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江峰:山的创始人-固水博安(1)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25 09:20:50

Ready

开山祖师

——沩水泊岸(1)

文/姜峰

在沩水边出生长大。

年轻时,想徒步沩江,没有找到同伴,这梦想没有实现。在长沙工作不久,骑自行车从湘江边出发,到沩水上游的宁乡黄材;又骑车从黄材到长沙,这也算是沿沩江走了一个来回吧。

沩江,宁乡的母亲河,流淌的是生命、是历史、是文化、是文明。

沩水悠悠,千百年来,沩楚大地,书香四溢,人文荟萃。

探讨沩水文化之源,我想,还是从沩江之源出发,从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唐朝和尚说起吧!

01

唐元和八年(813年)八月十五,一个中年和尚站在了黄材镇的沩水边。他是从江西百丈山出发的,风餐露宿,风风雨雨,过湘江,又从靖港沿沩江逆水而上,到此处已是三面环山,他想,再往上走就应该是他的目的地、沩江的源头—大沩山了,走得确实有些累了。在镇外一农家化缘,天色已晚,主人家邀请他在此住宿一晚。

一轮明月高悬,能够听到古镇街上熙熙攘攘的热闹声,农家主人也上街去看热闹去了。他无心去看中秋节的热闹场景,只想着第二天早点往山里赶,迎接他的将是一个什么地方呢?

月光下,不远处的沩水平静的流淌着,它又称黄木江,大沩山的材木都由此江运出,它从西边的大沩山蜿蜒奔腾而来,似乎跑到太急、太累了,到了黄材炭河里和塅溪水汇合后,只想好好的休息,在黄材镇青羊村由北向南欢快的流去。

他从褡裢中拿出离开老家时父亲送给他的鹦鹉螺,似乎还有父亲的余温,上面有建善寺法常师父用朱砂写的偈语“螺有蜂飞”。他想起了父亲的叮咛,想起了师父怀海禅师的嘱托。

他的法号叫灵祐,这年43岁。

02

福建省霞浦县东冲镇是一个渔民小镇,三面环海,西是烟波浩渺的三都港湾,东是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古人有盛赞它的诗句:“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东冲镇石坝塘村住的都是渔民,世世代代靠在东海打渔为生。唐大历六年(771年)正月,过完春节,大家都还没出海,这一天,只见一朵祥云徘徊在渔民赵家的房顶上一个时辰,又见一佛像模样的云朵落入赵家,祥云才消失。

一会,大家听说赵家娘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可很奇怪,一直没听到婴儿的哭声,家人以为是个哑巴,喜忧参半。正月也叫元月,家人给孩子取名“元顺”,希望他顺顺利利的成长。

元顺长到八岁,虽然能够叫出爸爸、妈妈了,证明不是个哑巴,但是不善言辞,喜欢独处,常常坐在村前海岸边静静凝望大海,呆若石像,村里人给他取个外号“石童”。

赵家打渔为生,家境贫寒,石童长到十岁,也无法送他读书,而且常常受到村里顽童的欺负。石童的外祖母黄氏是石坝塘后山滴水庵的住持,是一位慧芬德馨的老尼姑。她认为外孙具有佛性,她对女儿女婿说:“我把孩子带进庵里,教他学佛经”。外祖母给孩子取法名“灵祐”,教他学文习字,教授佛经。灵祐在外祖母和众尼的精心教导下,学识与日俱进。一天,外祖母命灵祐为滴水庵撰写一副对联,灵祐沉思片刻,便吟出一联:“滴水为庵,滴水滴;大海相伴,大海大。”得到众尼姑一致称赞。

灵祐十五岁时,在外祖母推荐下,前往家乡20里开外的清潭寺,临行前,父亲送给他一只东海鹦鹉螺,并说:“孩子,今后你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你是渔家的孩子,渔家人年复一年守望着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教会了渔家人只有拼搏才能生存,大海的博大精深,也教会了我们渔家人海纳百川的道理。”这鹦鹉螺伴随灵佑一生。

在清潭寺度过了几年行者生活,时任住持云镜法师认为灵祐具有大乘根器佛种,不宜在清潭寺久留,把他推荐到霞浦县东华峰建善寺的师兄法常方丈。

法常师父对灵祐厚爱有加,让他进入藏经阁翻阅经书《华严经》;后来又在建善寺后门另辟一石屋,让灵祐打坐参禅。寒来暑往,这一坐就是三年,没有离开过石屋,打坐参禅的石板上,奇迹般的留下来他盘腿静穆的身影。

