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剧《洛阳起风》看武则天皇后的佛教信仰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17 09:36:00

Ready

评价一部电视剧的好坏,往往要看它对细节的把控。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风起洛阳》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剧里出现了大量的佛教意象,比如百里延主持修建的“天堂”,就是武则天御用的礼佛堂,而掌握整个神都情报工作的“联昉”里,坐落着一尊似真似幻的巨型佛头,不良井的墙壁上多是神佛雕像,高秉烛与韩执事第一次会面选择在寺庙里,白马寺在剧中也是多次被提到……联想到故事发生在武则天称帝时期,就不得不为这些细节点赞,因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与佛教渊源甚深。

公元645年,西行十七年的玄奘重返故土,并在洛阳仪鸾殿受到唐太宗接见,当日伴驾嫔妃中,有一才人,唤作媚娘,她与太宗一起闻法后,不顾宫中上下之侧目,公然请高僧祈福:“请圣僧替信女祈福,保佑一生顺遂……”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小才人,日后竟能成为执掌中国半个世纪皇权的女中豪杰,正是佛法令她崭露头角。

其实,武则天佛教信仰的伊始,还要向前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隋炀帝时期宰相杨达之女,自幼信仰释教,并曾皈依庙宇,受她的影响,武则天从幼年起就有了佛教信仰,称帝后她常在回忆童年时说:“朕爱自幼龄,归心彼岸”、“朕幼从释教,夙慕归依”……

我想那个时候的武才人自己也不会料到,四十年后的山高水险之时,会是佛教助她一臂之力,名正言顺登基称帝。

这个“名正言顺”可真是得来不易,毕竟,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个封建时代,一个女人想要登上九五之尊,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论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还是李唐崇敬的道教教义,都没有女人可以当皇帝的理论支撑,于是武则天将目光投向了佛教,因为佛教有部《大云经》,其中记载了菩萨转身为天女当国王的经文,于是,这便成为武则天最终代唐为周自立为帝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

当然,关于《大云经》的来龙去脉,后世诸说纷纭,有的史籍甚至直接指出,它就是为武周革命服务而伪造出来的。不过无论真相如何,都已改变不了武则天与佛教实现共赢的历史事实。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上了人生顶峰,成为“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登基后的她更是大力推崇佛教,以帝王的命令下诏奉佛为尊,迎请高僧主持建寺造像,并组织国内外高僧翻译佛经,进一步完善佛教各宗派典籍。

此外,她还在洛阳和长安建造万象神宫、天堂、大型天枢等佛教化的宫殿和佛像,如今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安西榆林窟、炳灵寺石窟等现存的石窟中,多数都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窟龛。其中鼎鼎有名的,便是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那一尊17.14米高的“卢舍那佛”,据说它是当时的工匠艺人依据武则天的容止为蓝本而雕凿的,被誉为“世上最美丽的佛陀”。

在武则天的倾力倡导下,佛教也迎来了空前的鼎盛,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灿烂的般若之花伴着一代女皇的传奇永世流芳……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