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般若--菩提心读后记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10 09:38:37

Ready

有缘读到一本书《心若菩提》,是著名民营企业家曹德旺先生为自己作的一部传记。以前从媒体得知这是一位颇具民族情怀的企业界精英,读了这本书,对曹德旺先生的了解和认识似乎是结识一位朴实睿哲的长者,听他娓娓道来的家常话里,展开的是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个体、社会的各个面向。当然,以其个人成长创业为主轴,但绝不仅限于此。平铺直叙的语言风格,全景式的白描,阅读感受素淡而甘醇,清简而浓郁。生命是一个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带着基因传承的自我重塑。以前知道曹德旺先生创设了“河仁慈善基金”,却不知道是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的组织。书中讲述了父亲曹河仁对自己在做人做事经营各方面的培植影响。书中自序有这样一段内容:记得父亲说过:“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我掰着手指头,有那么多心吗?以后,我的确知道了。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我能数出来的心,已经不是一双手能够容得下了。读了这个序言,我们能够体察“河仁慈善基金”的拳拳深情了。同样,书的引子也是寥寥一段话“每天凌晨两点,母亲总是坐在床边,不断喊着推着酣睡的我。——一手轻轻推着被子里的我,一手抹着止不住的泪”。但母亲是坚强的,能够带着几个孩子直面家道中落的苦难,在卑微中涵养高贵的品质。那座母亲变卖自己的嫁妆建的一座木质结构的两层小楼,洗的发白的木地板和楼梯,总是衣着整齐干净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源于母亲常说的“天下没有人同情你的贫穷,要摆脱贫穷,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取得他人的信任。”这些信念深刻影响着作者,以此为支点,他完成了父母对自己的生命期许。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溢于笔端,那是灵魂深处的赞叹。作者如数家珍,出神入化地记录了自己少年时期不甘于困境,不辍于学习,苦字当头勤字为先,真的是“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

一、人生巅峰的回望——万源归宗

一个从小以“小印度”为代称,直到九岁才有了正式名字的孩子,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日后成为了一个全球汽车行业的“玻璃大王”。诚如他荣获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时的评价“他的成就远远超过汽车玻璃领域”,作者对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用六个章节,分别是贫困童年、艰辛创业、诚信为本、天道酬勤、铁肩道义、走向世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炼。读后会感到像是随着作者一起,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在不断地超越不断蜕变中,那个名为“福耀”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像是一个奇迹,但又确然让国人骄傲,焕发出熠熠光彩。在年代脉络的主线下,历史事件、生活工作情境如此清晰,他始终坚守做人原则信念,执着追求心中的梦想——离开农村。他说,不在农村不知农村苦,不知农民难,并以此为动力,在各种艰苦的环境摸爬滚打,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练就了敏锐的商业思维。书中有这样一则“悯从怜中生”,年轻的曹德旺离开了解决当时困境的民工工地,在莆田的大洋农场做苗木管理员。一个烈日当空的夏日午后,在大树下纳凉的曹德旺偶遇一位赶路的路人,希望借用他的吊桶能从路边的水井汲水解渴。曹德旺看到他在炎热的天气很疲惫,怕大量引用生水后生病,谎称井水里有吸血虫,并起身跑回宿舍将自己下午出工备用的凉茶拿来给他,并提供歇脚的食宿,在第二天又为他提供顺风车的便利。这位路人知恩图报,第二年力邀曹德旺到其负责的山兜农场做苗木推销员。就此,作者离开了农村。后来,曹德旺在苗木经营过程中认为“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

1976年,他开始结缘玻璃,创办企业。善于钻研思考,在作者创业之初就体现在他的商业智慧中。凡此种种,永远激荡着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当站在全球安永企业家大奖颁奖典礼的人生巅峰回望,感受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胸襟,是在社会时代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以悲悯的做人风骨为基调,以诚信坚韧富有个性的思想品格,赢得了事业的成就。如书中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这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作者做到了。回望来时路,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做数,实为万源归宗。

二、玻璃情缘定乾坤——负重前行

从水表玻璃到汽车玻璃,从村办企业到跨国公司,从传统企业制度到现代化公司治理,作者以大量详实的素材生动再现了福耀集团的发展历程。从一位没有任何学历和从业背景的采购员,成长为纵横捭阖的世界汽车玻璃行业领军人物,作者在每个阶段都设定出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并且深耕行业科技技术,潜心学习作为管理人才必备的各种知识。这对于一个始终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企业老板是挑战也是能力,正是这些良好的素养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能驾驭企业,使之不断超越。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如此孜孜不倦负重前行?通过书中许多章节不难发现,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驱使,他“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用得上,用的开心,用的安心”。就是一次武夷山旅行途中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处于对玻璃产品的自信和偏爱,作者便如登山的勇士筚路蓝缕一往无前。