唐贞元六年(790年),法常方丈把二十岁的灵祐推荐给了杭州龙兴寺的义宾大和尚,临行前法常师父特意在灵祐随身携带的鹦鹉螺上用朱砂撰写“螺有蜂飞”四字。

义宾和尚是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的弟子,精通大小乘戒律,名气很大。在龙兴寺短短三年的学习,灵祐对大小乘律经、南山律经的经典能倒背如流,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义宾和尚心中有一丝预感:有如此顿悟天地法门之人,能在短时间内悠游于大小乘律法之中,将来必定是开宗立派的人物。

唐贞元九年(793年),灵祐前往江西奉新县百丈山泐潭寺参见怀海禅师。怀海也是福建人,两人一见如故,怀海收灵祐为入室弟子,并安排其为参学之首,把自己制定的《百丈清规》作为参学的功课。

一日,怀海禅师想考验一下灵祐对《百丈清规》的看法,对侍立身边的灵祐说:“你去拨拨炉子,看里面还有火没有?”

灵祐拨了一下后说:“无火了。”

怀海站起来,亲自去拨,拨到炉中深处,发现火星,指给他看:“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祐恍然大悟,明白师父以炉中火星比喻人自身中具有的灵火即佛性,叫他反省自身,返本归源。怀海进一步教诲他说:“佛经上说,要认识佛性,要看时机因缘,时机一旦来临,就会忽然醒悟,自己的东西不是从别人学来的,要靠自己顿悟。”

灵祐在百丈门下担任典座一职,这是一个掌管大众斋粥之事的职位,从二十三到四十三岁,一干就是二十年。

有一位姓司马的头陀从湖南到江西百丈山。这头陀懂天文、地理、相命、阴阳,喜欢探寻天下名山,有一天,他来到黄木江边,掬了江水喝了后,感觉有青莲香味,怀疑此处一定有名山胜地,于是溯源而上,一直找到沩水源,果然发现此山的不同寻常。他对怀海禅师说:“我在湖南找到一座山,叫大沩山,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一千五百人的道场。”

怀海问:“老僧能去吗?”

头陀说:“沩山是一座丰腴的肉山,变化无穷,大师是有骨相的高僧,如果去了,门徒不会超过千人。”

这个司马头陀也真是个直人,并不给百丈怀海面子,他说话的意思就是:和尚你的福报没那么大,你的身材瘦弱,还挑不起这副开宗拓土的重担,如果你非要挑的话,也最多就是一千斤,你完成不了一千五百斤的担子。

怀海又问:“我的弟子中,有没有人能去的呢? ”

司马头陀擅长于看相,说道:“我看看就知道了。”

怀海禅师也是个聪明人,首先叫来的是首座弟子华林善觉禅师,毕竟讲究长幼有序,问头陀:“此人怎么样?”

头陀叫他大咳一声,然后行走几步看看。华林照言做了,但司马头陀连连摇头。接着又喊来几人,司马头陀还是摇头说道:“不可”。

这时,一位中年僧人正路过,向内探头一瞥,司马头陀忽然叫住他,让他走走看看。中年僧人刚走几步,头陀说道:“此人正是沩山的主人”。此人就是灵祐。

当晚,怀海在卧室召见了灵祐,对他说:“我的教化因缘只在这里,沩山是个风水宝地,你到那里去,一定要把我们禅宗发扬光大,广度天下学佛之人。”

大弟子华林善觉就在边上,有点不高兴了。他不服气的说道:“师父,我才是百丈山的首座弟子啊,灵佑只是一个典座而已,他如何当得住持,而我当不得呢?”

怀海说道:“如果你能当众回答得出我的问题,我就把沩山住持之位交给你。”随即,就指着一个净瓶(古时洗手盛水之瓶)问常林:“如果不可以把它称呼净瓶,那么你称呼它什么?”

