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4-29 12:50:01

Ready

♪ 请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朗读音频

什么是般若?

《坛经》的核心在一个“悟”字,悟是一种境界,是相对“迷”来说的,指生起真智,开佛知见,扫却迷妄,转了烦恼,实证得佛法真理的状态。

“悟”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角度讲,“菩提”是指能证的智慧,是开佛知见;从证悟角度讲,“涅槃”是指所证的真理,是佛知见。通常合两者而言“悟”。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茶密学堂

《坛经》言“悟”,开悟叫“顿悟菩提”,“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证悟叫“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或“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惠能大师强调“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因此,所谓“悟”即在于:“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性。若识本性,即是解脱。”

“般若”是什么?是用以转化三毒、转化烦恼的出世间智慧,用般若观照自性,内外明彻。

这种“般若之智”不同于世间的聪明、智慧,世间的聪明在佛法中说是“八难”中的一难,叫“世智辩聪”。

现代人知识太多,接触的事物多,信息量大,由此杂念多、观念多、选择多、论点多,遇事好辩解,在佛法里面这些都是“所知障”,叫作“世智辩聪”,不是智慧!更不是“般若”。

现代人的聪明,对于该粗心的事物,如名、利、势、权、位、五欲、六尘,均感觉极其微细,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小见狐疑,妄念纷飞,煞费苦心地算计、分别、判断、分析、研究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信息。

而对于该敏感的凡和名利无关的身心和谐、能量变化却麻木无觉,因此本末倒置,颠倒梦想。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云上精舍

颠倒深源于何处?源于顽固的“我”执!凡人生活中时时不离自“我”,凡事以“我”为中心。

“己所不欲”或“己所欲”都强加于人,由于“我”执所障,近邪不知,入迷不觉,不信正法,量小德轻,自视聪颖,遇弱好辩斗勇,自命不凡;遇强左顾右盼,唯唯诺诺。

执而有碍,争而有伤,不知悔改,这是因为智慧未开!

“世智”与“般若”的本质区别在于“世智”是入世的、有善恶、有正邪、有取舍,而“般若”是真实无漏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世智”是躁动的、有欲的,而“般若”是转烦恼为菩提,不断不舍而得法。

世人遇事便执“我”:我的观点、我的想法、我的意见、我的子女、我的财富、我的静修、我的能量、我的境界、我的佛祖……孰不知这个假“我”,本是个妄相!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茶密学堂

一切的烦恼、念想、伤痛其实都是因“我”而起,“我”相不破,烦恼不尽!

在俗世的“贪、嗔、痴”中会生出“小聪明”,听得多、看得多、拜的名师多、见解多、分别多,那是“记问之学”、“口耳之学”。

这些小聪明是证得“般若”的大障碍,是“世智辩聪”,学佛不仅是把读经、看经、讲经也当成世间学问一样去研究,真正的学佛是学习佛的核心精神,实证实修,证悟生命,因此学佛和佛学是两回事。

惠能大师此时说的“般若”之智便是证得去妄归真的智慧,是从自性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才是“般若之智”!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仪式、生死,唯有佛法重慧,重“般若”,“般若”乃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究竟解脱的智慧,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般若”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般若为诸佛之母”。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

唯有“般若”能助人认识到“缘起法”,进而能证悟宇宙、生命的实相而成就佛道,“般若”是菩提之“因”,没有“般若”何谈“菩提”?

僧肇法师云:“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云上精舍

佛法中常提到“般若”有多种,如: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等。

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

“般若”并非外来的,不是从阅读博学的知识中得到的,而是人内在本具的清净光明本性,是本来面目,大师称之为“自性般若”,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

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这是人人本自具足的。

有人常说,修禅有什么用呢?有智慧有什么用呢?能帮我赚钱吗?有聪明即够了。

这些实用主义者不知道“般若”有帮助人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妙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时时刻刻为外境所转,是这颗迷惑的心在“业”中生死轮回。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茶密学堂

有钱能灭苦吗?有钱能有幸福生活吗?物质满足和幸福成正比吗?有钱就能得到爱、健康吗?现在有钱能永远有钱吗?人活着就是为了钱吗?

有智慧的人会担心自己饿死吗?古往今来哪一位有成就的修行人、智者,这些没有经商、不会赚钱的人是被饿死的?

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般若”说了二十二年,玄奘法师圆寂时最后翻译的是六百卷《大般若经》,“般若”是“证真实以脱生死”解脱到觉悟彼岸的大法船,由此可见“般若”的不可或缺性。

凡夫的“般若”是正见;声闻、缘觉二乘修者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佛的“般若”是究竟诸法实相。

《大智度论》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什么是波罗蜜多?

通常解释为“到彼岸”,通过般若的智慧去往彼岸等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波罗密多”的含义,它不仅是到脱离此岸到彼岸。

“中国禅”的此岸就是彼岸,心净则国土净,这里是指人自身从迷惑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都在一念,因此一念中就有“般若波罗蜜多”。

拍摄于不二修养基地·云上精舍

在“中国禅”里,“波罗密多”是渡船到达觉悟彼岸的方法,那么,“般若”是能够远离分别、执着、妄想的智慧,“波罗密多”是令到修者见性的途径和方法。

而“摩诃”则是宇宙、生命、诸法的实相:在这个无量无尽、无始无终、无穷变幻、无大无小的宇宙时空,证悟到的涅槃之实相,便是“涅”为不生,“槃”为不灭。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寥寥几字便讲清楚了诸法实相,修证自在。

本文整理编辑自禅者悟义著

中国禅修养文化丛书之《至宝坛经》

文汇出版社出版

© 往期回顾

上善若水

大脑能量

什么是禅舍?

中国画与西洋画

坐禅时脊背打直的奥秘

读懂“摩诃”,打开生命的无量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