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三界“观山即山,观水即水”理论溯源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6-03 09:23:50

Ready

《五灯会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部史书。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一共20卷。《五灯会元》括摘“五灯”枢要,“五灯”系指五部记叙禅宗世系源流的灯录: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

《五灯会元》第17卷: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近日读书,对于佛教禅宗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论述,各种书籍、刊物和媒体网络中存在诸多矛盾之处。以下是各种论述摘引:

期刊杂志及网络媒体:

1、《一山一水一世界 一思一悟一禅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用教材教”管窥》(作者:张宗远,《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年13期 )摘要:正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2、《视觉文化时代,也谈“看山是否为山”的三重境界——论艺术家张杰构筑山水幻象的精神向度》(作者:李芳, 《西南航空》 2011年08期 )摘要:正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3、《禅的体验》圣严法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题为:宋,青山惟信禅师。

4、其它题为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有:

1)《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14年第Z2期《从心开始》;

2)《文学教育(下)》2008年第2期《教学历程的理性思考》;

3)《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4期《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反思与建设谈起》;

4)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5专题二单元测试作文题。

7、其它题为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的有:

禅定三界“观山即山,观水即水”理论溯源

1)《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10月1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中学语文》2014年第13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浅谈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3)《数字生活》2012年第3期《告别》;

4)《山西教育(教学)》2010年第12期《运用“禅学三境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上述部分摘录可见,各种杂志刊物媒体、网络媒体,甚至正式学习教材均未对于参禅三境界的渊源进行厘清,其著者及时代皆出现矛盾和错误。笔者不才,试疏证如下:

首先需要介绍禅宗六祖慧能:慧能(638年-713年),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为禅宗第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关于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胜出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典故,估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此处不再赘述。

惠能的禅法源于《金刚经》,并著《坛经》,以定慧为本。他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不假修习的顿悟思想自惠能首倡之后,就成为禅宗修行的根本主张,所谓“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六祖惠能说,“顿悟成佛”,你光有心还不行,你要悟,你有心而不悟的话还不能成佛,而且他强调“顿悟”,不是慢慢慢慢来,而是突然间顿悟。而北宗神秀主张慢慢来的,称为“渐悟”。南顿北渐,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他们两人“顿中有渐,渐中有顿”,这是因果关系、是一个过程是不能忽略。

再往下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之一的行思禅师:行思(671年-740年),俗姓刘,名行思,法号靖居,又称靖居和尚,唐朝吉州安城(位于今江西)人,佛教禅宗大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之一。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时年76岁的六祖慧能,对行思说:"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以衣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乃自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法二祖慧可以后诸祖师往下传承的"禅语",也是诸祖传法的印信授予行思。行思禅师得法之后,即回到吉安青原山净(一作静)居寺,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顿悟学派,开法化众,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其禅风素来以扑朔迷离著称。青原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法数十载,为禅宗顿悟学派献出了毕生精力。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众,跏趺而逝。唐僖宗谥为"弦济禅师”,塔曰归真。

由此可以明确的是青原行思是唐代大德高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首座弟子,继承六祖“顿悟”法门,直指本性,即心成佛。其参禅方式与境界明显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三重境界有着本质的区别。直观的理解是参禅三境界之说带有明显的认识论、阶段论意味,重视思辨证悟的过程,颇接近北宗神秀的“渐悟”,讲究个人的历练、修炼。与其同源或同性的禅宗思想有“水中之月,心中之月,天上之月”,“入我之眼,惑我知心,物我相印”,“物物自证,物我之辨,无我之证”,通过物性实在,理性存在,达到自然自在,无滞无碍的圆满澄明境界。可以说与《楞严经》教义相通:"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也就是说,性离不开色相,色相离不开性。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自性是一切色相,一切色相也就是自性。自性无相,是有而不有,不空而空的真空,而色相则是不有而有,空而不空的妙有。性体因是真空无相,才能显现一切色相,才能变现千差万别的妙相。

陕西师范大学吴言生教授在他的《禅宗三书》中提到,禅宗的思想体系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静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无论是“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还是“境界论”,最终目的都是想要通过一种顿悟,让人穿透迷雾,了解宇宙世界的生生灭灭,世间生死循环的真理。

由此可见,青原行思禅师作为禅宗六祖慧能禅师的心法传人,必然不会提出与“顿悟”法门相抵牾的参禅理论。再者,《五灯会元》第17卷虽然说明“参禅三境界”为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法语,并未说明青原惟信禅师生卒年月,其它典籍也未可考,造成了很多推测和臆断(限于本人知识浅薄)。但是本人认为通过合理的推断,仍然可以确定吉州青原惟信禅师是宋代人。理由如下:《五灯会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部史书,南宋僧人普济编集。即是记叙禅宗世系源流的史书,须按照一定的体例进行组织及编写,或做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等样式,《五灯会元》卷内对禅宗历史及其五家七宗记述条理相当清楚,单独对第17卷进行考察,其中论述记载的均是宋代高僧法语和居士的参佛心得、偈语等。有隆兴府黄龙灵源惟清禅师和吉州青原惟信禅师,当属同宗同谱,即使这个说法尚属牵强,在整个17卷对于宋代高僧的记述中,同时提及的还有太史黄庭坚居士,以般若夙习,虽膴仕澹如也。内翰苏轼居士,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并且苏轼做有《观潮》一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所记与参禅三境界说如出一辙。《五灯会元》整个17卷记述均为与僧人普济同时代或时代接近的人物、事件,以僧人普济作为宋人来讲,应不会在记述当中独夹杂一位唐代高僧的典故事迹,故青原惟信禅师应是宋人无疑。所以虽然两者均为江西吉州人,但是青原行思禅师为唐代高僧,而青原惟信禅师为宋代高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禅学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理论的首倡者应该是宋代吉州青原惟信禅师,而不是唐代青原行思禅师,更不应该是宋代青原行思禅师。以上观点恳请佛门大德高僧及博学智慧之士点拨厘清,笔者驽钝,有待开悟。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