“不可以称呼为木揬吗。”常林回答说,意思是说,也可以叫它木桩。常林的回答其实也很妙,境界也很好,深蕴禅的意境。

怀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用同样的问题去问灵祐。

灵祐一脚踢倒了净瓶,二话不说,扬长而去。

怀海笑着对常林说:“首座,你输了一座山给别人了。”

灵祐这一“踢”一“走”的境界非同小可。禅宗讲究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须“无念”“无心”“无思”。

在怀海禅师心中,大弟子常林执着的去争一个住持的职位,已不合禅宗本意,已经输了一层。但为了让他输得服气,又用一问题来考验他。而灵祐二话不说,踢完净瓶就走,干净利落,不问结果,不管如何,这才是真正的放得下,达到了“无念”“无心”“无思”的禅宗最高境界,当然是去沩山开宗的最佳人选了。

03

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灵祐从黄木江逆水而上,水面越来越窄,慢慢变为了一条溪水,而山越来越高,树木繁茂,荒无人烟,不时有猿猴出没,也能听到有虎狼嚎叫。

到沩水源,只见山峰林立,有一主峰,矗立云中,周围千峰围绕,如臣如仆,这就是后人说的“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的毗卢峰了。

灵祐不禁感慨,大沩山真是人间仙境,风水宝地啊。后人有诗为证:

大沩十万丈,上与浮云齐。

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

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

风雨无定期,云情竟如许。

灵祐就此山峰下搭建茅庐,作为修行之地。

虽然偶尔有樵人经过,施舍一个玉米或红薯,但大多时候,难以见到一个人,灵祐只能采集野果野菜度日,以猿猴为伴,就这样寂寞无聊地过去了七年。

灵祐想:“我住持此山的本意是想传经普渡众生,可是,住在这里,与世隔绝,独善其身,有什么用呢?”

专栏-江峰:山的创始人-固水博安(1)

一时心灰意懒,因此想放弃这座山,去其它的地方。他下山走到山口沩水边,只见路上蛇虎交错,豺狼成群,挡住了他下山的去路。灵祐心中暗暗叫苦,是不是身家性命都要留在沩山了。

灵祐大声道:“汝等诸兽,不用挡住我的行路,我若与此山有缘,你们各自散去,我自会留下;我若与此山无缘,任由你们吃掉。”

话音刚落,只见蛇虎便四散而去。

不是我灵祐要留在沩山,也不是我灵祐要在这里讲经弘法,而是沩山与佛有缘,与我有缘,连蛇虎都在留我,为什么这里的人就不来听我弘法呢?

灵祐重新回到原来居住的小庵,拿出父亲给他的鹦鹉螺,想起父亲的叮咛,继续等待因缘。

这样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怀海禅师又派了弟子懒安禅师带领几位僧人从百丈山前来,辅佐灵祐。

懒安和尚对师兄灵祐说:“我前来给师兄当典座,等到此山住僧众达到五百人,不管情况如何,我不再当典座,请你放我下山。”灵祐答应了。

从此以后,山下的居民渐渐地知道了山里面住有和尚,于是相率前来合力建造寺院,这就有了应禅寺。

后来,人们在灵祐回心转意的地方修建了石板桥,取名“回心桥”。

04

和尚们开荒种田,下山传法,沩山渐渐热闹起来。

公元828年,二十一岁的慧寂来到沩山,拜灵祐为师。

慧寂俗姓叶,广东韶关人,十五岁时,想出家,父母不同意,十八岁(825年)时,自断其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以明其出家之志,父母只好让他到韶关南华寺出家,后来到沩山,成为灵佑的得意弟子。

但好景不长,唐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李炎登基,深恶佛教,关寺院,杀和尚,短短六年,全国损毁寺庙四千六百多所,二十六万多僧尼还俗。沩山应禅寺也没能躲过这场劫难,灵佑和弟子们留发还俗,躲藏到民间。

会昌六年(846年),武宗驾崩,唐宣宗继位,解除了对佛教的禁令。时任湖南观察史的裴休,从乡下找到灵祐,亲自为其剃发,护送到寺院。

大中三年(849年),裴休又奏请唐宣宗御赐寺名“密印禅寺”。

圣旨到达那天,毗卢峰下,只见无数蜜蜂,遮天蔽日,来来往往。

灵祐再次拿出父亲送给自己的鹦鹉螺,见上面法常师父用朱砂写的“螺有蜂飞”。他若有所思。“密印禅寺”“螺有蜂飞”,冥冥之中,似乎早有预示。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灵祐牢记怀海禅师提倡的农禅结合精神,带领众僧开山垦田3700多亩,各地僧众慕名而来,很快多达1500多人,沩山成为禅宗最大的道场,其规模的盛大甚至超过了怀海的百丈山。

