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 15:35:43来源:互联网小编
本文目录一览:
大耳黄兔的主要特征:
大耳黄兔属皮肉兼用型兔。大耳黄兔特耐粗饲,日粮中玉米和麸皮占总量的1/3、另2/3由草粉组成,主要有花生秧粉、大豆秧粉、谷草粉等。大耳黄兔采用露天地上式兔舍。地下窝与下层兔舍相通。地下窝主要用于产仔、育兔用。地下窝的优点是保温性能好,安静,比较适合家兔的生活习性。大耳黄兔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等特点。
很好。
皖南黄兔”体型中等,被毛黄色,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肉品质好,生长速度适中,在皖南、皖中和皖北均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和优良性能,是我国第一个运用地方遗传资源杂交培育而成的国家新品种。“皖南黄兔”新品种的育成既丰富了我国家兔遗传资源,又突破了国外品种“卡脖子”问题,在实现肉兔良种国产化和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该市正着手建立高标准的国家级“皖南黄兔”原种场,推进“皖南黄兔”技术研究示范养殖和精深加工,引导当地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做大做强“皖南黄兔”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优良种源和技术支撑。
太行山兔(Taihangshan Rabbit),亦称虎皮黄兔,原产于河北省井陉、鹿泉(原获鹿县)和平山县一带,由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外贸食品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合作选育而成。
外貌特征:分标准型和中型两种。标准型:全身被毛栗黄色,单根毛纤维根部为白色,中部黄色,尖部为红棕色,眼球棕褐色,眼圈白色,腹毛白色;头清秀,耳较短、厚、直立,体形紧凑,背腰宽平,四肢健壮,体质结实。成年体重公兔平均3.87千克,母兔3.54千克。中型:全身毛色深黄色,在黄色毛的基础上,背部、后躯、两耳上缘、鼻端及尾背部毛尖为黑色。这种黑色毛梢,在4月龄前不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加深。后躯两侧和后背稍带黑毛尖,头粗壮,脑门宽圆,耳长、直立,背腰宽长,后躯发达。成年体重公兔平均4.31千克,母兔平均4.37千克。
生产性能:该品种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耐粗饲、粗放,适于农家饲养。其遗传性稳定,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年产仔5~7胎,胎均产仔数8只左右。幼兔的生长速度快。据测定,喂以全价配合饲料,日增重与比利时兔相当,而屠宰率(53.39%)高于比利时兔。
由于该品种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又具良好的生产性能,被毛黄色,利用价值高,兔肉和兔皮的市场广阔。据测定,该品种作为母本与引入品种(如比利时兔、新西兰兔等)杂交,效果良好。
由于育成后缺乏继续选育,社会上饲养的本品种退化现象较严重。
福建黄兔的主要特征:
福建黄兔是一种小型肉用兔。福建兔的毛色有白、黑、土黄三种,以白及土黄二色居多,据统计,白色占31、34%,土黄色占30。00%。体型较小背毛粗而短,耳小、直立,眼睛虹膜有红、黑、天蓝等色色。母兔乳头4~5对,以4对为多。母兔一般4月龄发情,8月龄开始配种,年产3~4窝,平均每窝产6只,最高可达9只。
黄兔。
大耳黄兔也是一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殖较多的兔种,经济价值广泛,由于起毛色恶特殊性,往往皮毛价值还大于肉质价值。大耳黄兔成年可达9斤以上,饲料转化率高,是肉兔种佼佼者。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