琉璃般若–菩提心读后记

纵观书中作者对自己与企业交互影响共同成长的历程,与任何成功人士的经验无异,都必将伴随着曲折跌宕。尤其在企业家的视野格局被逐渐打开的时候,取舍选择的决断,突破因袭模式的能力,防范化解风险的智慧,书中内容丰富生动。继“石竹问道”之后,二问、三问、四问,每一次都是作者在寻求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倾听生命的讯息,有多少次叩问就有多少次沉淀。我们能够透过文字感受一位企业家对事业炽热的情怀,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大胆尝试。他曾经为负债流泪,为被称企业股票是垃圾股失意迷茫;他在与政府合作、外资合作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的坚守,在企业布局营销、人才引进管理。企业机制创新等方方面面,他在自己的玻璃王国上下求索。有多少成就就有多少淬炼,有多大的平台就要接受多大的挑战。他通过《聚焦法规》一书读懂了企业发展定位,走专业化道路;通过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展览馆,读懂了美国工业历史,明确传统产业发展思路,改革建设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他能够提前预判市场经济形势,有效防范危机,做到“知危不危”。

记得曾经有人说的一句话,企业是有生命的。我想企业的生命力应该来源于企业人的创业精神。书中内容体现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价值体系,最为凝练地反映在作者办公室的一副楹联内容。这是他反复阅读《曾国藩》一书的启示,是曾国藩复出后拜访左宗棠时,请为其书写的一副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以恭敬心,行克己之义;以入世之举,守出世之心。曹德旺和他的福耀集团集聚了生生不息的发展能量。

三、琉璃世界彼岸般若——大爱之光

《心若菩提》有一种来自大海大山的开阔,有一种来自田园山涧的清新。几十年风云际遇总有阵阵和风随时带给人温情的感动,作者抱持着最真的性情在记录。书中有一节“老师的爱”,仅仅从内容篇章设计上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部分情感的重视。创业之初,老师希望作者为学校更换一批新桌椅。作者请老师到办公室一起算了一下更换费用,表示自己落实做好成品送到学校,又建议被替换下的旧桌椅可以转送一些还在用土坯桌凳的村级小学。其心思细腻可见一端。“送走林老师,我的心情很好,很温暖。老师的一句阿弥陀佛,让我记起母亲说奶奶的一段话,母亲说,你奶奶以前念经,在佛前总念叨一句话,阿弥陀佛。”作者回忆自己回报母校和老师的心情,发自肺腑地感叹“此时,我感到万分幸福”。当然,那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许多人都知道曹德旺先生将慈善事业深深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以成百亿的公益资金反哺社会。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些精神的原点。在经营过程,他不止一次不惜重金帮助救治身患绝症的员工,站在生命的高度,将员工安危扛在企业道义的肩上。企业以创造社会财富为天职,财富的积累是一位成功企业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对财富的定义和分配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我们会在书中读到作者对这些命题诠释。福耀集团在2009年自觉关闭了双辽砂矿厂,因为洗选砂矿过程沉渣中含氟,曹德旺对下属说“没有环境要效益做什么”。在帮助家乡政府解决财政困难的过程,自愿放弃与政府合同约定的高速公路收费权益,他说“钱是很喜欢要,但是家乡父老的钱还是不赚为好,因为这会成为永久的负担”。

一路走来,我们自豪地读到福耀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也为之鼓掌喝彩。

书的结语“半生玻璃缘”中说“我的人生,与玻璃交集。玻璃,亦给我不一样的体悟”。作者赋予了玻璃以生命,或许正是基于此,他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读完厚厚的书页,掩卷沉思。玻璃与琉璃同属于二氧化硅成分构成,都呈现晶莹剔透的属性,两者同宗同源。据说琉璃世界有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协助药师佛弘扬佛法,合称“东方三圣”。日光代表智慧,月光代表慈悲。曹德旺先生以玻璃制品为载体,将智慧与慈悲内化于产业发展的企业价值和终极目标,演绎了琉璃世界的般若神话。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