一时僧侣众多,寺院加大建设,需大量木材。当时派人前往四川峨眉山采购,峨眉山下一大庄园主积善好施,听说是修寺院所需木材,同意将山中没有尖子之树全部奉送。说来奇巧,当夜狂风大作,山中所有树被狂风吹断了树尖,庄主也不好反悔。而峨眉山有一条阴河直通沩山,山下有一口来木井,木材从阴河源源不断运往沩山,从来木井运出。寺院建成,问主修木材还要不要?主修说,够了,不要了。最后一根木材顿时卡在井口进不得,出不来,如今还堵在井口。后人有诗为证:

分明古木倚蛟宫,谁信沩山与蜀通。

亲到龙潭方广彻,长留一柱砥虚空。

这时,灵祐已是七十九岁高龄。当时,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李景让以及湖南观察使崔慎都对灵祐禅师非常敬仰,对大沩山佛教圣地也非常关心,在李景让提议下,在密印寺南二十里,上沩山的半山腰之处,建立灵祐禅师修养的庐舍,并奏请皇帝唐

宣宗钦赐“同庆寺”。

会昌初年(841年),受灵祐禅师派遣,慧寂离开沩山前往江西袁州大仰山(今江西宜春明月山)结庐建寺。“会昌法难”时,慧寂隐藏于大仰山集云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唐宣宗继位兴佛,赐其寺名“栖隐寺”,慧寂大开法席,禅宗僧侣云集,仰山道场誉满天下。

05

走进大沩山密印寺,山门横额书有“般若道场”四字,对联为“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阐明了沩仰宗的佛法渊源传承。

佛教的禅,源于印度,由禅宗初祖达摩传到中国,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六祖惠能,惠能传南岳怀让,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百丈怀海传沩山灵祐,沩山灵祐传仰山慧寂。

禅宗有五家宗派,世称“一花五叶”,五叶指禅宗发展的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个流派,灵祐及其弟子慧寂共同开创的沩仰宗,遐尔闻名,“成为禅宗一花五叶中最早伸展出的一个叶片”,即禅宗五家宗派中最早、最有名气的一支。

作为中国佛教的三十七世祖、沩仰宗的开山祖师,灵祐禅师对禅学、对佛学、对人生、对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有一次,弟子石霜正在筛米,被灵祐看见了,他对弟子说:“这是施主的东西,不要抛撒了。”

“我并没有抛撒了。”石霜回答。

灵祐在地上捡起一粒米,说:“你说没有抛撒,那这个是什么?”石霜无言以对。

“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粒米,百千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米生出来的。”灵祐说。

灵祐对弟子的禅学教导、佛经传授往往就是从这点点的小事、言传身教中做到的。一粒米可能生出千粒米,这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样的道理。

灵祐自称百年后,要做山下的一头水牯牛。他作偈写道:

山上山僧山下牛,披毛戴角混同流。

普天成佛与成祖,独有沩山作水牛。

水牯牛吃的是草,耕田时任劳任怨,只知埋头苦干,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灵祐甘愿的不是一辈子做牛,而是百年后还要继续做牛,可见,沩仰宗的佛学里面包含着这种实干奉献精神。

这种水牯牛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值得提倡的。

灵祐和他的沩山和尚们喜欢用这种禅诗唱和,作为弘法手段,这种作禅诗的习惯,使他们与俗世中的诗人们多有交往。如诗人李商隐游沩山后,与灵祐成为好友。

灵祐的禅学思想强调“直心”。灵祐认为直心与正道相应,不与谄曲、虚伪之心相合。一颗斜曲的心,必然是为凡情俗欲的烦恼所覆盖的心,是染污了的无明之心,是自已不健康的、同时还会给他人、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心,这是与正道、与真理南辕北辙的虚妄之心。相反,只有以直心来生活,来为人处事,才是促成自己与真理、与正道最终相契合的保证,也才能真正地开启人人本有的“真心”,达到消除一切自寻的烦恼,还生命以自在无碍的健康真面目,成就无量功德善果的目的。灵祐禅师让人以质直无伪之心,来臻达最终的清净无为的解脱之境,如此一来,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一个任运逍遥的“无事真人”,清净无为,如秋水般的澄渟明洁。

