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度经文中的凉山最初与高僧有关(上)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5 09:22:44

Ready

大历十一年(776),大严寺又来了一位高僧,他就是学贯中西,博学多才,会通诸宗的澄观。澄观为今浙江绍兴人,俗姓夏侯,字大休,生于开元二十六年738,身材魁梧高大,自小聪明过人,1岁在宝应寺出家,14岁剃度。据说他博学强记,过目不忘,20岁受具足戒后,即外出参学。先后拜访了润州栖霞寺醴律师,越州昙一,金陵玄壁,淮南法藏,钱塘法诜,成都慧量,剡溪湛然,牛头山慧忠,径山道钦,洛阳无名(后入五台山佛光寺)及慧云等师。深入研习了律宗、三论宗禅宗、华严宗、天台宗,对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都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也一并博览,是一个有雄厚学识且通达佛教哲理的名僧。其中他的五台山之行,可说奠定了他生成功的基石。

澄观与五台山的因缘,起自于他阅读五台山的强烈欲望。原来,早在大历三年(768),代宗李豫召澄观至长安,在大兴善寺译场同不空译经(担任润文)期间,不空在五台山的一系列活动,无疑对澄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澄观法师每当他翻开《菩萨住处品》时,一种特殊的情缘往往在心中升腾:"审文殊随事,观照五顶",便似乎成了他的宗教追求。于是,澄观在辞谢代宗译场事后,40岁时(780)来到五台 山,住在了大华严寺中,他开始礼拜文殊菩萨,巡礼考察山中圣迹,日夜钻研《华严经》。因每观《华严》旧疏,总觉得未尽经旨,便立下了摄心造疏的大愿,期间,他为此还专门去普陀山参访,瞻礼了普贤圣迹。其时,大华严寺的寺主贤林,对这位诸学兼通的博学名僧,自是非常推崇,他恭请澄观,为僧人们讲学《华严》等经论,博得了大家好评。贤林因见澄观一心造疏,便努力为他创造条件,让他搬入幽静的般若院(今显通寺无量殿处),又专为他建了一座造疏阁。当时在寺中的无著,还为造疏阁的梁上书写了字迹,众人见那一手流利俊秀的王羲之字,大为赞赏,在华严寺一时传为佳话。

且说澄观在阁上注疏时,每当下笔之前,总要在文殊像前祈祷番,先求吉祥瑞应,使心灵进入腾踔万象的境界。据说一次他梦见当阳山峙,有金光徐徐涌出,便用手捧咽,以沐面门,以为获得光明遍照之兆。他还梦见自身化成了一条巨龙,翘首南台,尾蟠北台在虚空中旋转腾跃,然后化成千百条小青龙,向四方飞去。这些宗教式的神幻意象,无疑对激活他的知识积累,起了微妙的作用。在五台山陆续住的20年中,澄观常在佛国山水中行走,来往五顶40余次,遍观佛地气象,熟透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那一年夏天,澄观在山中往复审视,山顶白雪如银,山下柳绿桃红。眼前的灵鹫峰,东边伸开一道山脉,西边也伸开一道山脉,像一只展翅的大鹫,遂感叹文殊宝宅,实乃天造,于是他虔诚礼拜一番。待拾起头来再看时,忽见巍然五峰,白云凝岫,如盘如髻,心中怦然一动,顿然想起《五字瑜伽观门》所说:无生门,即菩萨顶上东边一髻之象也;无垢门,即菩萨顶上南边一髻之象也;无第一义谛门,菩萨顶上西边一之象也;诸法无行门,菩萨顶上北边一髻之象也;诸法无性相离语言文字门,菩萨顶上中方一髻之象也。故文殊菩萨,顶分五髻,山出五峰。这一发现,直惊得澄观热泪盈眶,阴阳五行的星云,随之在心中翻腾。于是他走一阵,看一阵,走走停停,直到夕阳西落,才走回般若院,慌忙上得阁楼,立即展纸提笔写道: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署,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誓,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这就是澄观用了四年时间,在般若院阁楼写成四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关于清凉山文殊住处的一段描述。在这里,澄观首次将气候清凉地兼五顶的五台山,和印度经文中的清凉山,划上了一个等号。他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说,将五台山的五顶,比附为文殊的五髻,象征佛教中的五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五眼(凡夫肉眼、天人天眼、声闻慧眼、菩萨法眼、如来佛眼),五佛(东方阿阕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方毗卢遮那佛)、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等,以此清除恶世五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这样,澄观就从理论的高度,对颇具地域特色的五顶奇迹,进行了观照,以五台之“形”,寓合文殊般若智慧之“神”,将文殊住处和文殊哲学思想融通为一体,这就是他在五台山的最大贡献。自此,清凉山文殊道场,不仅成了可感可触可摸的真境,而且成了文殊般若大智的代名词,文殊信仰传遍宇内外。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