低人类自然属性中的野蛮性。这里的人类文明,不是人类文化,而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佛祖就要让我们恢复此本性。

红林教化——《金刚经》三级:大乘正宗(第三章)

(未完待续)

(红林主人寄语:我相信思想的力量,江河滴水汇,大漠粒沙堆,汇聚你我的力量,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订阅转发,启智明性、功德无量。)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