灵祐还强调“理事不二”。慧寂在沩山时,曾向灵祐请教:“如何是佛?”灵祐回答:“以思无思之妙,返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理事不二,真如如佛。”

灵祐在这里明确提倡“理事不二”的理念,在师徒对答中,指点沩仰宗禅学的深刻道理。他教人不要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要将出世间与世间打成两截。佛道就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就在点点滴滴的人事里,清净的出世间其实就是从污浊的世间中得到的超越。在人世间,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花花世界,身处其中的你都无须闭目塞听,只要你具有一颗与中道相应的无著之心,那么你就是端坐紫金莲台的“真如如佛”,行住坐卧尽是佛道,尽是般若风光。

可以说,沩仰宗禅学思想不再是虚无的东西了,而是与人世、与现实完全打通了,这是对佛学文化的发扬光大。

06

清澈的长滩溪溪水从同庆寺前蜿蜒流过,这里四面环山,环境幽美,风景秀丽,面前三座山犹如三座塔一样矗立。

晚年的灵祐禅师,静居于同庆寺。

唐大中六年(852年)冬,宁乡沩山大旱,水泉旱竭。第二年(853年)正月初二,沩山开始漫天飘雪。八十三岁的灵祐开始闭关静修,他叮嘱弟子,这七天不可打扰他,而且他圆寂后也不可火化,等三年后再视情况而定。

正月初九,大沩山银装素裹,满树满山洁白,大雪初晴。凌晨,一群群禽鸟朝同庆寺方向飞来,凄鸣不止;那乌黑黑的乌鸦伫立于村民房前屋后干枯枯的树枝上哀嚎,其声凄惨。

弟子打开室门,见灵祐祖师面色红润而安详,已跏趺而逝。

一代佛学开山祖师安葬于同庆寺侧,诗人李商隐为其写下碑额。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朝庭赐谥“大圆禅师”尊号,咸通六年(865年),建灵祐祖师墓塔,塔名“净惠”。唐礼部侍郎郑愚撰写《赦赐大圆禅师碑记》。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祖师圆寂之后,三年后开缸检视,面目依旧。于是建塔供养,塔分两层,地面以上是殿堂,作日常供奉之用;地面下为地宫,真身藏于内,有门可以进入。说也奇怪,每过三年,祖师的头上的头发都会长出一寸来。因此每过三年,密印寺的住持都会在年关这一天来为祖师剃一次头,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代。最后一次因为剃头时不小心刮破头皮,流出血来,顿时天摇地动,雷闪电鸣,暴雨如注,吓得住持赶紧退出塔室。从此塔门封闭,有欲重启者,则触天怒,无人敢再开启。

因为有灵祐祖师塔,后人将同庆寺周围称为祖塔乡、祖塔村。“文革”之时,同庆寺所在地一度成为祖塔乡政府之地。

现在的同庆寺灵祐祖师塔是2002年5月由长沙市佛教协会主持重修。塔高一丈有余,塔前方有七尺高的圆头石碑,上刻唐朝宰相裴休亲笔题词“大圆禅师塔铭记”七个篆字,塔座刻有沩山灵祐禅师法脉源流,塔两侧有一幅对联:

曹溪嫡传南岳渊源百丈慧眼识精英;

一花五叶沩仰居首禅风法乳润后昆。

禅宗六祖惠能在广东韶关的曹溪宝林寺创立南禅,“曹溪”被看作禅宗南宗祖庭,七祖南岳怀让将南禅发扬光大,九祖百丈怀海慧眼识才,力推灵祐到大沩山开宗拓土,从而创立了沩仰宗;禅宗“一花五叶”的沩仰宗最早、也影响最大,沩仰宗法喜充满,法音远播。按照《景德传灯录》的记载,灵祐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他们分别到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陕西、河南等广大地区弘扬禅法。从其法脉的足迹来看,可谓大江南北,都为其法雨所滋润。禅林中对灵祐大师的推崇程度,被人们盛赞为:“言佛者天下以为称首”。

一代宗师长眠于此,沩仰宗开启沩水文化脉络之源。(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姜峰,本名姜太军,湖南宁乡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高校教师,副教授,现供职于湖南某省直单位。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